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工作會議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D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6-0007-01
“校園足球提質增效要從源頭抓起。校園足球培訓要強化立德樹人宗旨,要突出問題導向,破解發展難題,不斷提高培訓的精細化、高效化和個性化。推進校園足球的發展,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謀求新作為、實現新突破,真抓實干、打牢基礎,為教育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工作會議上對即將展開的年度校園足球師資培訓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和新的要求。
2018年5月27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45個培訓點承訓部門的代表出席了會議。這標志著新一輪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拉開帷幕。本年度校園足球國家級專項培訓計劃對2017年被教育部審核確認的6837所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校長、體育教師進行首輪初級培訓,同時對2000名體育骨干教師進行“卓越教師培訓”。
優質足球師資是推進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的重要基礎。2015年,中國教育科學院對近萬名中小學校長、體育教師的調查顯示,影響校園足球發展的五個主要因素依次是師資隊伍滯后、時間不足、經費缺乏、學訓矛盾、場地不夠。調查顯示,91%的校長、68%的體育教師認為,影響校園足球發展的首要因素是師資問題:一方面,在一些地區,體育師資配置不足;另一方面,在一些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雖然體育教師不缺,但高水平的足球師資相當缺乏。師資問題不解決,將成為制約校園足球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近三年以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強化體育師資給予了高度關注。據統計,三年來全國新增體育教師7.3萬余名,其中,有足球背景的近1.5萬人。為了提高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師資水平,教育部委托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等部門組織了2014—2016年三個年度的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共培訓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學校長、體育教師、退役運動員、裁判員以及體育教研員近3萬人。以科研為基礎,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構建了包含課程方案設置、講師團隊遴選、教學督導評估、安全事故防范、財務預決算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等內容的校園足球培訓體系。另據統計,三年以來,全國省、市、縣校園足球師資培訓共培訓學員達到20余萬人。
師資培訓工作的深入推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基本滿足了校園足球階段性發展的需要。但是,隨著校園足球的持續、深入發展,校園足球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逐步顯現。比如,一些地區,校園足球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忽視了校園足球的普及和擴大足球人口的初衷;一些學校,不關注對學生的興趣培養,以教師、教練權威,灌輸業已落后的足球理念和方法;一些教師,不能遵循身心協調發展原則,不重視心智訓練和認知發展,過早實施專項技能學習和專項素質訓練等。這些問題,給校園足球培訓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
高質量的培訓,需要以科學研究為支撐。本年度培訓的承辦方、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高寶立說,每年度的培訓方案都要進行修訂,以適應校園足球發展的需求。
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項目總負責人、中國教科院體衛藝研究所所長吳鍵介紹,本年度的培訓課程中,加大了實踐、實訓的內容比例,更加注重近幾年涌現出的中國校園足球發展模式的經驗提煉,同時也更加重視世界青少年足球發展的成功模式和先進科技手段的應用等內容引進。希望本年度的培訓,能夠更大程度地滿足學員和學校的需要,能夠更有效地解決當前的一些實際問題,能夠繼續引領行業發展方向,為校園足球的改革與發展提供新的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