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良
摘要:每年畢業季掀起的“就業熱浪”,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畢業生就業成為重要的民生話題之一,本文通過對醫學專業畢業生基層就業途徑選擇方略進行分析,以期為提高當今醫學專業學生的就業幾率提供依據。
關鍵詞:醫學專業;畢業生;基層就業
醫學是一個神圣的專業,醫生是救死扶傷,幫助他人擺脫疾病糾纏的重要工作,為此選擇醫生專業的學生應在畢業后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在黨和國家的指引下深入基層,磨煉意志、服務百姓、精湛醫術、累積經驗、升華自己,基層是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歸宿,也是該專業畢業生成長的必有之路,然而畢業生要怎樣選擇基層,提升自身就業成效,成為當前醫學專業學生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醫學專業畢業生基層就業途徑選擇原則
首先,秉持為人民服務原則深入基層。人民群眾是構成社會的最小單位,我們醫學專業學生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將所學技藝應用到實處,才能在實踐中磨煉自己,為此醫學專業畢業生應關注民生問題,不擺“花架子”同時不做表面功夫,深入基層幫助百姓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西藏有許多兒童深受“先心病”璀璨,嚴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為此相關專業的醫學畢業生,可深入西藏邊陲,幫助當地衛生部門篩查先心病兒童,應我們畢業生的專業性、工作熱情、扎根基層的決心,推動西藏先心病救治及研究工作穩步發展,發揮身為一名醫療工作者的價值。
其次,秉持國家需要原則深入基層。我國雖尤為注重培育醫學人才,但當前醫患人員整體比重仍不均衡,許多高校畢業生選擇留在大城市、大醫院的客觀事實,使我國鄉鎮農村等偏遠地區仍然存在醫護人員數量配備不足的問題,降低我國醫療衛生水平整體發展成效,為此作為一名醫學專業畢業生應有覺悟、有實力、有魄力,尊崇黨和國家的指示是深入基層,通過調整基層醫學專業畢業生比重,提高我國基層醫療水平。例如,當前有些農村地區醫護人員均非專業執業者,僅憑以往醫療經驗,幫助當地居民醫治簡單的病患,這些醫療工作人員很容易受“經驗論”影響,無法從客觀角度分析、判證病患并影響最終診療成效,為此我們醫學專業畢業生應到偏遠農村地區的衛生院工作,優化當地專業醫護人員比率,提高當地醫護水平,發揮我們醫護專業畢業生的個人價值。
最后,秉持適應性原則深入基層。醫學專業畢業生需量力而行,根據自身醫學能力,合理選擇想要為止服務與奮斗的基層,提高畢業生與基層工作環境的契合度,為提高其工作質量奠定基礎。例如,有些少數民族醫學專業學生可在畢業后,回到其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發揮其語言優勢,助力當地醫學事業良性發展,幫助更多少數民族同胞擺脫病患。再如,畢業生可結合基層病患典型性進行選擇,發揮自身專業學習長處,在實踐中提高自身醫療能力,達到有效選擇基層就業途徑的目的[1]。
二、醫學專業畢業生基層就業途徑選擇方略
1.到農村去。據不完全統計,當前農村地區醫學專業執業者僅展全體醫護工作者的32.9%,其中本科學生僅為1.6%,我國農村地區對人才的渴求可見一斑,為此當前醫學專業畢業生應到農村去,為當地醫院工作群體注入新鮮血液,讓當地醫護工作人員的經驗供養自身成長,讓我們專業畢業生的工作熱情與服務熱忱,推動農村醫療體系完善與發展[2]。
2.到少數民族去。時至今日有些少數民族地區仍然存在醫療水平極其滯后,遇到“小病小災”就用少數民族“土辦法”解決等消極現象,影響人們的生活健康,基于此我國少數民族同胞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份子,應通過不斷提高當地醫護水平,提高少數民族同胞生活質量及其醫療救治覺悟,為此醫學專業學生應深入少數民族聚居基層,用先進醫學理念及專業素養,吹散擋住少數民族醫護事業發展的陰云,凸顯我們醫學專業學生基層就業價值。
3.到老年人多的基層去。當今社會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有些農村地區老人,因兒女在外打工,肩負照顧孩子及家庭的重擔,醫療意識較低,甚至有許多老人深受病痛折磨,卻畢生沒有體檢或救治過,這主要是源于當地醫療水平較低,老年人基數較大,現有工作醫護工作人員無法滿足其救治需求,為此我們醫學專業畢業生應到老年人多的基層去,通過自身在崗位上的貢獻,唱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一和諧社會主旋律[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死負傷是我們的職責,服務百姓是我們的主要工作,為此我們需深入基層,在黨和國家號召下到人民需要我們的地方去,助理我國醫療事業均衡穩健發展,只有基層是淬煉技藝、累積經驗的地方,只有基層是磨煉意志、升華職業道德的地方,醫學專業畢業生應結合自身能力深入基層,繼而施展才干、報效祖國、回饋社會。
參考文獻:
[1] 陳莉,王蕾,蘇天霞, 等.貴州省2011-2015年醫學專業招生及就業狀況分析[J].貴州醫科大學學報,2018(1):34-40.
[2] 王婷,陳功.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畢業生就業分析及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15(9):144-146,152.
[3] 夏慧玲,潘志剛,王天浩, 等.上海市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選擇全科醫學專業的影響因素初析[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8(3):18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