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生活的進步,人們對于機械制造業的相關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機械制造業及其產品越來越多的走進千家萬戶,受到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喜愛。但是我們也發現影響機械制造業和產品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如何能夠規避相關因素對于機械制造業的影響,最大限度的發揮機械制造業及其相關產品的最大效能,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的重點。本文從客觀實際出發,分析了影響機械制造業的相關因素,并且提出相對應的改進的辦法,從而推動機械制造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關鍵詞:機械制造業;質量;影響因素;改進辦法
一、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現狀
我國的機械業是在建國工業初期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經過建國后多代人的努力,我國的機械制造業不斷發展壯大,到目前為止取得一系列成就,產業結構不斷升級,產品種類不斷豐富,產品的效能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機械制造業產品走進世界的舞臺,越來越多的中國機械制造企業在國際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中國制造已經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代名詞,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為機械制造業和高科技結合提供更多的技術平臺,推動著我國機械制造業的跨時代發展,但是我們也清醒的看到,我國的機械制造業的基礎研究經費占比依然比較低,缺乏足夠的高尖端人才,缺乏足夠的治理創新新成果,缺乏足夠的創新驅動,產品價值比較單一,以勞動密集型、低成本占領國際市場。
二、影響我國機械制造業質量的因素
1.缺乏足夠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沒有統一的市場標準和準入制度
眾所周知,機械制造行業具有投資回報年限長,投資大,不確定因素多,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比較巨大,相對于其他行業相比,風險高,利潤率低,因此,企業家的對于投資建廠、改造生產線、簡化生產流程,進行工藝革新等方面的投入資金多,需要政府從政策層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最大限度的保護企業的生產積極性,提高生產的效力,尤其是重點傾斜一批高尖端、高附加值、高科技的企業,使其在現有的條件下快速成長,創造更多的生產價值。
另外,由于各個機械產業的生產的產品規格不同,產品的標準不同 ,這樣先進入市場的企業優先適用其本身定制的產品,形成天然的壁壘,影響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和利潤空間,影響中小企業的創新積極性。
2.缺乏高尖端的科技人才和中端的管理人才,企業缺乏創新精神。
人是資本市場中最值錢的資本,能夠創造一切資源。對于機械制造行業來說,無論是高尖端的科技人才還是中端的管理人才,都是經過長期實踐逐漸摸索出來的,培養周期比較長,行業回報率不高,而一旦高尖端的人才成為企業的頂梁柱,就會被其他的企業用高薪等其他手段挖走,導致企業在人才的培養上畏手畏腳,長此以往,企業的成材率降低,流動性增高,在國際的競爭中缺乏人才的主體競爭優勢,導致人才缺乏創新精神,企業缺乏創新精神,進一步影響企業通過人才來改造生產,提高工藝的主觀能動性。
三、提升我國機械制造業的質量的改進辦法
1.建立合理的市場標準和準入制度,提高國家對機械制造業的政策支持
通過建立合理的市場標準和準入制度,擴大中小企業的生產空間,避免行業內資源高度集中和形成壟斷,提高涉及到重大民生產業的準入門檻,提高整體的機械制造業的水平,使得我國的機械制造業技術位于世界前列,形成自己的拳頭產品,提高國際站位。完善國家對于機械制造業的保護制度,加大對重點行業的支持力度,加大銀行對于中小型機械制造業的的扶植力度,促進行業內部高水平、高質量的產業發展。
2.加強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質量文化建設,為人才提供資金保障
倡導工匠精神,并將其轉化為企業和公眾的行為準則。加大“工匠精神”在企業中的培訓力度,加大崗位培訓力度,提高各梯隊人才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樹立“我好企業好”的理念。同時加大對人才培養的力度,提高人才的工資水平,探討股權激勵機制,使干好工作的人才既有“為”也有“位”。增加對企業的認同感,對機械制造業的的榮譽感,最大限度的發揮人才的自主能動性,為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3.提高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和生產,加大國家對于機械制造業的業務指導
提升產品質量標準,完善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體系。加快制定和實施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制造業質量、安全、衛生、環保及節能標準。建立質量管理宏觀監測體系和發布制度。加快產品檢測評價體系建設。加強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檢測的實驗室建設,建立機械產品追溯制和產品召回制度,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工業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立專業檢測技術聯盟。加大國家對于機械制造業的監管和業務指導,使機械制造業有序、高效、精細的生產。
綜合來看,機制創新、制度創新并與技術創新融于一體是我國機械制造業得以高速、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的方面,世界制造業市場是廣闊的,而中國作為機械制造業大國,必須把握機會,找到自己與發達國家制造業方面的差距,并根據自己的國情加以改進,為中國機械制造業和機械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營造良好的大環境,以期盡快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和地位。相信,中國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成為未來真正的世界制造業強國。
參考文獻:
[1]機械制造質量的影響因素與控制方案分析[J]. 關春輝.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8(09)
[2]機械制造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控制策略[J]. 王恩雙,徐連軍.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6(06)
[3]機械制造中機械焊接質量的控制對策研究[J]. 劉金南. 山東工業技術. 2018(12)
[4]機械制造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控制策略[J]. 焦盼,陳振國. 內燃機與配件. 2017(19)
[5]機械制造質量的影響因素與控制策略[J]. 劉志英. 山東工業技術. 2017(02)
[6]如何有效控制機械制造質量[J]. 李玲. 南方農機. 2018(08)
[7]關于機械制造加工中材料選擇的分析[J]. 陳雷.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7(12)
[8]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現狀反思與前景展望[J]. 王雪. 四川水泥. 2016(12)
作者簡介:
張世順,男,1998年10月27日,籍貫河北省保定市,遼寧科技學院學生,研究方向:機械制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