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用技術是;一門新課程改革開設的課程,其中包涵了很多設計與技術的相關知識,學生運用更加系統化的知識解決并實踐生活中的問題。本文介紹了在動手制作時的創新理念,特別注重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細心觀察,創新發散思維的培養。
關鍵字:通用技術 啟發 設計 創新實踐
一、初識通用技術
1.1《技術與設計》教科書
通用技術這門課用書是《技術與設計》兩冊,《技術與設計》是普通高中技術課程的基礎性內容,也是我們普通中學生學習的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是一個對學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國家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對學校有重要教育意義和對教學上有可行性的課程內容。
1.2通用技術與我們的關系
“以人為本”作為通用技術的基本理念,引領著全套教材、引領著教師的教學、引領著學生對技術的學習。書本中的每一個事例,從古到今,從每一位偉大的發明家再到身邊的你我,都突顯著技術的人文理念,有利于我們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和學習。
1.3技術與學生的關系
(1)引導學生融入技術世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性
(2)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強化學生的手腦并用,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1.4通用技術的教學
通用技術這門課程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也很雜,有朋友看到這本書后就覺得怎么各個學科的知識都牽扯點,這就需要技術教師素養達到較高的課程要求,對于個人拿不準的問題,大家可以一起鉆研探討,綜合自己本身原有學科的專業知識,仍然有部分學科知識不清楚時,也要虛心求教。問題解決了,上起課來得心應手,學生也會聽得津津有味。
二、通用技術學科教學中設計的創新與實踐
2.1創新自我、創新他人
技術有很多的思想和方法,例如書中最開始說的“從火到燈”的例子,就是思想創新和技術方法碰撞的成果,從遠古人鉆木取火,到愛迪生發明燈泡,再到現在各式各樣的燈,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沒有現代技術做不到的。
2.2技術與科技創新活動相結合
科技創新技術都是每一位學生觀察力與創新思維碰撞的火花,通過比賽的平臺,更好地展示自我,得到肯定和鼓舞,我想,這些對于他們今后的生活和發展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運用蝴蝶效應,我們的國家的科技技術也會更加成熟和發達。
2.3在教學中的技術創新
技術作為跟著時代走的一門學科,要徹底打破傳統的教學學科體系,從教育的意義出發,依據學生主動構建知識、拓展能力、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客觀需要,裁剪學科的學習內容,以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為核心,注重老師與學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等多種方式并存的學習活動,大量使用案例到教學中,引導學生走進技術的世界。
三、.通用技術的案例教學的解讀與反思
3.1案例教學
所謂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
3.2案例多元化和人性化
多元化:在教學中,使用的案例一定要通過多個方面來展示這個問題,加深學生印象,同時,多元化能夠更好地發散學生的思維,達到創新的目的。
人性化:堅持“技術應當造福人類,應當以人為本”的技術觀念,使學生有明確而又具體思維方向的同時,不忘最終目的和實現技術的價值理念,技術不是憑空產生,而是應人們的需要而生。
3.3案例的選擇
3.3.1案例與日常生活有關
例如:多元化鳥巢模型的設計
不同的鳥類有著不同的棲息地和對于鳥巢地理位置、搭建材料、形狀等要求,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社區或單位為了跟大自然和鳥兒更好地相處,搭建了許多類似小房子的“鳥窩”,樣式可愛,色彩溫馨,但是,我們仔細觀察后就會發現,那些人們用心搭建的給鳥兒的小屋子,鳥兒似乎并不領情,都不愿居住,這就是因為我們對它們還不夠了解導致。
學生通過查閱資料,選擇自己喜愛的鳥類進行專一了解,并詳細記錄,設計并完善自己對鳥巢的規劃,總結出這樣的結論:
百靈鳥、云雀、柳鶯: 地面巢、凹陷形、用泥土;
小鷓鹛,紅骨頂、董雞:水面巢(浮巢)、平面形、運用草莖獸毛或鳥羽;
翠鳥、沙燕:建筑巢(巖邊堤基或砂土峭壁)、坑道狀的洞穴、用水泥;泥土;
啄木鳥、山雀、戴勝、鴛鴦:樹洞巢、洞穴形、木材;
鷺類、鳩鴿:編織巢、碗狀、植物纖維、樹枝;
伯勞、黃鸝、卷尾、壽帶、大葦鶯:編織巢、杯巢、植物纖維、樹枝、樹葉、雜草;
縫葉鶯:編織巢、袋狀巢、植物纖維、樹枝、樹葉、雜草;
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能力,還增強了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在設計的過程中,充分實現學生自主創新意識。
3.3.2案例具有本地特色
新疆占用國土六分之一的面積,其中近乎一半是原生態地帶,里面有大量的“新鮮特色”素材供我們去舉例,那些動植物不僅對于我們來說是“新鮮的”,對于其他人更是,那么,這就是我們給予我們發散和創新的一個源泉。例如教科書中提到的荷蘭風車的創造,就是應用了當地的特殊地理造就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舉這些案例,不僅能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還能讓他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技術和創新實踐就在我們身邊。
四、結束語
“革命還在繼續,同志尚需努力”。通過探索、積累和創新積極有效的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是學科當前急需探究的課題,讓學生能夠充分從被渲染科技創新意識到自主創新實踐意識,在學習借鑒其它學科的優秀教學方法和理論的基礎上,構建我們這門學科獨特的教學理論是一個更加長遠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評價應把握的幾個要點[J].陳偉強.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1(08)
[2]通用技術課程實施中的若干關鍵問題[J].陳偉強.中國電化教育. 2010(11)
作者簡介:
劉麗彩,陜西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生,烏魯木齊市高級中學 通用技術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