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是教育部的硬性規定,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斷創新數學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首先對邏輯思維能力的定義及其具體方法進行了概述,然后提出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一、引言
小學數學雖然是非常基礎的科目,但是學生從中學到的數學思維方式對他們日后的學習具有非常明顯的幫助。數學教師不僅要將基本的數學知識教給學生,還應該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規律,將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小學生能力的全面進步。數學教師應該明確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各項需求,積極創新自身的教學方法。
二、邏輯思維能力概述
1.邏輯思維能力含義
邏輯思維是基于事物的表象通過感性聯想和理性思考相結合的方式對事物本質進行深入研究的一種心理活動。人們通過感官只能獲得事物表面的信息,要想深入剖析事物的內在規律和聯系,就必須運用邏輯思維能力。也就是說,邏輯思維能力是透過現象分析本質的重要能力,它是一種科學性非常強的思維方式,可以對感官接收的信息進行整合和分析,對事物本質做出準確的推理和判斷。因此,邏輯思維能力一直以來都是各階段教育重點培養的能力之一。
2.常見的邏輯思維方法
(1)歸納法
歸納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經常使用的邏輯思維方法。歸納法就是從個別的數學知識中推出一般性規律的方法。小學數學中的各種公式、定理和運算規律都是通過歸納法得出來的。比如,小學教師給出兩組算式:3+5=8,5+3=?,學生經過計算就知道5+3也等于8,由此可以推出加法交換律的運算規律,即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
(2)比較法
比較法就是對兩個或多個對象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進行對比的方法,通過比較才能辨別實物的真偽。比較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也比較普遍,貫穿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個過程,比如在學習幾何圖形時,就是通過比較圖形的邊數來確定它是三角形還是四邊形亦或是其他圖形。
(3)概括法
概括法就是從具有相同屬性的事物中找出他們的共同本質,然后在應用到其他具有相同屬性事物中,從而形成關于這類事物屬性概念的方法。比如,小學生在初次接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一般只能借助手指和在紙上畫圈的方法進行計算,“進位”的本質就是“湊十”,如果教師這種規律教給學生,學生就能很快地將算式計算出來。
三、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途徑
1.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樣才能學生的思路一直跟著教師的思路走,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幾何圖形時,教師就可以這樣提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看看教室中的物體都是什么形狀呀?”同學們經過仔細觀察后回答,“黑板是長方形”、“課桌是長方形”、“墻上的鐘表是圓形”、“老師使用的三角板是三角形”……這種從實際生活中找最直觀的教學案例,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并不是離我們遙不可及的,而是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顯著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與數學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改善小學數學課堂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科學引入問題,培養質疑精神
邏輯思維具有探究性的特點,所以探究思維的培養是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基礎,而培養探究思維的關鍵所在就是質疑精神。質疑精神是促進探究活動開展的重要推動力,質疑精神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就是“凡事問個為什么”。只有讓學生具有質疑精神,他們才會有意識去探究知識的本質,為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質疑精神的培養需要合適的問題來觸發,所以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應該對科學引入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比如,如何在學習乘法運算規則時觸發學生的質疑精神來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呢?照本宣科式的傳統教學方式顯然沒有作用,所以教師可以先引入除法運算來引導學生通過逆向思維方法來思考乘法運算規則。教師可以先展示除法算式:8÷2=4,然后讓學生思考這個算式是否可以進行逆運算,如果可以應該遵循什么樣的運算規則。如此的提問方式可以引起學生激烈的思考,在質疑精神的引導下來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培養學生利用邏輯思維方式來尋找問題的答案,長期下去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3.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傳統強硬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沒有顯著效果,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來實時創新教學方法,每節課程都要精心設計,確保每節課都富有趣味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對舊知識的復習和新知識的思考,在主動探究過程中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有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比如,教師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章節內容時,先別直接將面積的計算公式給學生講解,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學過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來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生通過畫圖觀察就可以找到長方形面積與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這種自主探究法十分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此外,教師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法和情境教學法來進一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激發出學生的興趣,科學引入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創新教學方法,諸如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以及情境教學法等方法,讓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主動思考,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莊榮木.淺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57:78.
[2]孫明權.善于思考,樂于思考——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數學大世界旬刊,2016,(8):232-232.
[3]李澤鳳.解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探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1):00176-00176.
[4]高斐.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4,(3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