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政務輿情監測中心
當前,山東正處在由大到強戰略性轉變的關鍵時期。如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如何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在2017年4月1日召開的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上,“新山東人”劉家義帶著這道重大考題開啟了他的治魯實踐。梳理2017年4月至今這一年多來媒體公開報道的會議、調研及考察學習情況,尤其是劉家義書記在不同場合歷數山東發展諸多短板的“自曝家丑”、在全國兩會期間專門解釋因“川普”口音引起的小誤差、豪言“不換思想就換人”,愛講故事的劉家義可謂當之無愧的“網紅書記”。
今天的山東,正處于新老產業交替、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關口。國際市場遇冷,以出口為導向的傳統“代工模式”已難以為繼;環境約束趨緊,亟需減少對資源、人口紅利等要素驅動的依戀。隨著經濟體量不斷增大,規模優勢邊際效用不斷遞減,曾經引領發展、創造奇跡的那些老“發動機”,已經無法扛起引領新一輪發展的重任。在這種情況下,急需形成一種以創新為主軸,以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為推動力量的動能新方陣。
強省之“強”,首先是發展動能之“強”。山東地處我國南北交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既具有南方省份領先發展的優勢和基礎,也面臨北方地區轉型發展的難題和困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劉家義關于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調研、走訪路線圖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山東發展得益于動能轉換,希望山東在國家發展中繼續挑大梁,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繼續打頭陣。同年4月19日至21日,李克強總理在威海、濟南考察時強調,更大力度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在轉型升級中鞏固經濟社會發展向好勢頭。4月24日,山東省委一天連開兩場常委會會議,一是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劉家義首次提出“要抓住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的“牛鼻子論”。他指出,要抓住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主動作為、主動擔當、依法作為;二是傳達學習李克強總理在山東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沿途重要指示精神,重申關鍵要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在轉方式調結構上下功夫。4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啟動工作電視會議,部署啟動全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此舉,為山東發展打開新的通道。4月19日至28日,連續10天,劉家義在常委會會議上高頻率、反復提及“抓住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引發網上熱搜及點贊。2017年6月13日,在山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劉家義正式提出“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經濟發展的重大工程,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積極創建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關鍵時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這一重大決定,抓住了山東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點和突破口。在2017年12月25至26日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暨金融工作會議上,劉家義把“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寫入報告總要求。其中,對2018年要重點做好十個方面工作要求中的第一條便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鏈 接】
改才有出路,闖才有活路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山東創造了不少農村改革發展經驗,但今天我們有些干部缺少日那么一股改革創新的精神,缺少敢闖敢干的勁頭。原因何在?關鍵是在解放思想上沒有邁開步子,束縛了自己。我們同先進省份這差距那差距,根子還是解放思想的差距。
全省上下必須在解放思想上來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只要符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就要不計個人得失,敢于闖、敢于試、敢于改。如果改的過程中出現失誤,我們可以退回來,認真總結教訓,責任由省委承擔;如果畏縮不前、迷茫無措、等待觀望,不敢改革、不敢擔當,就要堅決問責!
