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 王健
摘 要: 獨立學院學生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但創新能力素質仍顯不足。在把握獨立學院辦學現狀和學生群體特征的基礎上,研究發現主要存在創新意識不足、創新氛圍不足、創新引導不足、創新訓練不足等問題,并基于長板理論提出明確的創新能力建設方向、完善創新能力建設內容、健全創新能力建設機制等策略,對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路徑進行有益探索。
關鍵詞: 創新能力 獨立學院 長板理論
一、引言
發展與變革是當前社會經濟的核心主題。從知識爆炸到數據爆炸,既是知識進步引發了社會經濟的顛覆式創新,更是社會經濟的創新推動了新的知識進步。江澤民同志早在1998年就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005年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指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绷暯酵局赋觯骸皠撔率且I發展的第一動力”。
高校學生作為最具活力的青年群體,是創業創新的生力軍,是社會發展的儲備力量。高校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對國家科技進步、參與國際競爭、提升核心競爭力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獨立學院作為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創新的重要成果。獨立學院的存在,使得專科線以上、“二本”線以下的特殊學生群體,有機會接受正規的高等教育。這既是對原有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補充,又是對青年學生發展通道的拓展。獨立學院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具有思想活躍,興趣廣泛,自我意識、社會活動能力強,組織協調能力突出等特點[1]。這些優秀品質對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但獨立學院學生自身創新素質仍顯不足[2]。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是獨立學院辦學目標定位的客觀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社會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對于獨立學院構建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注入新的發展動力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學者對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諸多有益觀點。從現有研究成果看,主要分為兩大類別:一是圍繞某一具體措施,研究其對于提升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高凱旋等[3]認為通過大創項目能夠使獨立學院學生強化創新創業意識,形成創新型、發散性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謝又祥等[4]認為數學建模競賽可以激發學生創新方面的熱情,有利于校園良好學習和創新文化的形成。梁海峰[5]則認為數學建模競賽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應用和創新能力。羅振華等[6]認為科技創新活動能夠提高獨立學院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自學能力。周林旺等[7]認為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實現知識創新,培養獨立學院學生的創業能力。二是圍繞某一專業或者課程,研究提高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趙強松等[8]認為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培養計劃、改革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性教學環節等課內教學環節,以及健全實驗室準入制度、建立導師制度、舉辦電子設計競賽等課外教學環節等措施,提高獨立學院工科學生的創新能力。聞波[9]提出了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推進職業資格鑒定植入教學計劃,加強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措施,提高獨立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曾金妹[10]強調了獨立學院通過美術教育提高學生創新能力過程中的教師作用,認為具有較高師德和藝術修養的教師,才能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現有研究主要從“短板理論”的邏輯角度,強調獨立學院學生彌補缺點、培養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及紅利溢出。在客觀現實中,一個沒有明顯缺點的畢業生可能并沒有一個具有突出優點的畢業生更受用人單位青睞。這啟發我們可以運用“長板理論”,從一個全新視角研究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存在的問題
1.思想觀念僵化,創新意識不足。
在中國傳統價值取向中,“學習改變命運”是被多數人所接受的信條。遵循小學、中學、大學的進階路徑,改變了眾多學子的命運。但正是這種未來可期的路徑,催生了應試教育的誕生。不管在哪個學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發展特長、注重創新,而是順利進入下一個階段。按部就班的教育模式,造就了思想理念僵化的教育受眾。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而言,屬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特殊群體。由于獨立學院這一新興辦學模式的存在,在未達到“一本”“二本”分數線的情況下,多數人不愿屈就更側重于職業技能教育的大專、高職等職業技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獨立學院學生或者其家長的思想觀念更具傳統守舊的特質,其潛意識或者表現出的性格特點中,創新意識稍顯不足。
2.機制平臺缺失,創新氛圍不足。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精神感召下,包括高等院校在內的全社會掀起了創新創業的浪潮。許多高校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甚至成立了創新創業管理機構、創新創新學院等,極大地強化了高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但是就目前的創新教育而言,并未完全普及,還屬于少數者參與的項目,甚至是“精英教育”。創新創業管理機構承擔的職責更多的是選拔創新創業團隊、組織創新創業專項培訓、組織參加創新創業競賽等。獨立學院創新教育同樣存在類似的“小而精”的問題,創新教育機制尚未建立完善,創新實訓平臺、創業創新學分、創新訓練氛圍等還未真正落實。
3.師資隊伍偏弱,創新引導不足。
高校教師是高等教育過程中的主導者,是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承擔著傳遞知識、傳播文化、開啟心智等重要作用。一名優秀的高校教師應兼具高尚的師德師風、深厚的理論水平、豐富的實踐經驗等品格,從而開展高質量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活動。但目前一些高校教師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存在“從校園到校園”的就業過程。當前獨立學院師資力量薄弱,不得不降低教師招聘要求。部分獨立學院對輔導員崗、專業教師崗、實驗教師崗的學歷要求僅為碩士研究生水平,甚至部分崗位要求應屆碩士畢業生。這就導致一些獨立學院教師缺乏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由于師資隊伍的先天缺陷,無論是學生管理方面的創新引導還是課堂教學方面的創新教育,都無法開展針對性的、高質量的創新教育活動。
4.教育模式單一,創新訓練不足。
