葉京英 曲玥
無論是鏗鏘有力,還是婉轉空靈,好的嗓音總是更能打動人。隨著人際交流增多,人們對嗓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有人甚至把嗓音比作人們交往當中的“第二張名片”。要讓你的嗓音更動聽,先得讓它更健康。近年來,去醫院看病的人群中,所患的嗓音疾病越來越多,如急性和慢性喉炎、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白斑等,還有可能癌變,發展成喉癌。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途徑,信息的傳遞、情感的表達、觀點的闡明大多需要通過對話。嗓音作為對話的主要承載體就顯得尤為重要,優美的嗓音給人一種愉悅感,能夠讓交流更為順暢,讓擁有者更加自信,而嗓音出現問題則會給交流帶來巨大的障礙,甚至是重大疾病的“警報”。
常見的嗓音疾病包括:急性、慢性喉炎;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聲帶器質性病變,常見的包括聲帶囊腫、聲帶白斑和惡性腫瘤。從北京清華長庚嗓音醫學中心的接診情況來看,以慢性喉炎與聲帶息肉的患者居多。
嗓音的產生是多器官的綜合作用,膈肌的運動和肺的壓縮產生的氣流通過氣管沖擊閉合的聲帶,引起聲帶振動產生聲音,通過鼻腔、鼻竇、口腔和胸腔的共鳴作用,再通過唇、舌、頰、腭等的共同的構音作用,形成美妙的嗓音。
聲帶是人體最主要的發聲器官,位于喉內,左右各一,可隨呼吸和發音而張開或閉合,聲門張開時可出現一個尖朝前底朝后的等腰三角形。聲帶在顯微鏡下分五層結構,分別是黏膜層、固有層淺層(任克間隙)、固有層中層、固有層深層和肌層。其中,固有層中層和深層共同構成聲韌帶,黏膜層和固有層淺層是參與振動的主要結構,聲韌帶是維持聲帶長度和厚度的主要結構,而聲帶肌是聲帶運動的結構基礎。任意一層結構發生病變均可導致相應嗓音疾病的發生。
炎癥是嗓音疾病最常見的病因,急性喉炎和慢性喉炎都可引起一定程度的發聲障礙。急性喉炎大多與上呼吸道感染相關,多表現為突發的聲音嘶啞或失聲,并可隨急性炎癥的控制而逐漸緩解,治療上多采用噤聲、霧化吸入、激素和抗生素等。慢性喉炎可由感染、用聲不當、飲食習慣不良、吸煙及環境污染等損傷因素持續存在而引起,多表現為反復發生的程度較輕的聲音嘶啞,可伴有咽干、咽癢、咽痛、咽異物感及頻繁清嗓等咽部不適感,治療需針對病因應用相應藥物,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等。
引起慢性喉炎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咽喉反流,然而咽喉反流病的危害卻遠不止于此。咽喉反流病是胃內容物反流至咽喉部造成的局部的組織損害,胃內的酸性物質混有蛋白酶,會對咽喉部的黏膜造成損傷,引起喉黏膜的充血、增生、腫脹,繼而引發接觸性肉芽腫、任克間隙水腫、聲帶白斑,甚至惡性腫瘤。多種上氣道疾病和嗓音疾病都與咽喉反流相關,因此控制反流因素在嗓音疾病的預防中是非常重要的。
控制反流可以從飲食習慣做起,盡量減少辛辣、油膩食物以及強酸性食物的攝入,盡量避免飲濃茶、咖啡等飲料,睡前3小時不進食。如果癥狀明顯,飲食控制無效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酸藥物。
除了炎癥,過度用聲或用聲不當可以導致相應的勞損性嗓音疾病,最典型的是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發聲時聲帶振動最強的位置大約位于聲帶的前中1/3交界處,這是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經常發于此處的原因。聲帶小結是聲帶黏膜層的增生突起,是過度用聲和發聲方法不當引起兩側聲帶反復碰撞、摩擦而產生的局部黏膜層的增生物,表現為發音疲勞,輕度的聲音嘶啞,不能唱高音等,在發聲休息后癥狀可有減輕。治療可采用發聲訓練,若正規訓練2個月后病情仍未緩解,可考慮手術治療。
聲帶息肉是聲帶黏膜層和固有層淺層的增生,多與用聲不當、發聲方法不正確有關。有些出血性的息肉與喊叫密切相關,可表現為聲音嘶啞或突發的聲嘶加劇,聲音的響度下降,有時可有氣息聲。較小的聲帶息肉通常建議休聲觀察,并行發聲訓練。較大的聲帶息肉以及保守治療2個月無效的聲帶息肉,建議手術切除。目前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均采用喉鏡下的顯微外科手術進行外科干預,手術創傷小,出血少,恢復較快,不會給病人造成非常大的痛苦和負擔。
