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
摘要:雙節棍是一種集娛樂與健身多功能于一體的武道運動。雙節棍的原型為勞動人民的農用工具連枷,因武打巨星李小龍的電影表演而風靡全球。可以說雙節棍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以及經濟利用價值。不過從其當前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來看,雙節棍的發展仍舊存在許多問題。為保障雙節棍可以在社會中發揮更好的健身、表演作用。本文將以雙節棍功能與教學方式為研究中心,分析雙節棍的功能價值以及教學對策。
關鍵詞:雙節棍;功能;教學控制
前言:
雙節棍具有柔中帶剛、軟中帶硬的特性。攜帶方便,短小精悍,能收能放是雙節棍的代名詞。雙節棍常用作近戰兵器,是一種威力無窮的近戰武器裝備。在武打巨星李小龍的電影中,雙節棍得以在世人的面前嶄露頭角,風靡全球。受近些年武俠風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意識到雙節棍學習的價值。為實現雙節棍學習價值,雙節棍的功能和教學研究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一、雙節棍功能
(一)健身
雙節棍不僅攜帶方便,同時簡單易學[1]。通過雙節棍的學習與鍛煉,人體的各個關節、系統以及器官都能夠得到良好的影響。在長期的鍛煉下,人體的供氧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2]。作為一項有氧器械,雙節棍可以有效改善人體呼吸系統功能,促進胃消化系統吸收,幫助人體得到耐力、爆發力的訓練。進而提升人體的精神和心理狀態。實現人體身心全方位的協調發展。
(二)修身
現階段,國內大部分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優越的環境使得許多人都存在意志不堅、怕累、怕苦、膽小的弱點。雙節棍作為一種近戰兵器,在練習時需要練習者保護高度的精神集中,所以通過雙節棍的練習,有助于改善練習者的意志不堅、怕累、怕苦、膽小等弱點。此外雙節棍練習需要左右手交替,所以可以充分鍛煉人體的左右腦,提高人體協調性與反應能力。
(三)防身
雙節棍打擊技追求快準狠。實戰是雙節棍最主要的功能。雙節棍實戰可以培養練習者的武德與身體素質。作為一種柔中有剛,軟中帶硬的兵器,雙節棍攜帶方便,短小精悍,收放自如。只要學習者熟練地掌握絞、射、點、挑、撩、掃、劈等技能,便可以輕松御敵。
(四)表演
雙節棍除了能夠鍛煉練習者的身體素質,同時也可以用于常規的表演活動。相較于實戰雙節棍技能,表演雙節棍動作更加復雜,要求表演者用各種奇異的手法和步伐,將雙節棍在身體周圍不停的翻騰與攻防,具有很大的觀賞性。
二、雙節棍教學問題
(一)社會偏見
人們大多是從李小龍的電影中了解雙節棍的,在電影中李小龍將雙節棍耍的虎虎生風,一棍一個敵人倒地。受到這種第一印象影響,許多人都認為雙節棍十分暴力,殺傷力巨大。另外市面流通的雙節棍大多材質惡劣,訓練方式并不正規,時常出現雙節棍自傷以及傷人的新聞,導致人們對雙節棍的偏見越來越深,誤會越來越嚴重。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夠
國內雙節棍組織多為各地區雙截棍聯盟組建。由于缺乏政府力量的介入與以電腦,國內雙節棍運動的普及能力十分有限。雖說我國一直將全民健身作為口號,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健身運動卻并沒有得到各地政府的明確支持。許多地區對雙節棍運動保持中立的態度,缺乏相應政策與法規的保護和支持,這些問題都是雙節棍發展能力有限的重要原因。
(三)組織混亂
雙截棍組織的規章制度與章程大多為口頭約定,因此內部人員往往并不具備嚴格的自律性態度。不同地區的雙節棍組織所使用的器械設備,包括入會考核標準存在明顯差異。此外有些雙節棍組織并沒有自己的道館而是選擇在公園進行訓練。這些要素全部顯示出,當前國內的雙節棍組織非常混亂,不利于雙節棍普及和發展。
(四)教學理論不成熟
雙節棍教學、技術、考核、比賽、健身等并沒有專業的規定和指導,造成各地區的雙節棍練習多各自為政。此外雙節棍的健身功能研究較少,導致雙節棍的推廣工作非常困難。不同地區的雙節棍考核方式大不相同,甚至動作名稱也完全不同,使得雙節棍并不能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
三、雙節棍教學控制
(一)大力宣揚雙截棍文化
只有當人們正視了雙節棍文化,人們才會主動加入到雙節棍的學習。這樣雙節棍市場才能夠被打開,雙節棍用品、娛樂、健身、培訓等市場才能夠得到有效開發。對此,健全雙節棍市場機制,引發更多流量的關注和支持,加強媒體宣傳,普及雙節棍精神,轉變社會各界對雙節棍的不正確理解。這樣才能夠提高雙節棍的發展能力,實現雙節棍市場的完善。
(二)提高政府支持,規范組織形式
政府是社會文化的引導者與市場的建設者,只有政府予以了雙節棍發展的支持,雙節棍文化才能夠得到振興。對此政府應出臺配套政策,完善雙結構組織結構,出臺相關條例明確雙節棍指導文件。實現對各地雙節棍組織的規范化管理,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3]。
(三)加強理論學習與研究
國內雙節棍發展受限的重要原因在于,雙節棍市場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沒有成熟完善的系統支持。對此加強雙節棍訓練理論的研究非常重要。深入開展雙節棍教學、比賽、考核、打擊、技術、健身等方面的研究,形成條理化、系統化的理論體系,才能夠推動雙節柜的規劃性建設,實現市場的有序發展。
四、結語
雙節棍不僅是一項能夠健身、修身、防身、表演的武術運動,同時也包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武術文化。作為一項實用性運動,人們在學習雙節棍的同時,可以得到身心的解放,享受更多藝術學習的樂趣,減少生活工作的壓力,協調身心健康的發展。當然在推廣雙節棍教學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其在社會中的問題,包括社會的偏見,組織形式的混亂等。只有正式了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制定針對化的教學措施,有效控制教學矛盾,提高教學質量與推廣水平。為人們營造健康的武術運動文化,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李琴秀.新疆雙節棍運動的發展現狀[J].西部皮革,2017,39(06):286.
[2]高恒,蔣桂芳.雙節棍教學困難的心理學思考[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4):76-79.
[3]張薇,張慧.赤峰學院雙節棍社團的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2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