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首席時政觀察員
7月27日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倒計時100天”新聞發布會透露,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中央企業已組建38個交易團、500多個交易分團。截至7月26日,在線上報名注冊的企業和機構已超過6萬家
從單純購買產品滿足消費需求到以進口激發自主創新,是進口在不同發展階段所具有的差異化功能。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提高科技水平是關鍵,重在以進口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抓住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契機,積極參與,主動擴大進口,有效利用全球范圍內的高級生產要素,是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
在2006年,“積極擴大進口”第一次被明確提出。2010年前后,中央更是反復釋放“擴大進口”信號。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習近平主席著眼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鄭重宣示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宣布了一系列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主動擴大進口。5月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決定從今年7月1日起,較大范圍的下調日用消費品的進口關稅,以便擴大進口,更好地滿足國內居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7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通知,轉發商務部等2個部門《關于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意見》,強調穩定出口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維護自由貿易。
擴大進口,是推動國家長遠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市場行為和時代選擇,結構合理、規模適度的進口更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的必然路徑。擴大進口可以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對于統籌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緩解資源環境瓶頸壓力,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改善居民消費水平,減少貿易摩擦,具有重要的作用。進口的“技術外溢”對消費品工業零部件的外部性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將為進口國的企業競爭力提升創造“后發優勢”從過去出口創匯“賣全球”到今天擴大進口“買全球”,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蹄疾步穩。
【鏈 接】
浙江省參與進口博覽會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目前,浙江省已經完成了260家境外企業的報名工作,報名參展凈面積達到1.38萬平方米,是浙江省任務數的1.7倍,這項工作浙江省已經走在全國前列。”6月8日,浙江省副省長朱從玖在全省參與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充分肯定了浙江省前期參與首屆進口博覽會工作取得的成績。按照浙江省參與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8大任務要求,各地將全力抓好招商,組織實施好“十百千萬”工程(即組織10場進口專場采購會,100家進口平臺企業,1000家重點進口企業,10000家采購商),加強采購需求摸底,促成進口成交。
資料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18年7月13日
4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宣布:“今年11月,中國將在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個大平臺,今后要年年辦下去。這不是一般性的會展,而是中國主動開放市場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動。”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提出、親自部署推動的,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我們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這在國際貿易發展史上是一大創舉、獨一無二。引消費、促發展、優保障,進口博覽會有三個“不一般”。首先,從“賣全球”到“買全球”,實現美好生活需要“不一般”。進口博覽會2800多家參展企業全部來自中國境外,簽約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到200多家,參展企業規模大、影響大、水平高;其次,領先科技“同臺競技”,助推高質量經濟發展需求“不一般”。進口博覽會吸引了不少全球領先科技進行亞洲首發甚至是全球首發,全面呈現國際最尖端、最前沿、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及服務趨勢;另外,城市“動”起來,籌備保障工作“不一般”。上海作為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地,專門成立了城市保障領導小組,制定進口博覽會城市保障工作總體方案和19個專項保障方案,全力推進城市保障各項工作。
我國長期以來是出口規模大于進口規模,但高水平的開放必定是平衡的開放,不能是“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開放。各地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將進口、工業化相結合,通過進口培育消費市場需求,增加原材料和高新技術供給,超越靜態比較利益的限制,通過進口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最終實現進口替代。要充分發揮和承接好進口博覽會的集聚效應和溢出效應,及早部署,整體推進,主動對接和全面參與進口博覽會的各項工作,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高進口工作的水平,采取措施,主動擴大進口,發揮進口對推動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重要作用。要加快成立參與進口博覽會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參與進口博覽會的總體方案,明確責任人、時間表,確保招展招商工作扎實有效推進。通過進口中間品、引進先進技術、標準和管理經驗,倒逼企業降低成本、改進工藝、創新技術,提升企業創新發展水平,提高產品質量,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結合地方產業發展情況確定進口重點領域,支持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技術、設備及零部件進口,促進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另外,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營造創新發展環境,以制度、模式、業態、服務創新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以擴大進口增強對外貿易持續發展動力。
官方微博
重慶發布 : 【重慶打造“E+租車”分時租賃平臺】 近日,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推出的“E+租車”電動汽車租賃平臺通過項目驗收,這一平臺整合了重慶現有四大電動汽車租賃商的車輛信息,并利用電力系統在全市范圍內鋪設的充電設備,為市民提供便捷的電動汽車租賃服務。平臺目前共有租賃網點1260個,電動汽車4939輛。
(2018年7月 28日 11∶57)
杭州日報 :【杭州建全國首個校園性騷擾處置機制】 8月6日,杭州市出臺全國首個《關于建立校園性騷擾未成年人處置制度的意見》,對校園性騷擾的定義、調查取證和處置方式等作出明確規定。意見規定,如調查發現舉報屬實,視情節輕重處以道歉、檢查、降薪、停職、降級、解聘、開除等懲戒。
(2018年8月6日15∶25)
南方日報 :【個稅扣繳客戶端在廣東省分步上線】 8月1日起,廣東省分步上線應用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首批試點范圍覆蓋廣州、珠海、佛山、中山(部分地區試點)及汕頭、湛江、清遠(全市試點)等7個地市。8月試點推行后,9月將全面上線。
(2018年8月4日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