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 健
(江蘇省無錫市湖濱中學,江蘇無錫 214000)
“價值”的哲學意義是一種體現在主體與客體之間需要滿足的關系。教育價值觀是一種看法,是建立在人們對教育價值的理解基礎上,所秉持的態度和評價的總和;同時,它也是一種包含教育認知、意識的主要內容。它的核心觀點是通過對教育舉止和成效進行引導和評價[1]。所以,轉換和改革校長的價值觀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要素。“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如何引領學校教育價值觀的轉變,更好地發揮積極的導向和激勵作用、促進學校的發展,具有現實的意義。
(1)加強先進教育理論的學習是校長更新觀念的首選。因為校長在思考怎樣提升學校教育質量和發展策略時,唯有不斷地通過學習教育理論知識擴展個人的工作思路,進而讓自己的創新思維水平、教育管理水平和綜合素養在教育實踐的探究和摸索中得以提高,才能尋找出適合自己學校實際情況的比較先進的辦學理念。
(2)學校教師的教育需求在科學的教育價值觀的正確指引下,他們內心的動力能夠很好地被激發出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學校長,一方面,要主動引導教師從社會大眾對教育主流、相同的社會需求去學習、了解以及分析,從適合性、科學性和長遠性的視角,迎合社會需求;另一方面,校長要在全體教師的群體需求和個體需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可以讓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情況適應新形勢,還可以讓教師的群體需求和個人需求很好地平衡。
(3)在學習研究所有的教育理論時,學校教師通過對基礎教育的牢固掌握,會對各種教育理念有正確合理的認識,進而能夠把校長提出的理念內化為自身的知識。校長在引領教師自覺地實施教學行動研究的方法時,可以將本校的辦學理念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在教學中,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和確立的教育理念,應該得到校長的肯定和鼓舞,并且得以不斷地去實踐。通過這種方式,教育教學行為也能慢慢改進。
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風格以及辦學特點往往都是由校長的教育價值觀所決定。校長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除了學校物質文化的創造,還有學校精神的培育。在理解和把握學校教育價值觀方面離不開優秀校長的主導和示范;而且,校長作為學校教育價值觀的闡述者和維護者,要擅長運用價值引導轉變學校教育的價值觀,進而推動學校辦學理念的優化。
湖濱中學(以下簡稱我校)是無錫市美術特色學校、江蘇省首批藝術教育特色學校。30多年來,我校在中學美術教育方面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實踐與探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形成了鮮明的美術特色教育模式,并最終凝練成“精業、怡美”的校訓,彰顯了學校獨特的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學校的辦學理念要有特色、有內涵,校長應站在一定的高度,縱觀社會發展的趨勢,從而審視教育發展形勢,緊跟教育發展的步伐。學校領導成員要激勵和調控教學和學校管理等諸方面,從而讓教師的責任感、義務感和自豪感得到強化。在教師共同意愿上整合科學的教育價值觀,是為了在形成和提煉學校辦學理念時,不僅能夠讓精神內涵和鮮明個性得到體現,而且還能表現出一定的長遠性和超越性。通過這種方式,廣大教師才能認同學校辦學理念,并讓其成為廣大教師共同持有的主流理念;然后讓全體師生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內化為自身信念,對其教育教學工作起到規范引導的作用,進而轉變學校的教育價值。

校長要引導學校教育價值觀的轉變,要從學校文化的反思與重建入手,尤其是如下方面的文化建設。
(1)塑造以人為本、民主和諧的制度文化。校長的教育思想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讓全體師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的同時,體現教育民主和面向全體的基本原則。
(2)打造合理開放、互助學習的校園文化。校長要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進修,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倡導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與探討,并且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使得教師在濃厚的校園文化藝術氣息的包圍下形成相互尊重、彼此依賴和團結協作的校園精神。
(3)打造民主輕松、綜合發展的學生文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是通過樹立科學的學生觀,樹立發展中的教育理念。校長要引領教師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同時也要以同理心站在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發言權和選擇權,尊重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與個性發展。
校長在學校管理中,要關心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情感以及存在的價值。要積極倡導尊重教師和學生人格的“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因為調動廣大教師和學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必須依靠以人的發展為根本、以人的發展為服務的學校管理方式。學校在管理過程中,校長要擅長博采眾家之長,重視和聆聽教師的建設性意見建議,避免狂妄自大;還要深入一線全面客觀看待問題,與全體老師多商量、多交流,體現民主管理、全員參與的管理觀念,讓師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校長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對話模式,淡化自己管理者的角色和地位,讓教師在自主參與管理的過程中,享受自己的觀點被采納的喜悅之情,讓教師產生榮辱與共的一體感,進而激發他們內心深處進步的欲望。通過加強學校管理服務提升班級建設,而且要從思想上樹立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更好地為師生提供管理服務。
評價是保證學校教育活動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2]。因此,評價作為學校教育活動的基本環節,可以監督、導向和激勵師生形成正確的學校教育發展觀。首先,要更新以往只憑學生學業成績評價教師工作業績的單一評價機制;通過評價讓教師感到自己的尊嚴得到了保護、感受到自己的權利和自己的價值得到了認可,進而幫助教師尋找到自我價值感,讓教師上進心得到很好的激發。其次,要意識到學生評價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不斷實現自我完善的過程,進而更新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機制。因此,要重視對學生的評價,關注賞識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進而讓學生時時感受到教師的重視、家長的支持和同伴的幫助。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就能正確面對自己的錯誤并且予以改正,最終達到理想的目標。
總之,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轉變學校教育價值觀的組織者,要想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提高教師的教學活動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必須以正確的教育價值觀為支撐,進而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長期、穩定、可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