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摘要:自主探究教學法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自主學習與探究促使學生主動進行知識建構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法中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積極主動地探究、學習和交流。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主人,二者相輔相成。
筆者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大膽應用自主探究教學法,幾年的探索實踐證明,自主探究教學法符合初中學生認知特點,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
關鍵字: 自主學習 “以人為本” 初中歷史
一、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
初中生的記憶特點由“死記硬背”的機械記憶為主,開始變為注重理解的意義記憶為主,他們渴求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有利于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實施。青少年的思維特點從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開始變為向具體形象與抽象邏輯思維并重的發展,他們對于 那種“填鴨”式的灌輸教學是強烈排斥的,這有利于自主探究教學的落實。初中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轉移,采用自主探究教學方法,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興趣、引發學生探討究的好奇心、啟發學生創新思維,可以揚長避短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二、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一直提倡弘揚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波利亞所提倡的“主動學習”的原則,認為:學習任何東西的最好途徑是自己去發現。
自主探究教學法的實施對教育教學的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課堂充滿活力。自主探究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問題交給學生,比如學習唐朝衰落的原因時,提出問題:有人說唐玄宗不寵愛楊貴妃,唐朝就不會由盛而衰,是嗎?為什么?學生興趣濃厚,深入探討,各抒已見,彼此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論。課堂氣氛活躍,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真正的成了學習的主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主動進行思考討論,積極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課堂充滿活力與張力。
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個人成長具有長遠意義。
齊莫爾曼的研究結果顯示,高成績的學生也是自主探究能力較強的學生。十八世紀德國物理學家里希坦伯格曾說“那些曾使你不得不親自去發現的東西,會在你腦海里留下一條途徑,一旦有所需要,你就可以重新運用它”。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自主探究教學法充分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學生的內在潛能,尤其那些潛能生也積極參與探究,相互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使學生互補互促,共同提高,使人人都參與,人人有收獲。另外,只有掌握了自主探究能力才可以使學生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才能更快的掌握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各項知識與技能,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
三、融洽師生感情,促進師生共同成長
教學是教師的“主導”和學生“主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也是師生感情交流的過程。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常常是教師以“獨裁者”的身份獨占課堂,學生缺乏甚至沒有與教師平等對話的權利,唯師唯書的盲信盲從。而自主探究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已不再是信息的唯一來源,尤其現在網絡信息發達的環境下,學生可以通過多渠道多途徑主動獲取信息。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一傳授知識,而是成為了一位探究的引導者、一位學習的參與者,一位思考的激勵者。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結果,要解決教學中不斷遇到的新疑問。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更豐富的知識,更開闊的視野,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豐富自身,而學生要想要在課堂上有更多的展現機會,同樣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這樣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互教互學、互享互幫、共同進步的學習共同體。
自主探究式教學中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兩者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教”與“學”要達到和諧統一。
一、教師立足自己的“主導”地位,學會啟發學生,激發探究興趣。
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闭n堂上,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學生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調動學生,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學習。教師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可以根據歷史的學科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歷史史實、分析歷史的發生原因、探究歷史的發展規律。
二、教師要敢于放手,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
初中生這個階段的年齡心理特點是生動活潑,有展示和表現自己欲望的傾向,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敢于放手,給學生一個機會。課堂上學生能看懂、讀懂的,學生能自己發現的,教師應該信任學生,解放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自己探索。把“挖掘”資料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利用所獲得的材料和信息,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實踐等活動去獲取知識,親自去發現應得的結論和規律,并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真正使學生作為一個主體參與獲得知識的全過程。
實踐證明,自主探究式教學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模式。既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行為,也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給我們的歷史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我們應該緊隨課改步伐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淑慧. 多元化教學評價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2]王麗紅. 新課程下九年級歷史有效復習策略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