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要:教育是充滿感情、充滿愛心的事業,沒有感情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現代教育必須高度重視情感教育。近年來,這種全新的情感教育理念,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熱情關注與接納,也給新時期的班主任以“柳暗花明”之感。在此,本文對初中英語情感教學進行相關的探究,找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情感教學
一、初中英語課堂情感教學的現狀
英語學習是一個由簡到繁、由淺到深的過程。學生就會產生自卑感,漸漸失去自信心,課上出現了“跟不上”、“聽不懂”的現象,久而久之學習英語就沒有了興趣,于是就放棄了英語學習。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更可以增加學習英語的樂趣。而現在的學生擁有過多的不良習慣,例如單詞全是死記硬背;朗讀英語不是大聲地讀,而是在小聲地讀或默讀;學習生詞不是按音標去拼讀,也不是模仿錄音或老師的讀音,而是用漢字注音等等。以上的種種原因導致了學生英語學不好,學習興趣、動機不高。然而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主要動力[1]。這就需要老師通過感情教學來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
二、情感教學的理論背景
(一)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是“唯理智教育”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近些年來,在我國教育部頒布最新教育方針指導下,教育改革隨之不斷深化,我國教育正向著全面化、合理化、人性化等方向發展共同邁進,更加注重受教主體的個性化發展。在傳統的英語理論教學中較為注重認知層面的而研究,單一的理解為:教學過程是受教群體獲取知識的手段,也是教師系統化灌輸知識的行為過程。這種單一性忽視了受教群體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心理發展的整體性需求,受教群體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夸大了認識的單一性存在。本文將結合資料文獻以及筆者所學專業知識,針對我國課堂教育工作進行探討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期望為英語教育的工作順利進行提供必要的文字參考和實踐理論[2]。
(二)情感教育的目標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情感教學已經受到廣大英語教學老師的研究和應用,英語過程中,不單單是英語基礎知識傳播的過程,更是英語教師于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利于師生情感因素,以此為切入點,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群體的個人主觀能動性。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受教群體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其關鍵不在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和學習結果的變化,而在于受教者在學習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感情的流露和態度的變化[3]。
三、情感教學的策略
(一)給學生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首先,為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從第一堂課開始,教學老師就要為學生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盡可能的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授課輕松生動的老師,能夠輕松的控制課堂進度、調節學習節奏的老師。據有關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教學過程中,微笑式教學,不僅僅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減輕學生學習上的心理壓力,更能夠刺激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點,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反之,嚴肅的教學面孔,容易讓學生望而生畏,產生心理恐懼、壓抑的負面效果,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點,導致學生接受信息緩慢,不利于新型教學目標的實現[]。
在樹立良好的教學形象后,便于進行師生交流溝通,為英語教育的進行做好鋪墊工作,其次,“愛屋及烏”現象的出現,學生喜歡老師,就好喜歡上你教的課程,對你傳授的知識樂于積極的接受,在教學課堂上師生思維進度可以達到高度的一致。當老師放下適度的身份和同學們平等的交流、對課堂問題一起進行探討,這就為課堂平等教學營造了學習氛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能夠暢所欲言,愿意接受老師的提問,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找出教學重點,并說出自己的理解角度和對問題的看法。以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基礎,課堂提問為切入點,配合英語教師恰當的引導,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既能夠完成教學目標又能夠保質保優的進行課堂叫學[]。
(二)開展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
語言的學習往往會很枯燥。教師可以利用游戲,英文歌曲或者競賽來調節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對有些枯燥的內容,可以采用適當的教具或肢體語言或者編些順口溜將其趣味化。教師應經常使用多媒體,并且從報刊、互聯網或音像制品中開發出學生感興趣的課程資源,這樣才能使課堂活動多樣化、新穎化,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度和參與度。
(三)通過教學評價教會學生調控情感
在教學評價中對學生有優點的評價評語應明確肯定,對于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在評語中應根據學生自身問題,言語應盡可能的委婉和具有指向性。在教學中教師在面對學生錯誤時,應做到全面考慮到問題的性質,適度的寬容,委婉或以幽默的形式指出學生的錯誤和不足,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尷尬的局面產生。
由于學生還處于對英語的認知階段,對英語知識缺少真確的認識,特別是低年級學生英語教學中,應給予更多的肯定,其目的眾所周知在于培養學生學習中的自信心。英語教學評價是以學生為主體,對其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多方面指正和培養,力求在教學中幫助學生獲得自信和自尊,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興趣以此為學習動力,在獲得“勝利”喜悅的同時,促進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良好習慣的養成[]。
四、總結
情感教學在課堂中的運用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一些策略方法來改進,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和主動。因此,讓情感教學走進英語課堂勢在必行。在英語教學中加強情感教學風格,只是教學方式的轉變,其實目的是提升教學質量,其實質是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老師需要變通通過帶入感情的教學來讓學生愛學習,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 肖春梅.新課程對英語教師專業知識與能力的要求[J].中國科技信息. 2014(04)
[2] 田衛章,縱珊俠.情感移入式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09)
[3] (美)維克托·S.約翰斯頓(VictorS.Johnston)著,翁恩琪等譯.情感之源[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