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麗
摘要: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我國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不小成就,監獄監管工作中,對于服刑人員的權利保障機制也在逐漸完善。雖然這項工作引起相關部門和人員的重視,但在實踐中依然存在諸多漏洞和不足。本文將主要圍繞我國監獄服刑人員權益保障制度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優化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監獄 服刑人員 保障制度
中圖分類號:D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2-0059-02
所謂監獄服刑人員,具體是指實行了犯罪事件而被我國依法處置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或者死刑緩期落實的人。刑法建設的目的就是維持社會公平、公正、和諧以及保障人民的合法權利,那么自然會制約以及剝去服刑人員相應的權益。但即使這樣,服刑人員依然是我國公民,理應受到基礎權利的保障。
一、我國監獄服刑人員權益保障制度的現狀分析
(一)我國監獄服刑人員權益已有的保護機制
1.創建了法律保護機制
第一,依據我國憲法要求,服刑人員雖然違反了刑法中的相應規定,但還具有中國國籍,依然是我國公民,理應可以享受一些還未被法律制約的公民基礎權益。憲法中對監獄服刑人員身份的明確,為其享受以及支配的辯護權、申訴權等基本權利的行使予以保護。
第二,在我國相關法律規程中,都對服刑人員基礎權益保護布置了清晰的要求。若有公務人員損害其切身利益,并且還未能達成犯罪的行為,一定要嚴肅處理,若是形成犯罪的,一定要依法追溯其刑事責任。[1]
2.創建了物質保護機制
監獄是我國刑罰具體實行部門,身為國家機構的核心構成部分,監獄應該享受全額財政支持的政策,進而全力執行刑罰處置、整改服刑人員的相應職能。現階段,依據監獄法的實際需求,保護服刑人員所花費的資金涵蓋生產設備以及生產成本等,還有獄政設備支出、其余專門支付等都列在我國的財政預估之中。其中關于其飲食方面,也幾乎滿足了服刑人員的實際需求,不僅能吃得飽,而且還干凈衛生。目前,在我國監獄體系中已逐漸搭建出3級醫療衛生防疫掌控互聯網,能保證各個身患疾病的服刑人員在第一時間內獲得相應治療,而且不需要花錢,若有感染疑難雜癥的還能為其提供專家診治。另外,監獄基本設備創建也獲得了相應優化,獄舍可以實現良好的通風、采光、保暖環境,而且其中的環境也比較潔凈,讓服刑氛圍達到相關規定標準。
3.創建了工作保護機制
近年來,通過對服刑人員基礎權益保護方面的深入研究,我國各個區域的監獄幾乎均已實行了陽光獄務機制,把服刑人員所享受的基礎權益、監獄審核激勵條款通過通告的形式對全部服刑人員予以公示,提高工作透明度,特別是對于大部分人員所重視的減刑、保外就醫、假釋等問題,嚴格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和行政流程來處置,全面禁止執法進程中的貪污腐敗現象,還提升了獄警的執法能力以及職業道德修養。在工作保護機制的影響下,監獄工作人員能夠規范自身行為,尊重服刑人員,減少和杜絕對服刑人員身心上的傷害,促使服刑人員能夠在監獄中改過自新。
二、優化我國監獄服刊人員權益保障制度的措施
(一)編制《監獄法》的司法、立法解釋或者規程規范
前幾年,我國對實行了較長時間的《監獄法》展開了立法修改,全新的法律在監獄細則上有了相應的優化和改善,但依然沒有扭轉其空洞、行刑權缺乏高效監管和問責究責體制、罪犯的權益保護救濟條例較少等歷史遺漏問題。比如:其中一條款針對罪犯作業時間的明確性存在漏洞,關于季節性生產等相關狀況缺乏法律認定,從而導致干擾季節性生產制造的條件眾多,這一問題易導致監獄自由裁量權的肆意運用,進而損害罪犯的勞動權利乃至人生健康權。要想有效解決這種情況,可以把此條款變成:監獄對于服刑人員的勞作時間,嚴謹依據我國相關勞動時間的要求落實,禁止利用社會供求量劇增等其他因由隨便更改勞作時間。[2]
(二)加大法律權威性,推動部門法有效鏈接
