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智障學生數學活動課與康復訓練的整合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智障學生康復教學的質量。基于此,本文將簡單介紹智障學生數學活動與康復訓練整合的目的。并研究智障學生數學活動與康復訓練的整合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培養學生的精細動作、將教學知識與社會實踐相互結合、利用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情感互動四方面內容。
關鍵詞:智障學生;數學活動;康復訓練
前言:
目前,我國智障兒童的數量越來越多,智障兒童與普通兒童相比,在智力發育、語言表達、行動能力、思維方式中都存在較大差距,同時為家庭和社會增加了一定負擔。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對智障兒童進行教育,使其能夠獨立生存在社會中,將自身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在此過程中相關人員需要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這種方式能夠針對性的幫助智障兒童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同時提升其適應社會的能力。
一、智障學生數學活動與康復訓練整合的目的
在智障兒童教育過程中將數學活動與康復訓練相互結合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智障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在此過程中,數學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以及思維方式,并且數學存在于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智障兒童進行數學教學,能夠幫助智障兒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康復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智障兒童粗大動作、精細動作以及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幫助智障兒童提升自身肢體的靈活性以及反應能力。將二者相互結合,能夠在醫教結合的背景下對智障兒童進行全面的能力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智障兒童的實際情況以及身心發展規律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將數學教學活動與康復訓練相互結合,最終達到提升智障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1]。
二、智障學生數學活動與康復訓練的整合方法
(一)將教學活動與發展精細動作相結合
精細動作能夠幫助智障學生完成難度較高的動作,多數智障學生在精細動作方面的行動能力較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對精細動作進行針性教學。例如,教師可以將畫角為例,讓學生模仿自己在黑板上畫出的三角圖形,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觀察圖形的大致輪廓,同時找出其中的特點,再用自己的方式畫出來,這一過程也是學生將眼、手、腦相互協調配合的過程,同時還能鍛煉智障學生手部的協調能力和肌肉活動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利用刻度尺和筆完成三角形的繪畫,通過抓、握等動作完成創作,無形之中鍛煉了學生的精細動作。教師在學生創作的過程中需要保持耐心,鼓勵學生和引導學生,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除了這種方式之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團隊精神,將數學教學與康復訓練有效結合。
(二)將教學活動與發展生活適應能相互結合
對智障兒童進行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其生活適應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教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互結合,這種方式能夠提高智障兒童的實踐能力。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僅講解基礎的數學知識,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才是最終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結束一部分的教學之后,部分學生會呈現出疲勞的狀態,這時教師可以將上一部分的教學內容以兒歌或者音樂的形式播放給學生,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知識的記憶程度。
(三)利用游戲活動發展粗大動作
游戲是激發學生學生學習興趣最好的方式,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需要充分利用這一點,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起自身的感官,其中主要包括身體協調能力、動手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提高智障兒童綜合素養的同時,還能夠那滿足學生愛玩的心理,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例如,教師在教學結束之后設計一個游戲環節,讓學生隨著音樂模仿老師的動作,其中主要包括彎膝蓋、舉手、彎腰、跺腳以及轉圈等簡單的動作,隨著音樂的節奏學生的身體和心靈都會得到適當放松。教師也可以將以上動作相互組合,形成一段簡單的舞蹈,學生在多次重復之后,身體自然就記住了相應的動作,在游戲中提升了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人在兒童階段的好奇心是最強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收集網絡上與本節教學相關的動畫視頻,并將其展示給學生,學生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能夠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教師利用這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提高學生在正式上課中的參與程度。例如,教師在講解角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將角的平行移動、角的旋轉移動以及角的變化等過程直觀展示出來,教師可以邊演示邊解說,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將靜態的知識內容以動態的方式演示出來,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除了這種方式之外,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播放學生喜歡的音樂,音樂旋律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學生可以邊聽音樂邊跟著音樂律動,提升自身的肢體協調能力,最終達到將數學教學活動與康復訓練相互結合的目的[2]。
三、結論
隨著人們對智障兒童教育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如何提高智障兒童的教育質量,成為有關人員關注的重點內容。本文通過研究智障兒童數學教學活動與康復訓練相互結合的方法發現,對其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高智障兒童的教育質量,同時還能夠充分培養智障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研究智障兒童數學活教學與康復訓練結合的方式,能夠為今后智障兒童教學中數學活動與康復訓練有效結合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熊政.開發生活數學課程,培養智障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01):125-126.
[2]錢燕妮.智障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現狀及培養策略探討——以姜堰區特殊教育學校智障學生為例[J].綏化學院學報,2016,34(10):70-73.
作者簡介:黃娟(1982-),女,漢,重慶,大專,中小學二級教師,特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