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寒冰
摘 要:“分分鐘”是一個來源于我國南方方言的時間詞,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借由粵語的流行、網絡傳播等途徑擴展至全國,呈現出使用范圍廣、使用頻率高的特點。“分分鐘”不同于普通的時間名詞,不是對時間的客觀描述。它的語義內涵豐富,由基本“短時義”引申出多種用法,表達了說話人強烈的主觀態度,具有情態意義。“分分鐘”豐富了現代漢語詞匯系統,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
關鍵詞:分分鐘 時間名詞 語義引申 情態意義
一、引言
近年來,“分分鐘”一詞在日常口語,電視、網絡等媒體中頻頻出現。我們發起了關于該詞使用情況的問卷調查,涵蓋了全國除港澳臺以外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個地區的樣本超過5份,總樣本量為165份,結果顯示,78.79%的人使用過“分分鐘”一詞。“分分鐘”不是一個單純的方言詞或網絡詞,它使用頻率高、使用人群廣,具有不可替代的語義價值,已成為現代漢語詞匯中非常有生命力的成員。
二、時間詞“分分鐘”的來源及發展
目前,關于“分分鐘”一詞的來源大致來說有兩種猜測。其一,來源于方言。孔國興(2015)認為“這一表達形式原本存在于廣州、柳州、昆明等地的方言中。”其二,來源于英語。百度百科認為該詞來源于英語中“a fraction of a minute”的漢譯。根據問卷調查,我國南方方言區普遍存在“分分鐘”一詞,如粵語、平話、客家話、贛語、湘語等;還有一些官話地區也有這一表達,如桂林、柳州、貴陽、昆明、重慶,等等。而來源于英語的說法無法找到確鑿的證據,不同語言有相似的表達內容也非常正常。因此,我們更認同該詞是一個來源于中國本土的方言詞。
我們認為,“分分鐘”一詞最早是伴隨著粵語歌曲的流行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并逐漸為全國人民知曉的。例如:
(1)我與你永共聚,分分鐘需要你。(林子祥《分分鐘需要你》)
(2)那剎那接觸已令我傾倒,分分鐘都盼望和他見面。(林志美《初戀》)
(3)我是憤怒,分分鐘都可燒死你。(Beyond樂隊《我是憤怒》)
(4)心中心中只記著你,分分鐘記起甜蜜的愛情。(鄭嘉穎《分分鐘記起》)
20世紀80~90年代是粵語歌曲的鼎盛時期,出現了一大批香港歌壇巨星,極大地提高了粵語歌曲的影響力,也掀起了一股學習粵語的熱潮。此外,80年代是粵方言詞對普通話產生較大影響的一個時期,邵敬敏等(2007:135)指出:“特別是80年代,許多粵方言詞,比如‘酒樓‘埋單‘打的‘曲奇‘爆棚‘炒魷魚‘水貨‘打工等,都迅速在全國流傳開來。”
近年來,“分分鐘”一詞隨著網絡的發展在全國進一步擴大其使用范圍和影響力,在日常口語中頻頻使用,通過檢索人民網,我們發現“分分鐘”一詞共出現6000余次,內容涉及財經、時政、文化、科技、體育、生活、娛樂、社會等各個方面。
由此可見,歷經30余年,借由粵語流行歌曲、網絡等媒體形式,“分分鐘”的使用逐步擴展至全國,進入日常交際,進入主流媒體,是現代漢語詞匯系統中非常鮮活、生動的一員。當然,目前我們還不能說“分分鐘”是規范的普通話詞匯系統中的成員,因為它無論是從構詞方式還是句法表現上看,都與普通話詞匯有著明顯的區別。邵敬敏等(2007:135)認為:“方言詞對普通話的影響程度可分為三種情況:第一,臨時涉足普通話,不久就退回到方言中去了;第二,正處于進入普通話的滲透過程中,這時方言詞在普通話中的使用范圍已相當廣,但方言詞的色彩仍較濃,人們很容易分辨出它的方言身份;第三,方言詞的地方色彩已經淡化,在普通話中穩定下來并成為其中一個成員。”目前來說,“分分鐘”還沒有作為一個對普通話有影響的方言詞收入《現代漢語詞典》,但我們認為,“分分鐘”應該說已經處于方言對普通話產生影響的第二個階段,對它未來的發展,我們持積極態度。
三、時間詞“分分鐘”的語義內涵
時間詞“分分鐘”的語義內涵十分豐富,作為逐步進入普通話的方言詞,它有著普通話現有詞匯無法替代的表義功能,展現出獨特的生命力。以下我們具體分析。
(一)表示時間短
在我們搜集整理所得的語料中,表示“時間短”是出現頻率最高的義項,也是“分分鐘”的基本義。例如:
(5)每次再吃一個都告訴自己這是最后一個,直到盤子真的只剩下一個,分分鐘不猶豫拿起來吃掉……算了。(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6)執行工作最講究效率和速度,否則,很多財產分分鐘內便可被故意耍賴的被執行人轉移、變賣,破解執行難無從談起。(《法制日報》 2018-04-12)
(7)目前這篇文章刷爆微信朋友圈,閱讀量分分鐘超過10萬。(健康報網 2018-05-14)
(8)一旦技術上掉隊,出現危機也是分分鐘的問題。(《工人日報》2018-05-16)
