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云 劉玉瑋 蔡杰強
摘要:探索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及結構布局調整與資產配置優化等方面的問題;論述高校以提高教學水平為主線,全面加強實驗室與儀器設備管理工作,建立全校一體的實驗室儀器設備共享平臺,更好地發揮實驗室在素質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作用,進而提高教學工作水平和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地位。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in college labs'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structure layout adjustment and property distribution betterment. The following poin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and how to set up uniformly a shared platform of apparatus, which making labs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quality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of creative talents.And then schools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work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s well as raise the social status and influence.
關鍵詞:管理體制;結構布局;資產配置;實驗室;儀器設備;共享平臺
Key words: management system;structure layout;property distribution;teaching laboratory;equipment;shared platform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7-0223-02
0 引言
高校的實驗室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科學研究的重要載體,是服務社會的重要窗口,是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保障,是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紐帶。近年來,實驗室建設速度和儀器設備增加量非常快,儀器設備的水平和檔次越來越高,對我們實驗室與儀器設備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來開發使用這些貴重儀器設備,如何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充分發揮他們的育人功能,是我們研究和探索實驗室與儀器設備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
1 加大投資,搭建育人平臺
學校加大對實驗室建設和學科建設的投入力度,搭建教學實驗大平臺,按照不同教學層次配置資源,進行重點建設,使實驗室儀器設備得到補充和更新,為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搭建起良好的育人平臺,資源效益得到明顯提高,儀器設備更新率達40~50%,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裝備到實驗教學第一線。如電工原理教學實驗室新配置的KHDG-1型高性能電工綜合實驗裝置,實現網絡化管理,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醫學院手術學教學實驗室利用項目經費配置電腦復蘇模擬人,開設“現場心肺復蘇”教學實驗課,使教學與臨床的結合進一步提高,為培養醫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實際操作能力創造新的條件[1]。
2 加強規章制度建設,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實驗室與設備管理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從管理思想、管理體制、管理制度、運行機制、方法途徑等各個層面上進行新的探索和創新。我校在重視實驗室硬件建設的同時,十分重視實驗室的軟件建設,注重管理創新,向管理要效益,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從管理體制、結構布局以及實驗室開放、儀器設備“有償使用”等方面進行新的探索[2]。
3 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合理調整結構布局,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學校抓住實驗室的管理體制改革這個關鍵,成立實驗室工作委員會,院、部成立實驗中心,全校實驗室實行中心化管理,本著優化資源、合理配置、相對穩定、利于管理的原則,按照《山東大學教學實驗室設置規定》與院、部、學科、專業建設緊密結合,調整全校實驗室的布局結構,合并實驗內容相同或相近的實驗室,使實驗室的個數減少1/3,成立36個院(部),設置了44個實驗教學中心,199個一級實驗室;積極拓展綜合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目前共擁有7個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46個校級實踐教學基地、150余個院級實踐教學基地、18個臨床教學實踐基地;優化整合校內外優質創新實踐教育資源,建立了“數學建模與數學實驗”等12個校級創新教育平臺和多個院級創新教育平臺;建成了面積2.2萬平方米、具有一流水準的工程訓練中心,面向全校本科生開放[3]。
4 加強資產管理,發揮投資效益
學校資產管理主管部門突出強調“講服務求支持,講管理求效益,講團結求和諧,講學習求進步”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緊緊圍繞教學和學科建設這個中心,全面提升實驗室的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
4.1 搭建實驗室支撐平臺
高校的實驗室是高等學校進行教學、科研的重要場所,是實施創新人才培養和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學校強化頂層設計,推進教學實驗室與公共技術平臺建設,不斷提升學校教學科研實力和技術保障水平。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學校提供充足的空間資源、高端的儀器設備為人才培養提供優質的保障服務,保證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有效運行,達成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通過提供現代化的實驗教學和實驗技術手段,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從而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4]。
4.2 搭建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
我校在滿足學校現有教學、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利用網絡做好貴重儀器設備的有償共享服務工作,開展與社會單位協作共用,搭建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加強與外單位橫向聯合,積極開展服務山東活動,為山東的經濟建設提供有特色的技術服務項目,提高大型設備的利用率,充分發揮投資效益。學校將十萬元以上的貴重儀器信息上報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資源調查組、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等單位,全校50萬以上大型儀器設備對接至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和教育部“高校儀器設備與優質資源共享系統”(CERS);最大限度地發揮大型儀器設備的作用。
5 結束語
高校育人共享平臺的建設,改善實驗教學條件,為學校全面提高實驗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營造儀器設備先進、資源共享、開放服務的實驗教學環境體系。培養最優秀的學生,造就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人文素養、寬厚的專業基礎、開闊的國際視野,富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人格健全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馬傳峰.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9):89-91.
[2]巫世晶.設備管理工程[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3]郭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7,16(6):151.
[4]范朝陽.高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建設思路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0):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