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璇
【摘要】語感作為文學修養當中的一種,是學生在經過長久的學習運用當中形成的帶有經驗色彩快速領會語文文字內涵的能力。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培養學生語感對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有極大的幫助,讓學生對感悟語言文字有深刻的印象,保證學生在長時間的語文學習當中利用文字訓練、實踐提高語文綜合水平。下文從語感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具體對高中語文教學當中學生語感培養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培養語感;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的語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感始終占據重要的位置。學生語感的優劣,直接對學生語文成績的高低有影響。所以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了解語感,培養學生語感,為了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語文成績,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最后實現高中語文教學效率不斷提升的目標。
一、語感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學生自我感悟的重視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多重視的是語文的分析、判斷、語法以及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直覺思維并未獲得有關的重視,教學過程中并未真正關注指導學生實現自我感悟能力的進步。語感感受能力無法得到提高,語感也就沒有辦法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提升。從這個方面來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自我感受語言的機會,從而實現感性掌握的目的。
(二)教條化講解
盡管素質教育獲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是有多數的教師利用教條化的介紹模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模式過于形式化,較為規矩,課堂教學當中缺乏新意,根本無法激發出學習的熱情。語感教學一定要將學生自己的語感活動當作重要的途徑,要學生深刻地進行感受體會,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學習客觀知識,更為關鍵的是要幫助學生真正感受到文字背后的含義。從而可以了解到,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大大激發出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策略
(一)在朗讀中培養語感
語文教學當中的主要手段,就是開展學生自身聽說讀寫的互動。語文教學當中為了實現培養語感的最終目標,就一定要將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學生作為主體,為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多朗讀,在朗讀當中進行理解,在朗讀當中獲得感悟。課堂當中要讓每一名學生都朗讀起來,增多個體朗讀的時間。首次朗讀課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朗讀;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學生可以帶著問題進行默讀;精讀課文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斟酌詞句進行引導。之后,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利用比賽的方式將學生進行朗讀的積極性調動出來。如此一來,不但可以保證每一個學生讀書的量,而且還可以將學生讀書的質提升上去,讓學生可以在朗讀當中體會課文內涵,提高語感水平。
(二)在寫作中培養語感
高中的寫作訓練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包括培養學生的語感,大部分實踐研究表明,寫作能力較高的學生,語文成績都是相當優秀的。寫作能力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語感決定,這就給我們培養語感提供了良好的方向,在寫作訓練當中培養語感是十分高效的教學方式。寫作訓練當中,我們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防止學生訓練過程中產生厭煩之感。教師要綜合閱讀訓練為學生留下寫讀后感的作業。比如閱讀訓練當中的三層次閱讀練習,可以讓學生在每一個層次當中將對應的讀后感寫出來,深度要按照逐層遞進的原則,培養出學生的語感。在更高級的寫作訓練當中,我們要為學生設置不同題材的寫作主題,可以讓學生自由地進行發揮,深入地將學生的潛能挖掘出來,學生提高自己語言組織能力的同時,不斷提煉自己的思想精華。
(三)結合實際生活,體驗語感
生活表象成了學生形成語感的物質基礎,例如有學者表示:對一個字詞所隱含的深意進行了解,除去查詞典之外,還要在實際生活當中進行仔細觀察,獲得最真切的感受。這個研究真正表明了生活以及語感培養之間的辯證關系。學生要積累豐富的生活經驗,可以進一步體驗語感。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訓練,要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逐步將現實生活體驗朝著人人交流的語言載體轉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自我探索水平。當學生在此進行名人佳句的品讀時,就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美感。葉圣陶先生明確地表明學生具有敏銳語感,不能從幾句話上進行琢磨,要將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悟密切聯系語言文字。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師教學流程中,要增強對學生語感的訓練。依靠學生朗讀、寫作等多項能力的針對性目的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審美以及鑒賞能力。同時在已經獲得的教學成果前提上進行創新,找到最理想的教學策略,開發出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不斷提高綜合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竇婧彤.新形勢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語感培養策略——對校本課程改革的思考[J].語文學刊,2015(5).
[2]萬利霞.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學生語感培養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5.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