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表示“時間短”的詞非常多,但我們可以看到,上述幾個例句中的“分分鐘”都無法找到一個合適的詞進行替換。例(5)要說成“一分鐘也不猶豫”,在句法上要加上“‘也表示‘甚至,加強語氣,前面隱含‘連字。”(呂叔湘,2007:596)。“一分鐘”“一秒鐘”從客觀上說也是非常短的時間,但它們卻不能像“分分鐘”一樣直接與后面的謂語成分組合,從語言表達的經濟性來說,“分分鐘”占有優勢。從這一對比我們也可以看出,“分分鐘”并不像“一分鐘”那樣是一個典型的時間名詞,它本身帶有說話人的主觀感知,是對短時的一種人為設定。從例(6)到例(8)可以看出,如果把句中的“分分鐘”換成“很快”等,從客觀事實來說雖然差別不大,但在表義上就少了說話人的主觀評價,顯得十分平淡。
“分分鐘”從“做一件事用時短”之義,進一步引申出“做某事很容易”的意義,此時,就無法用其他表短時的詞或短語進行替換,但“分分鐘”本身的“短時義”還是十分明顯。例如:
(9)現在又不是文革時期,你真想回到祖國的懷抱,分分鐘的事。(光明網 2008-07-21)
(10)即使第一季的時候沒賺大錢,但是這個品牌口碑立在那里,到第二季、第三季的時候,賺錢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8-04-18)
(11)角色實在太討喜,分分鐘彰顯榜樣的力量。(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4-08-21)
(12)“NaCl顆粒物”“氣溶膠濃度”等一大堆專業術語,也分分鐘讓消費者頭大。(《北京晨報》2017-02-08)
例(9)和例(10)中的“分分鐘”可以用“很容易”進行替換,但絕不是等義替換,“分分鐘”直接用“短時”表明“怎么樣個容易”,非常直觀。而例(11)和例(12)可以說很難找出一個能夠替換“分分鐘”表義的詞,即便它們表達的還是由“分分鐘”的“短時”義引申出的“容易”“輕易”義,由此可以看出“分分鐘”獨特的語義價值。
(二)表示全部時間
(13)演出時間并不長,但分分鐘都是精華,不可思議。(《新京報》2014-08-21)
(14)有什么好抱怨呢,上天沒義務保證所有人都要天天快樂、分分鐘快樂的。(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上述兩個例句,從表面上看都可以用“每分鐘”進行替換,但實際上與“每分鐘”的表義方式還是有所不同。“分分鐘”的本義就是指時間非常短,但上述例句不能替換成“一分鐘都是精華”“一分鐘快樂”。可見,“分分鐘”與普通話中表示短時的時間詞是有所不同的,它表示極短時間的語義可以在一定的語境下代指全部的時間,意義上類似于“一分鐘”借助“每”來代指全體。“分分鐘”所具有的不同于普通時間名詞的主觀性,在這一意義上也充分表現了出來。如例(13)中說話人借由對極短時間的贊美表達了對全部內容的肯定。至于“分分鐘”不需要借助“每”來表全量的用法,和例(5)是一致的。
(三)表示任意時間
(15)別忘了那些為一年一度電影節不惜辭掉工作專程來看電影的畢竟是少數,雖然有人說,工作分分鐘可以找。(人民網 2015-04-13)
(16)這些膿腫,可以壓迫氣管使人窒息而死,也可以爛穿頸部大血管分分鐘致命。(《人民網-健康時報》2018-02-04)
(17)那可是泰國,分分鐘都有遇到人妖的可能。(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18)這些看似平常的小動作,分分鐘都可能把你銀行卡里的錢送到壞人的口袋里!(《北京日報》2016-01-19)
以上幾例中的“分分鐘”都可以用“隨時”進行替換,但“隨時”與“分分鐘”無法做到等義替換。“隨時”在《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中有兩個義項:①不拘什么時候:有問題~來問我。②有需要的時候(就做):維修工可以~上門修理。而上述幾個例句中的“分分鐘”我們認為是由“時間短”引申出了“事情幾率高、很容易,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實現”之義。
“分分鐘”在表達這一意義時,句法環境主要表現為非現實句,常常與情態詞同現,如例(15)和例(16)中的“可以”,例(17)和例(18)中的“可能”。因此,有些“隨時”的用法是“分分鐘”表達不了的。例如:
(19)以前問題和樣本答案兩周后便從網絡上撤除,現在已經為這些問題建檔,以便學生們隨時查閱。(北京大學CCL語料庫)
(19)'* 以便學生分分鐘查閱。
(20)表哥的習慣愛好,卻是扣留一部分去城中心“稻香村”買一二斤五香牛肉干作為儲備,隨時嚼嚼解饞,最多也只給店中二十元……(沈從文《一個傳奇的故事》)
(20)'* 分分鐘嚼嚼解饞。
還有一些“分分鐘”的用法,雖然沒有情態詞同現,但其自身帶有情態意義,也是“隨時”等副詞無法直接替換的。例如:
(21)泰國最美人妖,分分鐘把女人逼死。(搜狐時尚 2015-08-12)
(22)董明珠表示,格力做手機分分鐘滅掉小米。(《證券日報》2017-12-14)
例(21)和例(22)都隱含了情態詞“能”“可以”“會”等意義,如果直接替換成“隨時把女人逼死”“格力做手機隨時滅掉小米”,則無法表達出說話人的情態力量,削弱了表現力。
(四)表示肯定猜測
