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丹
(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學洋中分校,福建尤溪 365106)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已提上日程。七年級學生在小學三年級開始接觸、感知英語,雖然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步入初中后,英語難度加大了。中學階段更著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綜合語言技能,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寫的技能讓很多學生望而生畏?!读x務教育英語課標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1]。學生應該通過大量的專項練習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提高語言綜合性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因此,在七年級英語寫作啟蒙階段,教師應該為學生寫作打下扎實基礎,正確引領寫作導向,發展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谟⒄Z課堂教學當中,寫作教學不是教學生關于寫作的知識,而是教學生如何寫作。寫作教學時要結合話題,幫助學生做好準備,并結合聽、說、讀的語言技能訓練,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教師如果要做好英語寫作啟蒙教學,那么就必須以教材為基礎,以英語實際教學情況為依據,開展各種積極有效的教學實踐活動。仁愛版英語教材每一節課內容都圍繞著單元話題展開,在教學中教師也應圍繞著單元話題開展聽、說、讀、寫綜合語言教學活動,最終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Unit 5 Topic 2 Section A、B是聽說課,教師主要訓練學生的聽、說語言技能,Section C、D是讀寫課,話題主要圍繞著現在進行時展開教學。因此教師教授Section A、B聽說課時,要求學生掌握現在進行時的基本結構:be+doing,并就此開展有效的聽說訓練,列出相關的簡單句型,如Tom is listening to music.在接下來的Section C、D語篇教學中,要求學生能閱讀相關話題的語篇,能找出現在進行時態的句子,理解時態在語篇中的運用。最終在Section D將所學的詞匯、重點句型復習鞏固后,結合話題課文內容與Project寫出一篇30-50詞的小作文。教師通過日常課堂的聽、說、讀、寫的基礎訓練,扎實寫作基本功,為學生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收集和整理單元話題寫作素材,教導學生對詞匯、固定短語、常用句型等進行歸納和積累,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做好準備。同時,七年級教材的話題內容較多地涉及中學生的日常生活,比如健康飲食、交通安全、業余愛好等,教師最好引導學生把學習內容進行整合、歸類。在寫作過程中讓學生能充分運用自己所整理的寫作素材,發展寫作思維能力,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使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言之有物,從而增強其寫作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2]。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育成功的藝術就在于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興趣?!苯處熂ぐl學生的寫作興趣尤為重要,興趣是學生寫作的內驅動力。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寫作時,要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寫作方式和方法,為他們搭建更多的寫作平臺。
創設有趣的寫作情境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有些環境對學生來說根本觸及不到,光憑想象去寫作肯定達不到寫作的目的。比如七年級下冊Unit 8 Topic 2 中談論暑假旅游,很多學生都沒去過大城市,讓他們去想象北京、上海等這些著名的旅游城市,猶如畫餅充饑,學生沒有親自去過是寫不出真實的旅游經歷的。因此,教師在寫作課堂上應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設真實的寫作情境,通過PPT演示美麗的旅游景點,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就會有感而發,寫出有水平的作文。
七年級的英語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教授單元話題寫作課時,教師應依據教材內容將學生的實際生活融入寫作課堂當中,讓學生有真實的感觸和體驗。學生寫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會如魚得水。比如,在描寫學生一天的生活場景中,我們不要讓學生去回憶自己的生活場景,要利用圖片提示,以小組活動競猜的方式讓學生列出與寫作有關的單詞、短語、句型等,通過課堂互動,讓學生有真實的體驗。
分層教學引導學生參與寫作活動是教師因材施教的方式之一。教師在教學作文時,可以按認知水平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屬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只需他們能寫出簡單的句子即可,比如寫自我介紹,學生能寫出:My name is Kangkang/ I am a student/ I am ten.等就可以。第二層次屬于中等程度的學生,他們有一定基礎,教師應該要求他們能寫出詞數較多的句子。最后一層次的學生,教師應要求他們寫出語法正確、意思連貫,詞數至少80的作文。通過分層依據學生實際水平進行指導,有助于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英語寫作也是如此,教師在平時應該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對寫作結果進行有效的評價,表揚寫得好的學生,提高其寫作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時,可以分小組寫作,當場批改各小組的優生作文并予以指導;留出10-15分鐘,讓每組優生對寫作較弱的學生加以指導,以優帶差。
教師在學生分小組寫作期間,可巡視各小組寫作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學生寫作不足之處,并予以引導;課后對學生的寫作成果及時批閱,指導學生修改和訂正,進一步提高其寫作能力。
教師可以展示優秀的作文,引領學生精益求精。將優秀英語作文貼在班級學生表現欄中,讓學生欣賞,這對其他學生也有促進作用,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再創作。
荀子說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睂懽饕嗳?。教師在平時應遵循漸進性、持續性和有效性等原則,把寫作技能與英語的聽、說、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加強學生的寫作基礎,正確引導學生寫作,并采取積極有效的寫作訓練技巧和策略,發展學生寫作思維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