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為了讓自己投資項目風險最低,享受到最好的補貼優惠,國家扶持項目是一個重要的保證,那么國家扶持項目有哪些?政府投資或者政府扶持項目主要涉及哪些領域的,我們在這里將對國家“十二五”規劃作重要分析。
2018年國家重點扶持十大項目
1.著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致包括七個方面:
新能源一突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新材料一形成新材料與智能綠色制造體系
生命科學—10年實現優良品種的顯著改良
生物醫藥一力爭在干細胞研究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信息網絡一突破傳感網、物聯網關鍵技術
空間海洋開發一加強海岸帶可持續發展研究
地質勘探一提高資源勘探開采水平和效益
2.各部門要求:
國家發改委: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集成電路、平板顯示、新支線飛機、核電等重大專項建設。研究制定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和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圍繞生物醫藥、生物育種、軟件和信息服務等新興領域,啟動一批研發、產業化和市場推廣重大專項工程。加大用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力度,加大研發和政府投資,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
財政部: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加快實施科技重大專項,大力支持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開發。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持公益性科研機構等的科研能力和條件建設。
科技部: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依托重大專項,加強基礎研究,拓展市場空間,完善政策保障,促進創新驅動與產業發展結合,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經濟社會發展主導力量。
工信部:把新興戰略性產業作為明年的培育重點,把信息網絡、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作為培育重點,并加快培育物聯網產業等。
這就意味著中央及地方將加大政策資金的投入,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
3.積極推進節能減排。
大力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建設,扎實做好節能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建筑節能等工作。加大國家扶持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領域力度,進一步推進重點行業和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加大高效照明產品推廣力度,重點向農村傾斜。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加快實施重點減排項目,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加強重金屬污染治理,加大三河三湖及松花江等重點流域環境保護力度,開展跨省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試點。增加農村環境保護資金投入.支持林業重點工程和草原生態建設,充分利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支持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
4.中央財政促進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
專項資金重點扶持服務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范圍包括以下方面:
(1)社區服務、副食品安全服務體系等面向居民生活的服務業
(2)農業信息服務體系、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等面向農村的服務業
(3)第三方物流、連鎖配送等商貿流通業、商務服務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業務外包、電子商務等面向生產的服務業
(4)其他需支持的重點服務業。
據了解,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中到 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實現以下 目標: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并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平均每年帶動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
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明顯提高,形成全球產業發展新高地。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建成一批重大產業技術創新平臺,產業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前列,在若干重要領域形成先發優勢,產品質量明顯提升。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等領域新產品和新服務的可及性大幅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激勵創新的政策法規更加健全。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形成產業新體系。發展一批原創能力強、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品牌美譽度的行業排頭兵企業,活力強勁、勇于開拓的中小企業持續涌現。中高端制造業、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比重大幅提升,支撐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和技術創新中心,打造百余個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新興產業集群。
到203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主導力量,我國成為世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的制造中心和創新中心,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和主導地位的創新型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