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辦學體制創新的重要成果,是對現有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補充和拓展。相比傳統高等教育以“理論型”、“研究型”人才為主的培養目標,獨立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實現錯位互補式發展,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價值所在。但現有獨立學院的教育模式仍然以借鑒母體高?;蛘邍鴥韧庵咝橹?,無論是教學大綱、課程設置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等,都沒有很好地融入創新教育的理念和措施。雖然部分獨立學院設置了社會實踐、創新學分等環節,但是其比重偏少、重視程度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獨立學院教育模式創新不足,直接導致學生的創新訓練不足。單一的教育模式是影響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外在原因。
三、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策略
1.明確“長板”,把握創新能力建設方向。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正式發布,明確指出應“更新人才培養觀念”,“樹立多樣化人才觀念,鼓勵個性發展”;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不難發現,國家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目標從擴大高等教育規模、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逐漸向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方向轉變。其實質是從基于“短板理論”的彌補缺點、爭取全面發展的常規教育,向基于“長板理論”的強化優點、鼓勵個性發展的特色教育的轉變。在這種教育改革背景下,獨立學院的學生應及時轉變觀念,重視個性發展和拔尖創新能力的培養。但需解決的首要問題是“長板是什么”。一些學生在長期的按部就班的學習過程中,形成了寧可沒有特長也不能有偏科的理念,有意無意忽視特長的培養。獨立學院學生應擯棄不如“一本”學生的自卑感,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心理態度,加強對自身的充分認知和肯定。通過科學地定位自己,自信地把握或者積極挖掘自身特長,明確創新能力的培養方向,確定具有比較優勢的職業發展方向,樹立“單項冠軍”的專才理念,是提高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
2.強化“長板”,完善創新能力建設內容。
《綱要》指出要“優化結構辦出特色”,“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明確要求高等教育辦學機構應具備“辦學特色”,同時也要求其辦學成果應具有“人才特色”。獨立學院學生應該以應用型、技能型創新人才為主要發展方向,“人才特色”對其提高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要實現特色更特、亮點更亮,就必須明確并完善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內容和具體措施。獨立學院應該將打造“辦學特色”與“人才特色”作為辦學宗旨,重視并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特色發展,并在課堂教學、課外實踐、創新訓練等所有培養環節中主動設置有助于培養并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內容。并根據不同個性特征、不同創新能力的學生個體,制定針對性的具體培養措施。通過不斷完善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內容,為學生強化“長板”保駕護航,是提高獨立學院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3.培育“長板”,健全創新能力建設機制。
《綱要》指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關鍵是更新教育觀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養體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币岣呷瞬诺呐囵B水平,必須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體制。只有在科學的、合理的人才培養體制下,才能出現“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當前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體制稍顯僵硬,在母體高校優勢專業與民間資本的結合過程中,并沒有很好地發揮獨立學院“半公半民”的屬性優勢。獨立學院作為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過渡型產品,源自于公辦院校對市場化的需求。獨立學院當前和未來的存在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對原有高等教育模式和人才培養機制的完善程度??梢哉f,獨立學院建立健全應用型、技能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機制,不僅有助于保障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更有益于優化自身的存在價值,擴大存在空間。獨立學院應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訓平臺建設、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加大創新創業指導服務和資金投入力度,實施彈性學制和“容錯”機制。只有建立健全了創新能力培養機制,營造了濃厚的創新能力培養氛圍,解除了學生發展創新能力的后顧之憂,獨立學院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提高。
參考文獻:
[1]全力.探索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徑[J].高等教育研究,2007(06):83-86.
[2]吳志鵬,李春保,侯雪迪.獨立學院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與提升策略[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6(07):189-192.
[3]高凱旋,王振馨.基于大創項目的獨立學院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01):40-41.
[4]謝又祥,王林軍.獨立學院數學建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07):36-38.
[5]梁海峰.通過數學建模培養獨立學院學生應用創新能力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6(26):41,69.
[6]羅振華,蔣芬.獨立學院學生競賽與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30):9-10.
[7]周林旺,王曉俊.獨立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與創新能力培養研究——以江西省獨立學院為例[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5(08):172-173.
[8]趙強松,彭喜英.提高獨立學院工科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2013(22):112.
[9]聞波.獨立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72-74.
[10]曾金妹.高校獨立學院美術教育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4(02):87-88.
基金項目:江蘇大學2017年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項目:“二元需求耦合驅動下統計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培養質量監控”(編號:2017JGYB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