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華
摘要:課堂是師生生命活動的舞臺。我們的教學活動都在課堂中進行,教學效果也取決于課堂,一堂課的靈魂最后還得落到教師身上,而教師的語言無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恰當運用課堂評價語言,能煥發出人文氣息,因為課堂教學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賞識的心態看待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能及時給學生以贊賞、鼓勵性的評價,從而促進學生的成功,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課堂教學評價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發揮課堂教學評價的導向功能,能使小學課堂教學循序漸進地導入素質教育的軌道,實現“掌握知識、發展潛能、陶冶情操”的教學目標;同時,課堂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要真正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關鍵在于轉變教師的觀念,而觀念轉變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就目前的小學課堂教學現狀來說,教師和學生不重視課堂教學評價的作用,而且許多課堂教學評價僅局限于簡單的陳述性知識的再現,教師只關心自己的教學方案能否按計劃完成,對學生的參與情況、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重視不夠。因此,應積極倡導教師的教學改革意識,努力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教師可以從培養主體意識、服務意識、應用意識、訓練意識等入手,使課堂教學能有意識地朝著教學改革的方向邁進,重視和加強課堂教學評價的診斷、導向、激勵等功能,把課堂教學的重心從完成教學任務轉移到重視學生的基礎、促進學生的發展上來,但課堂上老師如何把握呢?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激勵性評價不等于一味的表揚。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我們提出了多鼓勵,慎表揚,少批評的評價機制。
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要掌握評價的時機
課堂上動不動就“你真好你真棒!”,時間長了,學生恐怕不知道查找自己的不足,一味的沉浸在“真好真棒” 之中,產生自滿心理。還有,我們常看到,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一個學生回答完后,老師笑容滿面的說:“你回答得真好!老師獎你一顆智慧星。”一節課下來,學生臉上、身上貼滿了形形色色的小星星。課堂上教師應把握好時機,把“真好真棒”送給那些語言、行為確實出眾的學生,把“智慧星”送給那些思維與眾不同的學生,激勵學生向他學習。
二、要珍視評價獎品
有這樣一個例子。一節公開課。整節課無論從學生的活動還是老師的組織,幾乎是完美無缺,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也非常到位,學生也非常珍視自己得到的獎勵,下課了,學生還在欣賞自己得小星星,因為這是自己智慧換來的。老師也沉浸在成功之中,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把剩下的小星星順手扔到了垃圾桶之中。于是有幾個課上沒有得到小星星的同學爭著去搶。這時,欣賞自己小星星的同學被爭吵聲打斷了自己的甜蜜的回憶,呆呆地看著正搶的場面。這樣的評價會給學生留下什么呢?這樣的一堂課是不是好課呢?一顆小星星在老師眼里也許是沒用的,但在學生眼里,它是無比的珍貴。我們的老師在課堂上也應把一顆顆小星星看作是一顆顆珍貴的心。
三、要給學生平等競爭的機會
無論是教師語言上的激勵,還是給學生獎勵性的標志,都要給學生平等競爭的機會。課堂上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教師為了活躍氣氛,開展小組競賽或是奪紅旗的活動,回答正確的小組會得到一面小紅旗。學生的積極性特別高。可活動開展的時候,教師往往然后指定小組回答,到最后每個小組得到的紅旗正好相等。自認為來了一個圓滿的結局。還有,一個簡單的問題提出之后,全班的小手都舉了起來,課老師只能叫一個學生回答,回答完之后又是“你回答得真好!老師獎你一顆智慧星。”得到小星星的學生沾沾自喜,其他學生卻噘起了嘴。鬧的課堂上亂哄哄的,但不是為了討論學習內容,而是為了得到小星星。所以,既然小星星對學生是無比的珍貴,老師在課堂上就應給學生均等的機會。
四、評價要體現人文性
新的評價觀認為評價是一種生成和建構的過程,正如有些人所說:“評價在本質上是一種通過協商而形成的心里建構。”因此,評價要著眼于學生的臨場表現和努力程度,要善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這首先需要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追求學生認知規律和個性特征的完美統一。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學內容的組織、設計是否合理和恰當,是決定一堂課成敗的關鍵一步。各科教師要根據自己任教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發展順序,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分散難點,抓住關鍵問題,注意知識間的整合和學科間的融合,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體現基礎性、實踐性和發展性,以教材為主線,科學、有機地整合各類教學資源,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應加強教學內容與當前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和科技的聯系,體現現代信息,使學校、社會、生活連為一體,從而達到學有所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內容的呈現上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師要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有差異的,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那么評價的真正意義不僅在于描述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習態度和努力程度。傳統的教學評價教師指向哪,學生走向哪,壓抑了學生渴望成長,主動發展的愿望。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主動意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應處于主體地位。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中應注重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和學會學習意識的培養。
綜上所述, 評價語言的運用是一門藝術,教師精彩的評價能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激發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這需要教育者在實踐中有意識地錘煉,在平時不斷提升自己的口語素養,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喚醒學生們的熱情,呵護學生們的心靈,維護學生們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們的能力,讓課堂成為一個充滿藝術魅力的殿堂。 我為課堂上還是少用獎品評價,多一些贊許的目光,多一些鼓勵的話語。只有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才能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分享應有的權利,而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的前提是必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有意識、有興趣去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教學評價便是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的有效機制。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性,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諧;通過課堂教學評價,認真落實“掌握知識、發展潛能、陶冶情操”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成為既有豐富知識,又有高尚人格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