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云
摘要: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識字教學在中年級仍需重視。抓好中年級的識字教學,需要做好幾個事情:開展識字活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開展手拉手識字活動;加強教師的干預,促進學生的識字能力的發展;識字教學與教學整體實現較好對接。
關鍵詞:識字教學,激發興趣,合作探究,教師干預,整體對接
一、中年級重視識字教學的必要性
有些人認為,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事情,中年級沒有必要去專門識字了,應該將教學重點轉向閱讀理解和言語表達。我不否定,低年級教學中,已經教會學生一些識字的方法,多數學生也能主動自覺的去認字了。但中年級有一部分學生根本就不會自覺去識字,他們仍需要教師不斷加以引導。我所教過的最近兩屆中年級,能自覺識字的只不過占全班的60%左右,還有40%的學生靠自己弄不清楚生字的音、形、義。這說明,識字教學在中年級仍需重視。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如果這一關過不好,讀書、作文都成問題。“課標”不是也說了嗎:“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 所以,中年級也要重視識字教學。
二、中年級如何實施識字教學
(一)開展識字活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主動愉快地進行學習。如何培養學生的識字興趣呢?開展必要的識字活動,有利于興趣的培養。
活動一,“識字我最行”。布置學生自學生字,教師檢查自學情況,通過表揚“識字我最行”的學生,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識字的情況,說說是用什么方法認識的。此項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增加學習的興趣的同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感。讓那些取得成功的同學帶動其他學生一起學習,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識字氛圍,讓學生產生你追我趕的學習勁頭,這樣識字效果將會更加明顯。
活動二,“寫字我最行”。每周進行一次聽寫比賽,通過表揚“寫字我最行”的學生,增強學生識字的信心,同時讓所有學生積極地去復習鞏固學過的生字詞語。每個單元舉行一次寫字比賽,看誰的字寫得好,讓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活動三,“閱讀我最行”。組織學生在圖書室借課外書,閱讀課外書籍,在閱讀中鞏固學過的漢字;學習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問老師、同學、家長。定期讓學生講述課外閱讀中有趣的故事,表揚“閱讀我最行”的學生。讓學生對閱讀中識字產生興趣。
活動的開展,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識字氛圍,學生必然會在教師的帶動下變得愛識字。有了好的識字環境,對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會主動去識字,把它當作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來參與,讓他們思想等方面也得到較好的培養。
(二)加強學生間的合作探究,開展手拉手識字活動
中年級的識字教學,也必須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生合作學習,能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容易溝通,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比較相同或者相近。學生之間在識字中如何合作呢?小組內交流,對共同感興趣的生字的音、形、義,應用等,各抒己見,把自己獨特的認識與別人交流,大家都能學到別人的長處,增加識字的技巧。有了同學之間的共同合作與探究,學生的識字也將變得容易了。同學之間還可以互相檢查識字情況,比如互相聽寫,你說字我組詞等。開展手拉手活動,一個識字能力強的學生帶一個識字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促進共同進步。
(三)加強教師的干預,促進學生的識字能力的發展
中年級識字,雖然不像低年級那樣,但教師也必須介入,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干預,不可任其發展。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識字方法加以引導,對學生的識字數量、識字速度等作一定的要求。沒有要求,任學生盲目識字,是取不了多少效果的。中年級的小學生,自覺性不可能有多高,也不可能有較高的識字水平。這些都必須教師的介入。上一屆四年級的下冊,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識字,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發現學生的識字量讓人很不滿意,很多字的字音讀不準,字形記不住,字義不明白。這一屆四年級上冊,我對學生的識字進行了干預,他們識字的量、速度等方面明顯強于上一屆四年級。我認為,教師的干預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教師的干預學生是無法完成識字任務的。
(四)識字教學與教學整體實現較好對接
要注意中年級的整體教學流程,不能把閱讀和識字割裂開來,“停下閱讀來識字”,未能讓識字寫字很好地服務于閱讀理解。中年級的識字教學同樣重要,雖然它不及低年級識字教學那么重要。但不能把它放在一邊而不去管,這樣學生的識字能力將會受到阻礙,影響今后的學習。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像低年級那樣,對學生的識字作過度的輔導,這樣,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對學生的能力的發展,也有不利的影響。所以在中年級教學中,我們必須把握好一個“度”。
總之,我們要重視中年級的識字教學,并且要抓好中年級的識字教學,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很重要。
參考文獻:
[1]周建國——《淺談中年級識字教學》,百度文庫201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