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卓浛 王澤然 姜珊
摘要: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人際交往二者之間存在相關。良好的幸福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當大學生處于松弛或愉悅的心情時,比較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關鍵詞: 人際交往 主觀幸福感 自我揭示 適度拒絕
中圖分類號:B84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2-0012-02
一、問題提出
大學生的主觀幸福感一直以來并未受到太多的關注,但實際上,明確并調整自身的主觀幸福感,是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塑造良好的人生觀和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徑。主觀幸福感主要是指人們對其生活質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認知性的整體評價。人際交往是指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也就是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的調查,分析大學生人際交往與幸福感之間的相關關系。
二、研究方法
(一)被試
本研究隨機選取本校150名大學生,其中有效問卷共141份。
(二)研究工具
1.人際交往問卷
采用Buhrmester編制的《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量表》問卷[1],共25個題目。問卷共分為5個維度,每個維度有5個項目。問卷各個維度的克倫巴赫α系數在0.702~0.822之間,表明問卷有較好的內在一致性信度。
2.主觀幸福感問卷
采用Fazio1977年編制的《總體幸福感量表》[2],其中前18道題目用于測量主觀幸福感。問卷分6維度: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方面,對健康的擔心方面,精力方面,憂郁和愉快心境方面,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方面,松弛和緊張方面。單個項目得分與總分的相關在0.483~0.785之間,分量表與總表的相關為0.56~0.88之間,內部一致性系數男性為0.91,女性為0.95。
(三)數據處理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主要采用T檢驗、F檢驗和相關分析。
三、研究結果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主觀幸福感上的差異
采用t檢驗方法,考察了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主觀幸福感上的差異,具體如表1所示。
在人際交往問卷上,男大學生在人際關系建立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女大學生(t=2.157,p<0.01),但在沖突管理維度上得分卻顯著低于女大學生。(t=2.352,P<0.01)在適度拒絕、自我揭示和情感支持三個維度上,不同性別大學生不存在顯著差異。
在主觀幸福感問卷上,女大學生在對健康的擔心、憂郁或愉快的心境維度上得分均顯著高于男大學生。
(t=2.537,P<0.01;t=2.362,P<0.01)在其他四個維度上,即在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精力、松弛和緊張、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上,不同性別大學生不存在顯著差異。
(二)不同生源地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主觀幸福感上的差異
采用t檢驗方法,考察了不同生源地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主觀幸福感上的差異,具體如表2所示。
在人際交往方面:在自我揭示這一維度上生源地為城市的大學生得分顯著高于生源地為農村的大學生(t=2.645<0.01),但在沖突管理中生源地為農村的大學生得分顯著高于生源地為城市的大學生(t=3.359,p<0.01)。在人際關系建立、適度拒絕、情感支持上,不同生源地大學生不存在顯著差異。
在主觀幸福感問卷上:生源地為城市的大學生在對健康的擔心(t=2.537,P<0.01)和精力上(t=2.625,p<0.01)得分顯著高于生源地為農村的大學生, 但在對情感和行為控制的這一維度上,生源地為農村的大學生得分顯著高于生源地為城市的大學生(t=2.125,p<0.01)。在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憂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緊張這三個維度上,不同生源地的大學生不存在顯著差異。
(三)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人際交往相關
采用皮爾遜相關,考察了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人際交往的關聯性,具體見表3。
人際關系建立維度和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維度顯著相關。人際關系建立和憂郁或愉快的心境非常顯著相關。適度拒絕維度與對情緒和行為的控制維度顯著相關。自我揭示維度與對健康的擔心維度顯著相關。情感支持維度與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維度非常顯著相關。情感支持維度與對健康的擔心維度及松弛和緊張維度顯著相關。
四、討論
(一)不同性別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主觀幸福感上的差異分析
由表1知,在同類相關研究中,性別差異在大學生人際交往方面會產生影響,如:女性更傾向于依存性,男性更傾向于獨立性和暴露性。所以在自我揭示方面男性大學生的分數高于女性大學生。同樣因為暴露程度更高,在對人際關系的建立上更容易在第一印象上獲取信任感,所以男性大學生在人際關系建立方面更有優勢。在沖突管理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沖動,這一方面的分數更高。
(二)不同生源地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主觀幸福感上差異分析
由表2知,城市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普遍好于農村大學生。城市大學生更容易與人建立起親密的人際關系。農村大學生可能背負著自卑和壓力等負面因素,會不自覺地想要保護自己,在自我揭示方面得分較低,從而更不容易與人建立親密關系。而農村大學生更懂得為別人考慮,所以在沖突管理方面評分更高。
(三)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人際關系的相關分析
由表3知,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和人際交往二者之間存在相關。良好的幸福感即松弛或愉悅的心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而當處于緊張或憂郁的心情時,對外部事物的接納能力就會下降,不愿主動與人交流,此時不容易建立穩定的人際關系。所以提升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有所幫助。
五、結論
(1)男大學生在人際關系建立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女大學生,但在沖突管理維度上得分卻顯著低于女大學生。
(2)女大學生在對健康的擔心、憂郁或愉快的心境維度上得分均顯著高于男大學生。
(3)在自我揭示這一維度上生源地為城市的大學生得分顯著高于生源地為農村的大學生,但在沖突管理這一維度,生源地為農村的大學生得分顯著高于生源地為城市的大學生。
(4)生源地為城市的大學生在對健康的擔心維度和精力這一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生源地為農村的大學生, 但在對情感和行為控制的這一維度上則正好相反。
(5)人際關系建立維度與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維度顯著相關。人際關系建立與憂郁或愉快的心境非常顯著相關。適度拒絕維度與對情緒和行為的控制維度顯著相關。
參考文獻:
[1]魏源.人際交往能力評估量表在浙江大學生中的初步試用[A].中國心理學會.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中國心理學會,2005.
[2]吉楠,李幼穗.《大學生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1):49-54.
[3]朱曉紅,苗元江,陳浩彬.國外社會心理學領域中主觀幸福感的研究進展[J].社會心理科學,2008,23(6):23-28.
[4]張旭.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及引導對策研究[D].沈陽農業大學,2017.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