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就青年思想成長成才方面多次提出新的觀點和論述,逐步形成了具有完整科學體系的青年成長成才觀。通過對習近平有關青年成長成才方面的相關闡釋進行分析和研究,從注重品行塑造、練就過硬本領、投身社會實踐三個方面理解和把握習近平青年成長成才觀,進而正確引導青年科學地成長成才。
關鍵詞:習近平 青年 成長成才觀
中圖分類號:D4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2-0040-02
一、注重品行塑造
(一)堅定理想信念
中國是一頭沉睡多年而今正在蘇醒的雄獅,除卻強大的經(jīng)濟實力的支撐,更要注重理想信念的價值保障。堅定而正確的理想信念是引導我們的祖國、引領我們的民族走向光明前途的燈塔和坐標。習近平強調(diào),“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1]P50現(xiàn)如今的中國正處于社會高速發(fā)展和轉(zhuǎn)型期,理想信念是我們進一步攻堅克難的保證。紛繁多變和魚龍混雜的國內(nèi)外動蕩現(xiàn)象都不足以動搖我們廣大青年人的理想和信念。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樹立不可撼動的理想信念顯得至關重要。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將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這無疑是我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團結(jié)奮斗的“最大公約數(shù)”。為了這一偉大而又神圣的夢想,中國青年更應該做到胸懷天下,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堅決不放棄對美好生活和光明前景的向往和追求。
(二)錘煉高尚品格
習近平明確提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2]他強調(diào)指出,青年一輩的價值取向?qū)Q定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要切實扣好青年價值觀養(yǎng)成這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正確引領青年邁出人生進程的第一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是衡量青年理想信念的價值標桿,是青年需要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基本要求和規(guī)范,是青年價值取向的一把總鑰匙,也是引領青年前進方向的一面旗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個人的德行彰顯,也是國家和社會的大德體現(xiàn)。人而無德,行之不遠。習近平號召廣大青年錘煉高尚的品格,身體力行地尊崇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年是引風氣之先的重要社會力量,道德品質(zhì)和思想修養(yǎng)之于青年人的成長發(fā)展至關重要,青年一代的道德水準和精神風貌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著一個民族的文明素養(yǎng)和道德層次。青年人的品行塑造不能孤立地對待,青年的道德追求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者亦不可分裂而語。青年人要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奮進的姿態(tài)參與并帶動、鼓舞和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到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偉大事業(yè)中去。
二、練就過硬本領
(一)加強知識積累
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的素質(zhì)和本領直接影響著中國夢的進程。”[3]P55素質(zhì)和本領并非與生俱來,是需要通過后天不斷地學習和總結(jié)實踐經(jīng)驗來獲得的。生活在這個知識信息快速更新的時代,青年人有著比老一輩人更方便、更有效的學習途徑和獲取知識、資料的方式。處于接受能力強、記憶力好的黃金時期,青年人更應該將積累知識和擴充知識面作為首要任務,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作為青春搏擊的能量。學習雖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廣度,發(fā)掘生命的深度。知識之于青年人,是提高自身本領,豐富個人頭腦的最佳法寶。對于青年而言,學習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提升能力的層面,還在于能夠改善青年人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和處理問題的行為手段,使得青年人在不斷探求真知和汲取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擴充自我和完善自我,不斷強大內(nèi)心世界,豐富精神世界,從而更好地把握成長成才的機會。
(二)矢志艱苦奮斗
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砥礪拼搏和艱苦奮斗,才從低迷衰落和積貧積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繁榮昌盛。美好的現(xiàn)在是先驅(qū)們的熱血鑄就,希望的未來則需要我們青年人勇敢地接過接力棒去攜手打造。習近平鼓舞和動員青年人振奮起來,“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自勝者強,自強者勝。實現(xiàn)我們的發(fā)展目標,需要廣大青年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奮斗。”[4]面對著一生僅有一次的青春韶華,總書記告慰我們每一位青年都應該立足于并把握當下,只有進行了激情奮斗、頑強拼搏和為人民不竭奉獻的青春,才能夠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回憶。人間萬事出艱辛,面對新形勢下的新任務,新時代下的新使命,艱苦奮斗的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中依然是強大的力量。青年“要把艱苦環(huán)境作為磨練自己的機遇,把小事當作大事干,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2]。要勇于挑戰(zhàn)困難,矢志艱苦奮斗,時刻牢記黨和人民賦予的崇高使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自我的潛能。只有經(jīng)歷過艱苦的奮斗和持久的拼搏才會換來破繭成蝶的完美蛻變,才會贏得浴火重生的華麗轉(zhuǎn)身。
三、投身社會實踐
(一)深入人民群眾中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指出,“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同人民一起奮斗,青春才能亮麗;同人民一起奮斗,青春才能昂揚;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5]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走群眾路線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探尋的正確道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接班人和建設者,青年人想事情看問題不可以脫離群眾、背離群眾。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牢牢牽系在青年一代身上,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終將在青年人接力奮斗中成為現(xiàn)實,青年價值的實現(xiàn)與國家和人民賦予青年的使命是有機統(tǒng)一的。脫離黨和人民的支撐,青年的使命也就不復存在,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失去了踐行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青年人是人民群眾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群眾來自然要到群眾中去,在與人民群眾的接觸和互動的過程中接受群眾教育,最終做到服務于群眾、奉獻于群眾、造福于群眾。
(二)投身基層建設中去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將必發(fā)于卒伍。基層是青年錘煉品行、磨煉意志的練兵場,是青年成長成才、淬火重生的煉金石,也是青年施展才華、一展身手的大舞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指出,“要不怕困難、攻堅克難,勇于到條件最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經(jīng)受鍛煉,增長才干。”[3]P52我們的黨關心、愛護并重視青年學子的發(fā)展,使青年人能夠成長成才是黨一直以來青年工作矢志不渝的重要目標和不懈追求。所以不僅要引導青年人從文字和書本中汲取智慧,更要號召青年人積極投身我們祖國的基層實踐,不斷積累經(jīng)驗。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qū)是國家最需要青年人投身的地方,基層社會能夠折現(xiàn)出中國社會的樣態(tài),透過基層社會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洞悉中國社會的本質(zhì)從而把握社會的走向。青年人唯有投身于基層的建設中,才能夠更好地了解社會機器運轉(zhuǎn)機制和規(guī)律,才能夠深化自身對中國國情的掌握,才能夠支撐起青年的夢想以及黨和人民賦予的偉大的歷史使命。
注重品行塑造、練就過硬本領、投身社會實踐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利器之所在。青年人要時刻秉承敢為人先和超越前人的銳氣,不能亦步亦趨、等待觀望。要堅決走在前列,勇于開拓進取。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之江新語[M].杭州:浙江省人民出版社,2014.
[2]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民族教育,2014(6):2-5.
[3]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習近平.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2).
[5]習近平.習近平致全國青聯(lián)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lián)二十六大的賀信[N].人民日報,2015-07-25.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