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遠 左桂枝 董如英
【中圖分類號】R514.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據相關資料顯示,甲狀腺結節性病變在發生率上較高,近些年來成為臨床以學生一項常見的甲狀腺類型的疾病之一,針對該類型進行治療,通常情況下回采用開放性的外科手術來實行治療,在外科手術中患者承受的損傷和痛苦較大,微創治療手法漸漸稱為治療的熱點問題,本文研究主要采用經皮熱消融治療手段來針對甲狀腺結節性病變進行治療,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所選取的患者均是由2015年至2017年進入我院接受治療的甲狀腺結節性病變患者120例,共有300枚結節。患者的具體情況如表1。針對病變情況采取兩種消融方式來進行治療,分別是冷循環微波針以及單針雙極式射頻電極針,兩種治療方式均是在超聲的引導下來進行觀察和治療。
1.2 方法 在消融手術之前選擇的微波消融器為ECO-100C型號的微波消融儀,儀器的功率保持在30到55瓦之間,電極使用的為單極微波消融針來實行。針對不同的結節狀態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功率來實行手術[2-3]。在手術前要讓患者進行仰躺,同時還要對需要消融出的皮膚進行常規消毒,麻醉采用利多卡因。利用超聲設備進行手術檢測之前,要對患者的甲狀腺結節處進行實時監測,在引導狀態下實行穿刺結節消融操作,消融操作過后要針對超聲造影進行觀察,看其消融是否完全。
1.3 觀察標準 主要針對消融前后的患者在結節區域的最大長徑、短徑以及其結節面積進行監測和分析,同時,部分的患者病例要進行長達一年的隨訪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主要采用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平表示為0.05,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消融區超聲影像表現 手術消融前后的消融區的最大長徑、面積統計值以及短徑詳情見表2。
2.2 患者消融區域消散速度監測 通過對120例患者進行消融監測,出現的300枚結節中,在消融治療后,完全吸收恢復最快的患者為3個月,時間最晚的患者則為20個月,在結節消散吸收的速度變化上,實際上與患者甲狀腺結節的具體規模和消融的方式有著直接關系,研究中數據顯示,小結節在吸收的速度上要大于大結節的速度。
3 討論
在臨床醫學上,甲狀腺結節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類型的疾病,針對甲狀腺結節性病變的臨床治療有多種,本文主要研究微波經皮消融技術在治療中的應用,將該技術的微創、效率高等優勢發揮出來,同時,消融技術在其他肝癌以及肺癌等癌癥中也有好的應用[4]。目前,這種技術在應用的時間上較短,但治療效果較為顯著,通過本文中120例的甲狀腺結節性病變患者進行研究,可以總結出來,微波經皮消融技術在治療過程中呈現出操作簡單、創傷微小且恢復快等優勢,值得在臨床醫學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孟少達.李莉.楊昆憲.甲狀腺結節性病變經皮熱消融治療的近期效果研究[J].特別健康 2017(14) .
章建全盛建國刁宗平趙璐璐張航.液體隔離法在頸部結節性病變經皮熱消融治療中的應用[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 ISTIC PKU .2014(10)
孫雪飛.甲狀腺結節性病變的CT診斷與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 .2017(5).
崔家華.甲狀腺結節性病變的超聲診斷進展[J].中國農村衛生. 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