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韻 王捷
【中圖分類號】R7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食管癌主要發生的原因是食管黏膜上皮出現的惡性腫瘤,而且該疾病在消化道惡性腫瘤種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在20世紀70年代,對我國癌癥的死因進行全面的調查,食管癌的發病率非常高,排到第二位,到了20世紀90年代與2l世紀初時,該疾病有明顯的下降,排到第四位。目前,在臨床上對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就是放射治療,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放療技術也在逐漸提升,不斷像精確定位、精確計劃和精確治療的方向發展,而且對放療的方式也有了不一樣的見解和認識,在臨床上得以廣泛的應用。文章對食管癌放療技術及放療方式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其具體內容有以下方面:
1 食管癌放療技術的研究進展
1.1 三維適形放療 三維適形放療主要是通過 CT 圖像對患者的腫瘤的三維結構進行重建,再利用科學、合理的適形擋鉛,或者是多葉光柵從而形成適形靶區的照射野,將劑量進行均勻的分布,并在三維空間上與靶區適形的放療技術[1]。對于常規的放療來講照射的方式和照射野的設置都存在一定的的缺陷,而且靶區在定位的時候,它的準確度也比較低,使腫瘤靶區接受的劑量達不到標準。而三維適形放療技術,不僅可以高劑量的分布區與靶區的高度達到一樣的標準,而且可以腫瘤靶區接受的照射劑量可以十分充足,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降低正常組織的受量,其不良反應也會隨之逐漸降低。近些年,對三維適形放療的療效進行不斷的試驗,結果發現,在局部控制率二維放療有明顯的提高,而且不良反應也在逐漸減少[2]。
1.2 強適形放療 強適形放療它是在三維適形放療的基礎上所發展的一種新型放療技術,該技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調節,在靶區的表面可以形成一種等劑量分布,而且該分布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整體形狀呈凹形,這種放療技術是三維適形放療技術無法達到的高度,因此,在臨床上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其效果非常的顯著[3]。經此次研究發現,強適形放療技術與三維適形放療技術進行比較,不僅可以降低患者的肺部受量,還可以減少放射性肺炎情況的發生。
2 食管癌放療方式的研究進展
2.1 術前放療 由于解剖位置的關系,食管癌容易侵犯到周圍的各大組織,比如:大血管、氣管、支氣管等,非常容易發生淋巴結轉移,因此,對該患者只進行手術治療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而且對該疾病進行手術治療,其手術的切除率非常低,非常容易出現復發轉移的現象[4]。經過不斷地研究,對患者進行術前放療,其臨床效果非常顯著,不僅可以減小腫塊的體積,還可以降低局部的復發情況,從而進一步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姜世文等[5]研究結果顯示,對患者進行術前放療,雖然可以提高手術的切除率,降低患者局部復發的情況,但是在放療之后,也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率,是否可以提高遠期的生存率,此結果還不明確,因此,在臨床上不建議對患者進行術前單純放療。
2.2 術后放療 對于食管解剖的位置來講,它具有一定復雜性,如果只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雖然可以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在手術之后食管癌就會有腫瘤殘留的現象,而且患者的淋巴結復發轉移率也會隨之提高[6]。因此,對該疾病的治療方式也得到了患者和醫院的關注和重視,經過研究與探討,對患者進行術后放療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不僅可以對殘存的腫瘤細胞進行全部殺滅的,而且在理論上可以極大的降低患者局部復發的風險,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7]。有研究顯示,對于Ⅲ期以上或淋巴結陽性,特別是針對淋巴結轉移數超過3枚的食管癌患者進行術后放療,具有一定的治療價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會帶來生存獲益。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也推動了放療技術和放療設備發展與升級改進,食管癌的放療技術與以往相比,具有非常顯著的發展空間。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管癌的放療技術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標準,對于傳統、落后的放療技術已經無法滿足實際的需求。傳統的放療技術在靶區存在遺漏的問題,而且劑量也達不到標準,正常的組織受照射過大的影響,會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經過不斷的研究,實施適形放療可以達到良好的效果,不管是放射靶區,還是放射的劑量,都有非常大的進步,有大量研究顯示,對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患者進行以手術為基礎的綜合治療,是目前最佳、最有效的一種選擇,在術前進行放療,不僅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還無法提高遠期的生存率,在臨床上應用的也比較少。在術前和術進行放化具有顯著的效果,并且在臨床上得以廣泛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
但是,還需要對此證明進行大量的臨床試驗,對其進行進一步的驗證。
參考文獻
楊鯨蓉,朱捷,葉仕新, 等.新輔助化放療后微創食管癌切除術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J].醫學綜述,2017,(17):3521-3524.
劉苓苓,費振樂,李兵兵, 等.個性化選擇食管癌放療技術[J].中國醫學物理學雜志,2016,(3):243-247.
彭小保,陳文強,趙軍軍, 等.食管癌調強技術根治性放療后局部區域失敗與靶區劑量體積關系研究[J].實用癌癥雜志,2017,(12):1962-1966.
董江.胸上段食管癌放療中應用三維適形與調強放療技術的劑量學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94.
姜世文,趙佳瑩,鐘文, 等.食管癌適形與調強放療技術劑量參數比較的Meta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16,(4):566-571.
顧飛英,蔣晨雪,許亞萍.FDG PET-CT在食管癌放化療中的應用[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7,(8):961-964.
白飛,李捷,張麗華, 等.探討老年食管癌放療體位固定技術及靶區外放距離[J].中華放射腫瘤學雜志,2016,(9):948-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