我們抓改革,必須緊緊盯住改革難點、痛點、堵點集中發力。要攻克阻礙經濟發展的難點,消除群眾反映的痛點,疏通影響市場活力的堵點。對山東來講,凡是高質量發展推不開、走不動的地方和部門都是難點。我們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認真分析改不好的原因、改不動的癥結,解決改革發展最突出的問題,確保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2018年6月24日在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上說
進入2018,新舊動能膠著角力,是持續沖鋒,還是畏步不前?是因循守舊,還是鼎新革故?在廣袤的齊魯大地上,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舊動能轉換正蓄勢待發。
2018年,是山東省啟動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第一年,這一年對于劉家義來說,也意義非凡。1月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黨的十九大后的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這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第一個新舊動能轉換頂層設計的政策文件,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定方向、定思路、定任務。
2月22日,開年上班的第一天,山東省召開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在講話中,劉家義提出,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力爭一年全面起勢、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他還提出,要著力在做優做強做大“十強”產業、強化科技供給、推動開放發展、補齊要素短板、“三核”“多點”協同發展5方面實現新突破。以此為契機,山東吹響了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沖鋒號,這也標志著動能轉換工作從戰略謀劃階段轉向建設實施階段。山東新舊動能轉換被按下快進鍵。
“山東終于意識到自己落后了!”就是這篇講話,借著春節喜慶氣氛一躍而升為“網紅”文章,一夜之間“刷屏”朋友圈,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該講話歷數山東發展的諸多短板,坦言“山東這個曾經的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競爭態勢逼人”。也因為敢于“自曝家丑”,劉家義成為“網紅書記”。以至于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劉家義在山東代表團開放日上還專門回應記者提問,解釋了自己的初衷:為什么自揭短板,指出了山東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而朋友圈“刷屏”的那篇文章,跟他在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原文,其實還有誤差,“誤差不大但是確實有誤差,這是由于‘川普’(四川普通話)造成的”。話音剛落,現場響起笑聲。

山東是農業大省,也是農民大省。全省9900多萬的人口當中,一半居住在農村。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專門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了重要講話,明確提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要求。
2017年4月6日,“空降”山東第6日,劉家義便不打招呼搞調研,對農村發展的路子該怎么走、農民問題該怎么解決,進行深入研究,全局謀劃。今年1月12日,《人民日報》刊發劉家義《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全力推動鄉村振興》署名文章,從4個方面闡述山東省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夯實鄉村振興經濟基礎;改善農村環境條件,讓農民生活幸福安康;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促進鄉村文化繁榮興盛;堅持黨管農村,把“重中之重”落到實處。
隔日,山東召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劉家義從堅持質量興農、綠色發展、抓好基礎設施、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抓好鄉風文明、鄉村善治、促進農民增收、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深化農村改革、規劃引領10個方面,全面部署新時代山東鄉村振興戰略,吹響了加快鄉村全面振興的集結號。
6月24日,中共山東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提出,要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要認真組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專項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工作標準,加強工作考核,強化責任落實。當月第3天,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山東服務保障工作總結大會上,劉家義再次表示,要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特別是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黨管農村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政治優勢。為保證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山東不僅識變應變,還主動求變——調整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副組長,一名常委任專職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成立省委農村工作委員會,統籌推動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落實。各市縣黨委也按此調整機構、配備力量,縣委書記當好鄉村振興“一線總指揮”,實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推進機制,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深化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制度,對沒有合適人選的散亂窮村,從黨政機關選派優秀干部到村任黨支部書記。目前,山東省發布《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五個振興”工作方案,二者與省委2018年一號文件配套形成了“1+1+5”政策規劃體系,標志著山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框架全面拉開。
多年來,山東在發展中形成了一個好傳統,即在發揮自身優勢和長處的同時,特別善于學習借鑒兄弟省市的先進經驗。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南方一些省市見事早、行動快,搭上了轉方式調結構的頭班車。中西部一些省份也在一些領域發揮后發優勢,實現彎道超車、后來居上。7月5日至8日,劉家義率領山東省黨政代表團赴蘇浙粵三省學習。
改革開放是廣東的“根”和“魂”,“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立起了廣東新時代發展的新航標。7月5日至6日,省委書記劉家義率領山東省黨政代表團南下廣東,這也是劉家義首次跨省考察學習。7月7日,劉家義一行又轉赴浙江、江蘇等地調研。劉家義提出,推動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人才是根本保證。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環境,培養本土人才,吸引外來人才,使各類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活。
南下考察結束后,山東接續召開為期兩天的學習交流會,劉家義指出,蘇浙粵三省的成功經驗,關鍵在創新,核心就是制度創新。沒有有效的制度體系作保障,山東創新發展、持續發展、領先發展就無從談起。當前山東省最大的短板就是有效制度供給嚴重不足,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制度創新這個最根本、最關鍵、最核心的問題,盡快補齊短板、加固底板,以制度創新推動改革發展。制度創新首先要解放思想,為此,《大眾日報》從7月7日開始,連續幾日在頭版刊登“我們向廣東學什么……”等學習廣東、浙江、江蘇等省的好經驗好做法文章,并在二版新開辟“記者隨團學習札記”“學習印象”欄目,整版報道山東黨政代表團南方學習情況,掀起一場震感強烈的解放思想沖擊波,影響深遠,并持續發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