現階段我國法律體系的一個主要瑕疵就是每個部門法常常僅重視本法調節范疇以及調節目標,編制出的一些法律法規匱乏系統性以及一致性。觸及罪犯權益法律制度間的矛盾時,需要相關人員嚴謹依據憲法是最高法律,法律高于行政規程,行政規程高于區域性規范以及部門制度的法律系統來處理矛盾問題。另外,要優化部門法處罰手段,確保罪犯基本權利,讓其保障作業執行到位。對于刑罰中折磨罪犯的管理人員,僅對其故意傷害導致罪犯受傷或死亡的行為進行懲罰,卻沒有對管理人員對服刊人員精神上的威脅、虐待等行為的處罰規定。對于這一問題,可以添加相應的精神酷刑條例,以此擴大刑罰的覆蓋面以及抨擊強度,把其列到相應行政法律中,準許罪犯對監獄退回申請的情況發起行政訴訟或者復議。這是由于有些環節救濟一旦缺失,罪犯切實權益的保護將不能有效行使。
(三)指引社會大眾對罪犯權益加以關注
伴隨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時,對公民的權利保障提出了較高要求,但因為對犯罪事件的深刻憎恨以及懼怕,保護罪犯權利的意識還未有效植根于社會大眾的心中。鑒于此,要站在立法的角度清晰服刑人員的政治權益,讓廣大群眾能耳熟能詳,針對還沒有剝奪政治權益的罪犯,要在法律法規中全面確定其在服刑階段可以擁有哪部分實際的政治權益,何種政治權益受法律制約等。此外,還要加大人權相關知識的宣傳力度,讓社會群眾意識到人就算違法犯罪,但仍要讓其擁有一些關懷和包容,打破心中的隔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確保社會朝著和諧的方向前進。
(四)強化罪犯對自我權利的認識
現實中,罪犯為取得減刑,常常會順從監獄的管理,對管理人員損害其合法權利的做法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無法勇于利用常規渠道展開維權。從外表上看,監獄監管功績顯著,真實情況則可能存在著罪犯對不當監管的憤恨,直接影響著國家對服刑人員的改造的效果,對罪犯釋放后主動加入社會造成不良影響。要想轉變這一情況,要采用教育的方式強化罪犯對自我權益地位的意識。可以采取以下優化方法:監所機構要依法保護罪犯自由應用其并未被剝奪的權益,在其進獄后的兩天內向其陳述其本該享受的權利,教育其具備正確的權利觀念,讓所有罪犯均能清晰地知曉其應享受的權益,以及怎樣合理應用這些權益,一旦切身利益遭到損害,怎樣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還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專門講座,或用發放權利手冊等方式進行教育。另外,有關監獄可以積極向罪犯講解刑罰以及監獄法關于其主體權益的條款和內容,包括相應的權益支援渠道等。[3]
(五)建設優質的律師見面執業氛圍
首先,明確律師維權的途徑,為律師申辯提供合法渠道;其次,強化對損害律師依法供應法律救濟權的懲罰程度。可以利用法律予以要求:律師對監獄作業人員限制其依法和罪犯見面的行為,可以利用其所在律師事務所、有關律師協會反饋到本地司法行政機構,行政機構可命令教育機構的上級部門進行執法調研活動,還可配合上級部門共同組織執法大抽查工作,進而確保法律作用落到實處。另外,律師還可利用當代傳媒的效應對監獄執法工作增加壓力,提高本身言論權,保護本身執業權。對限制律師依法應用會見權的監獄管理人員,情節較輕的對其進行處分、記過等,情節嚴重的可予以撤職、開除處理,同時追溯其法律責任。通過增加管理人員的壓力,讓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合理執法的重要意義,不斷提高管理科學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我國監獄權益保障制度的分析與探討,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相關人員一定要加以重視,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創新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優化措施,以全面確保罪犯理應享受的各種權利。同時在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不斷自省和總結,以此推進監獄監管工作有序進行。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