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虎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視。針對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閱讀教學而言,近些年來,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的培養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培養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對于發展學生的智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能夠有效地促進立體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關鍵詞:初中語文;非連續文本;閱讀教學
所謂的非連續性文本,大部分以統計圖表、圖文并茂等形式呈現,這樣的文本直觀簡明,概括性強,學生能夠快速地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可以從閱讀教學、綜合性學習、寫作教學等方面著手,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滲透閱讀能力的培養,這樣一來,能夠讓學生不知不覺強化自身的能力,內化情感體驗。以下是筆者的一些建議:
一、在閱讀教學中穿插非連續文本
非連續文本閱讀能力是學生綜合閱讀能力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我們想要提高學生的非連續文本閱讀能力,首先要從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著手。眾所周知,語文教材中包括很多豐富的典型的課文,在開展教學時,學生需要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體會情感。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適當的穿插一些非連續文本,讓學生結合課文,從非連續文本中獲取有效的信息。長期堅持下來,相信學生的非連續文本閱讀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舉個例子,我在帶領學生學習《觀潮》這篇文言文的時候,發現很多學生對于文中的內容并不能夠進行全面的理解。于是為了幫助學生感受錢塘海潮的奇偉磅礴,體味自然的偉力美和地域的風情美,我從網絡上收集了四幅圖片,分別是海潮圖、演習圖、弄潮圖和觀潮圖。通過從圖片中獲取信息,學生能夠感受到錢塘海潮的壯闊,感受到“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等語句中的氣勢。利用非連續文本來開展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生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受。
二、利用非連續文本開展綜合性學習教學
語文是整體教學內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門非常基礎的學科。開展語文教學,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綜合性學習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綜合性學習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適當的利用非連續文本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提高非連續文本閱讀能力的同時,強化口語交際等綜合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者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來選擇恰當的非連續文本,然后引導學生閱讀并獲取信息,將信息進行組織之后合理的表達出來。
以“世界何時鑄劍為犁”這一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教學為例,在課堂上,我給學生觀看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利比亞戰爭的圖片,分三步來讓學生感受戰爭的悲慘壯烈的場面:①感受戰爭場面;②體悟戰爭帶給人們心靈和肉體上的痛苦;③對于戰爭的思考,我們反對戰爭,但絕不害怕戰爭。在圖片觀看結束之后,我組織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對這組圖片的感受,引導學生向著“反對戰爭,珍惜我們的和平生活”這一方向來進行談論。最后,我提出一個問題: 戰爭為什么永不停止?針對這個問題,我組織小組的同學通過演講的形式來對戰爭的性質進行深入的分析,進一步審視戰爭,利用合理的語言來組織演講,鍛煉學生的膽量和綜合語文素質。
三、利用非連續文本來豐富寫作素材
除了在閱讀教學和綜合性學習教學過程中穿插非連續性文本之外,我們還可以在作文教學中進行嘗試。針對當前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狀來看,很多學生寫出來的內容缺乏可信度,并且空洞無味。實際上,這些情況是缺乏素材的表現。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非連續文本是一種直觀簡明的材料,那么這些材料是否可以運用在寫作過程當中當作素材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教師可以在習作指導的時候,為學生提供一些恰當的概括性強的非連續文本素材,讓學生通過概括和總結來豐富自身的寫作素材,同時還能夠提高非連續文本閱讀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例如我在帶領學生開展“科海泛舟”這一主題的習作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豐富寫作素材,為大家出示了許多非連續文本,比如說最容易放錯東西的地方:牙刷放在衛生間的洗臉池上。平均每30平方厘米的抽水馬桶內壁上就有320萬個細菌。當你沖水時,這些細菌就會呈煙霧狀散開,落在牙刷上。所以,牙刷最好不要暴露在衛也間內,應放在浴室柜里。再比如說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一個正常人的眼部肌肉,一天平均跳動一萬到一萬五千次。跳蚤可以跳過相當于350倍身長的距離,相當于一個人跳過一個橄欖球場。有了這些有趣的非連續文本,學生在提煉之后便有了豐富的寫作材料。
綜上所述,想要培養學生的非連續文本閱讀能力,就應當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里滲透非連續文本,讓學生從不同的路徑去理解文本,有效抓取文本信息并進行合理的利用,最終達到形成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非連續性文本與語文教學結合的路徑探討[J]. 潘紅. 教學與管理. 2015(30)
[2]給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一個合理的定位[J]. 臧松剛. 教學與管理. 2014(32)
[3]非連續性文本教學資源的開發與運用策略研究[J]. 李筱靜. 小學教學研究. 20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