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梅
編輯同志:
一個月前,我因出差外地并入住到一家賓館時,并不知道房間里秘密安裝了攝像頭,賓館用于控制的電腦對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一覽無遺,甚至我赤身裸體的形象也在別人面前被暴露無余。我無意中發現后,精神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已經住院醫治。而面對我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請求,賓館卻一口拒絕,理由是其安裝攝像頭是為了預防顧客在房間內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以及掌握顧客萬一受到不同傷害的證據等。請問:賓館的理由成立嗎?
讀者:古小芳
古小芳讀者:
賓館的理由不能成立,即其侵犯了你的隱私權。
一般來說,是否構成侵犯隱私權,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隱私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四個要素來認定,而且四個要素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與之對應,判斷賓館是否侵犯你的隱私權,同樣必須結合四個要素來進行考量,而結果恰恰表明,本案具備對應要件:一方面,你具有隱私被侵犯的事實,隱私是指不愿意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開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包括私人信息、個人私事、私人空間等等。與隱私相對應,隱私權是指公民非經法定程序或許可,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的一項人格權。你與賓館達成服務協議并入住房間后,房間便成了你的私人空間,你在其中的一舉一動都屬于你的個人私生活秘密,在你不愿意為人所知也不愿意公開的情況下,賓館未經你許可通過攝像頭獲取,無疑是對你隱私的侵犯。更何況你因裸體形象已在別人面前被暴露無遺而受到嚴重精神損害,甚至已經住院醫治。另一方面,賓館的行為違法。《民法總則》在第一百一十條在肯定公民享有隱私權的同時,又在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雖然賓館安裝攝像頭的目的具有預防違法犯罪、掌握顧客受到傷害證據的因素,但這并不等于其通過攝像頭獲取、傳輸你含有隱私信息的行為便隨之合法化。再一方面,賓館具有主觀上的過錯。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侵害包括你在內的顧客隱私,卻疏忽大意或輕信可以避免甚至聽之任之。第四,你的隱私損害與賓館安裝攝像頭之間具有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因果關系,即前者為后者所引起,沒有后者就沒有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