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如何提高課堂質量,提升教學效率、效果、效益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一堂教學的有效性直接決定著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要求教師利用最短的教學時間,投入最少的精力,得到最大的教學成果,讓學生獲得最有效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利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性;構建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有效課堂的內涵
有效課堂,第一,教學有效果。在教學實踐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認知變化,改變學生學習的態度,正如于漪老師所說的“教什么必須放在課堂教學的第一位來考慮。目標是課堂教學的主宰,用怎樣的方法教、師生之間活動應該怎樣展開,均應圍繞教學目標,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第二,教學有效益,有效益即有效用。在教學實踐中首先要使學生學會使用,學會學習,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學會做人,要全面挖掘知識的教育價值,知識在客觀上蘊含著豐富的“育人”價值。使這兩者能夠充分結合起來,才會是一堂有效的課堂。
二、高中語文有效課堂的構建
(一)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促進自身發展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教育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所以一堂有效的課堂教師起著重要的作用。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高中語文老師,只有自己具備良好的教學技能和專業知識才能更好地去引導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才能做出及時、正確的評判,對教材的解讀才會更加準確,從而運用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教學,為完成教學目標,實現有效課堂提供保障。那么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拓寬和深化專業知識,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大量專業書籍,拓寬知識的廣度,提高思考的深度,豐富更多專業領域知識。其次,在教學中注重反思,偉大教育家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善于發現問題不斷在教育實踐中對成敗原因進行探求,從而獲得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新知,不斷自我修正、調整和更新,從而加快自己專業知識發展與成長。
(二)重視課堂導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好的課堂導入起著“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突出效果。為了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教師要更加重視課堂的導入環節。以更加合適、巧妙、新穎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做好新知識的認知和心理準備,產生期待,主動參與,從而為實現課堂的有效性奠定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重點利用課前三分鐘活動,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安排的方式進行課堂內容導入,導入的內容可以是即興演講、美文朗讀、引導學生觀看視頻、聽音頻等調動多種感官參與的形式,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
以高中語文《荷塘月色》一課為例,教師首先用一首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作為課堂導入方式,首先就調動了學生聽覺的參與,引起學生的注意,接著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荷塘月色》這首歌曲的視頻,調動了學生視覺的參與,畫面顯示了優美的荷塘的景色,把學生置于這種優美而又愜意的情景中,配上動聽的旋律,以直觀清晰的方式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視頻播放完之后,教師趁機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這樣一來不僅調動了學生的整體參與度,還使學生直觀清晰地觀察到荷塘的景色,對學習的新內容有了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從而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促進學習方式變革
新課標提出學生應“自主、合作、探究”地進行學習。弘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真正做到把課堂盡可能地還給學生。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特別注意避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把“改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水平”作為構建高效課堂的切入點,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教師應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通過問題的發現和驅動,引導學生開展教學問題的小組合作討論、操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動,發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進行不同觀點的交鋒,充分給以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在熱烈而有序的合作探究中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學生在探究和發現中學習語文,以快樂的學習心態,在主動參與和探究中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 ,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后,以文中的環境描寫進行分析并設置了如下探究:第一,賈府地處街市繁華、人煙密集之處,黛玉來到門前看到了什么?第二,黛玉進到賈府和賈母住處,她又看到了什么?第三,黛玉去拜見二舅舅時,她又看見了什么?第四,黛玉在府內見到的人,可分為兩大類,他們之間存在什么關系?這樣在有明確問題的前提下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些教學問題展開合作探究。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以這種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習自然由被動轉為主動,課堂的有效構建自然水到渠成。
三、結語
總之,優化教學設計,構建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是一門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必須在提高自身專業素質與能力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潛心鉆研教材,從整體上謀劃教學思路,實現教學設計的個性化、多樣化、新穎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主動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光.淺析高中語文有效課堂的途徑[J].課外語文,2017(4).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