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壯聲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依達拉奉與血栓通注射液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給予血栓通治療,觀察組給予依達拉奉聯合血栓通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NIHSS評分和Barthel指數、治療后血流變學指標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NIHSS評分顯著下降,Barthel指數顯著提高,且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Barthel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纖維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細胞比容、血漿黏度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依達拉奉與血栓通注射液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可以提高臨床療效及緩解臨床癥狀,同時減輕神經組織的損傷,安全性高。
【關鍵詞】 依達拉奉; 血栓通; 急性腦梗死; 臨床療效; 安全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6.0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16-0-03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顱內動脈狹窄急性加重或者完全阻塞后導致患者組織缺血、缺氧,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腦組織壞死從而形成神經功能性的障礙[1-2]。該病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好發于中老年人群,致死率和致殘率極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3]。若不能對患者給予針對性的有效治療,會增加發生腦損傷的風險及認知功能發生障礙,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及誘因較為復雜,目前對其治療仍無特效藥[4]。筆者所在醫院采用依達拉奉與血栓通注射液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86例,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關于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5],經CT或者MRI證實為急性腦梗死;(2)72 h內發作且首次發作患者;(3)持續24 h以上突發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的癥狀和體征;(4)意識清楚或者輕度嗜睡但可喚醒者;(5)癱瘓者肌力小于Ⅳ級。排除標準:(1)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患者;(2)腫瘤所致卒中、大面積腦梗死患者;(3)顱內出血患者;(4)血液系統、呼吸系統、精神異常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觀察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32~76歲,平均(59.63±8.91)歲,病程3~28 h,平均(9.01±3.11)h;合并高血壓21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11例,冠心病9例;梗死部位:基底節區8例,顳頂葉24例,額頂葉11例。對照組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齡35~75歲,平均(59.89±8.53)歲,病程3~26 h,平均(9.13±3.08)h;合并高血壓22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13例,冠心病8例;梗死部位:基底節區6例,顳頂葉22例,額頂葉15例。兩組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筆者所在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開展。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血栓通注射液[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652]4 ml+25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給予依達拉奉(昆明積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495)30 mg+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臨床療效評價:基本痊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NIHS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90%以上,病殘程度0級,生活完全自理;顯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顯著改善,NIHS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45%以上,病殘程度3級及以下,肌力提高Ⅱ級;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改善,NIHS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18%~45%,病殘程度3級以上,肌力提高Ⅰ級;無效,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NIHS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18%以下,肌力無明顯提高,總有效率=基本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6]。(2)Barthel指數(the Barthel index of ADL):主要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功能狀態做評估,個體得分取決于對一系列獨立行為的測量,總分范圍在0~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生活狀態越好。(3)采用NIHSS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評估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基線評估可以評估卒中嚴重程度,治療后定期評估治療效果,評分范圍為0~42分,分數越高,神經受損越嚴重[7]。(4)血流變學指標:纖維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細胞比容、血漿黏度。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兩組NIHSS評分、Barthel指數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Barthel指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顯著下降,Barthel指數顯著提高,且觀察組患者NIHS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Barthel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治療后兩組血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纖維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細胞比容、血漿黏度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患者顱內血液循環出現障礙而引起的不可逆的腦組織損傷,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臨床研究顯示多種腦損傷機制參與急性腦梗死的病理發展過程,壞死的腦組織、再灌注等使氧和自由基增加,致使細胞脂質發生過氧化損害,梗死病灶部位的不同導致患者的缺血障礙引起的臨床癥狀各異[8]。顱內血管阻塞是急性腦梗死的主要發病機制,腦動脈阻塞后腦組織缺血、再灌注,大量的自由基呈現“瀑布式”的連鎖反應,生物膜脂質氧化過度,生物膜機構被破壞,通透性增加顯著,神經元、血管內皮細胞、膠質細胞等被破壞,氧自由基促使花生四烯酸轉化為血栓素A2,血管發生痙攣,促進血小板凝集,缺血半暗帶損傷,氨基遞質功能的興奮性增強,釋放大量的自由基,線粒體功能發生紊亂,加重氧化應激損傷。并且炎性因子大量釋放,腦部的白細胞發生免疫應答反應,白細胞不斷聚集、浸潤,因此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是在短時間內緩解腦組織的供血障礙,恢復神經細胞功能[9]。
血栓通注射液是中藥制劑,三七的塊、根、經通過現代制藥的工藝制作成靜脈注射液,其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該有效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擴張腦血管的作用,使腦組織的血液循環和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既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還能夠控制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尤其是其活血化瘀的效果顯著[10]。但是血栓通注射液不能有效清除顱內血管損傷后產生的自由基,不利于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不顯著[11]。
依達拉奉注射液是臨床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常用藥物,具有保護腦組織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分子量僅為174.20,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高達60%,臨床上具有顯著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抑制脂質過氧化、炎性介質生成是其主要作用機制。具體機制為患者的腦組織受到損傷后,高度細胞毒性的羥基基團在血液和血管內大量產生與釋放,而依達拉奉注射液能夠清除腦組織損傷后血液和血管內的毒性羥基基團,梗死部位的遲發型神經元的死亡減緩,依達拉奉強力的親脂性能力使得脂質過氧化受到抑制,梗死的病灶縮小,血腦屏障的破壞減輕,促進能量生成的恢復[12],減少白三烯等炎性介質的生成,腦組織缺血、再灌注致使患者出現的腦水腫的癥狀減輕,抑制神經元的死亡,并且血流動力學、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等均未受到依達拉奉的影響,降低再次出血的發生率。本文中聯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達97.67%,且NIHSS評分、Barthel指數均顯著改善,治療后纖維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細胞比容、血漿黏度指標水平均低于血栓通單一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安全性高。依達拉奉有效清除腦組織自由基,神經細胞受損減輕,有效控制進一步梗死,其通透性高,達到血藥濃度的時間短,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既能夠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抑制顱內神經細胞的損傷。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與血栓通注射液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可以提高臨床療效,緩解臨床癥狀,同時減輕神經組織的損傷,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李陽春,宮偉民.依達拉奉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2011,6(2):236.
[2]田志強,牛延良,姜炎,等.依達拉奉聯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15(17):3742-3744.
[3]陳捷.依達拉奉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對血清CRP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3):240-241.
[4]丁美鳳.血栓通注射液治療47例腦梗死患者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25(5):166-167.
[5]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4):246-257.
[6]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7]張華,李陽春.血栓通注射液與依達拉奉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4):75-76,79.
[8]胡華,張燕輝,劉杰,等.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大鼠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32(9):4243-4248.
[9]劉安民.疏血通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觀察及對患者血清SOD活性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臨床醫學,2016,36(3):122-123.
[10]陳火勝.疏血通、依達拉奉聯合療法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現代醫院,2016,16(4):494-496.
[11]鐘華發,劉永輝.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隨機對照試驗[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60-62.
[12]楊寧.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6):103-104.
(收稿日期:201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