(23)深圳華強北的電腦分分鐘是組裝的。(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24)在北京看到黃頭發、白皮膚、高鼻梁的分分鐘是歐美人。(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25)別給小孩玻璃碗,分分鐘被打爛。(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26)如果你收到莫名其妙的到付包裹,可得小心了,這分分鐘是個騙局。(東莞陽光網 2016-10-18)
以上四例中的“分分鐘”基本上可以用表示“必然”的情態動詞“肯定”來替換,但相比于“肯定”,“分分鐘”多了一些“不必想”“不用猶豫”的意味,這一語義也是來自“分分鐘”的時間義,由判斷的時間短來表明判斷的肯定程度,十分有表現力。
四、時間詞“分分鐘”的句法功能
“分分鐘”本身是一個表示時間極短的名詞,具備時間名詞的全部句法功能,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狀語等。第三節中我們討論到的不同意義有不同的句法分布。
(一)作主語
(27)分分鐘都是演技,電影《幕后玩家》廣深兩城路演。(人民網 2018-04-25)
(28)我和朋友在一起的分分鐘都是快樂的。(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以上兩例中的“分分鐘”都表示“每一分鐘”的意義,在例(27)中單獨作主語,在例(28)中作主語的中心語。
(二)作賓語
(29)生命太脆弱了,珍惜好分分鐘,做有意義的事。(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30)我喜歡路燈也喜歡能在燈下和你打電話的分分鐘。(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
以上兩例中的“分分鐘”在語義上也是可以替換為“每分鐘”,在例(29)中單獨作賓語,在例(30)中做賓語的中心語。
(三)作定語
(31)當技術不過關時,退潮是分分鐘的事,虛擬現實的投資熱退潮就是先例。(《科技日報》 2018-03-26)
(32)詐騙團伙走賬是分分鐘的事,往往沒等警方查出頭緒,騙子已將錢洗白。(《工人日報》2018-01-25)
以上兩例中的“分分鐘”表達的是其最基本最常用的“短時”義,“分分鐘”作定語,“分分鐘的事”這一組合同現頻率非常高。
(四)作狀語
在我們整理所得的語料中,“分分鐘”充當狀語的比例非常高,在語義上表示“短時”“立馬”“任何時候”“非常容易”等等。例如:
(33)以前的大反派,要么出場幾分鐘,要么分分鐘就掛,特別沒有反派的霸氣。(《揚子晚報》 2018-05-15)
(34)只要央視放大招,分分鐘教其他電視臺如何做節目。(《鄭州晚報》2018-01-12)
(35)前兩天京城碧空如洗,藍天明澈得仿佛分分鐘就能扎進去游個泳。(北京晨報網 2018-01-13)
(36)對購房者來說,低一個點的傭金分分鐘意味著省下1萬元。(《廣州日報》2015-09-14)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分分鐘”作狀語,與“今天”“明年”等一般的時間名詞有所不同。“分分鐘”的這些用法常常可以用一些語義近似的副詞或者是情態動詞替換,但我們不能說“分分鐘”在這些用法中本身就是副詞甚至是情態動詞。一般來說,也很少有名詞與副詞、情態動詞兼類的現象,且時間名詞本身就有作狀語的功能,所以將其統一為名詞,與基本義保持一致,這樣更為合理。至于“分分鐘”作狀語時為什么會表現得與一般時間名詞不同,我們認為從根本上還是由“分分鐘”的主觀屬性造成的,這樣就可以解釋它為什么能被情態動詞或者一些具有主觀評價義的副詞替換。
五、結語
“分分鐘”是一個來源于我國南方方言區的時間詞,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粵語的流行、網絡傳播等途徑擴展至全國,近30年的發展說明它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分分鐘”的本義是“時間極短”,由此進一步引申出“每時每刻”,表示某事出現頻率高、極容易,表示“肯定推測”之義。從基本義到引申義都表達了說話人強烈的主觀態度,因此,“分分鐘”句常常與情態詞同現,甚至其本身就帶有情態意義。作為時間名詞,“分分鐘”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狀語等,但與普通的時間名詞又有所不同,在做狀語時非常接近副詞,也常常可以被相應的副詞替換,但我們不把它看作名詞與副詞的兼類。
“分分鐘”的語義內涵十分豐富,有些用法可以被普通話中已有的一些表達替代,但絕不是等義替代。還有一些用法,是現有普通話詞匯系統無法滿足的,這正是“分分鐘”常用不衰、能夠站穩腳跟的根本動力。
參考文獻:
[1]孔國興.方言詞匯“分分鐘”走進主流媒體[J].語文學習,2015,(12).
[2]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