聲帶器質性的病變也可導致聲音嘶啞,常見的包括聲帶囊腫、聲帶白斑和惡性腫瘤。聲帶囊腫是腺體向密閉的腔內分泌而引起的良性疾病,表現為長期、程度較重的聲音嘶啞,查體可見略呈淡黃色的光滑類圓形膨出物,影響黏膜波動,囊腫大多不會自行消退,建議喉顯微外科手術治療。聲帶白斑多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可伴有咽喉不適癥狀,查體可見聲帶表面白色物,治療應控制反酸、吸煙等因素,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干預,保守治療無效的聲帶白斑需要及時進行手術切除。
聲帶惡性腫瘤是人們非常恐懼的疾病,容易發生于40歲以上且具有吸煙史的男性,表現為漸進性的聲音嘶啞,可有痰中帶血,查體可見結節狀或菜花樣新生物,表面可污穢不平。喉癌的惡性性質決定了其預后相對較差,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喉癌患者極為重要。目前,可以通過窄帶成像技術在喉鏡下對腫物及腫物周圍的新生血管進行觀察,達到對喉惡性腫瘤早期發現的目的。
出現嗓音問題時,大家最擔心的就是喉嚨里面是不是長了東西,會不會癌變。其實喉癌的發病率僅為十萬分之一,而且大多由其他疾病惡化演變而來。其中,聲帶白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有癌變傾向的疾病,需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聲帶白斑是什么?聲帶是人的發聲器官,兩側聲帶組成的聲門是呼吸道最狹窄的區域,是上氣道的重要門戶,雙側聲帶與外界氣流直接接觸,再加上聲帶本身的振動特性,使得它極易受到損傷。聲帶黏膜受到損傷時會進行自我修復,自我修復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誤差,引起的黏膜的增生,可伴不同程度的異型性,臨床上表現為聲帶黏膜表面斑片狀的白色物,即聲帶白斑。
聲帶白斑多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可伴有咽喉不適、咽異物感、發音易疲勞、慢性咳嗽等癥狀。伴有中重度異性的聲帶白斑可被認為是癌前病變,其癌變率根據異型性的不同從8%~22%不等,這也是聲帶白斑讓人恐懼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起聲帶白斑的因素大多與咽喉黏膜的長期受到慢性刺激相關,其中以吸煙、飲酒、咽喉反流等因素最為常見。此外,環境污染、不正確的用聲、慢性炎癥、某些維生素的缺乏或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激素失衡等對聲帶白斑的發生都有影響。因此,調整飲食、均衡營養、合理用聲、遠離煙酒就成了預防聲帶白斑的行之有效的主要辦法。這其中我們又要強調調整飲食、控制咽喉反流的重要性。
臨床上對于聲帶白斑的治療大多采用對因治療,針對白斑產生的病因可以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法。患者先要調整相應的生活習慣,比如嚴格戒煙戒酒、健康飲食等,在此基礎上,有咽喉反流問題的患者需要接受抗酸治療,發聲方法存在問題的朋友需要進行言語矯治,對于保守治療無效或臨床高度懷疑高級別異性增生或癌變的患者需要給予手術治療。目前聲帶白斑的手術多在支撐喉鏡下進行,采用激光輔助的喉顯微外科技術,所有操作均在顯微鏡下進行,創傷小,恢復快,能夠在保證病變體完整切除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改善或保護嗓音功能。
其實,碰到聲帶白斑不必過度驚慌,因為即便是早期喉癌,也有80%~90%的人在正確治療下可以得到控制。但是,進展期喉癌大約只有60%的控制率。因此,早期的干預治療是防治聲帶白斑以及其他嗓音病的關鍵因素,聲音嘶啞持續兩周以上就需要到醫院進行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