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冬梅
【中圖分類號】R25.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供應室為醫院提供各類無菌物品,它負責對醫療器械進行清潔、消毒、包裝,以及將醫療器械分發回收。供應室的護理質量直接關系著醫院整體的護理質量,能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加強對供應室的管理[1],對于預防發生院內感染尤其重要。本文研究分析我院在實施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前后患者院內感染發生情況,現在將過程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我院還未實施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的57例患者分為對照組,2016年在實施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后的60例患者分為觀察組,這117例患者年齡在39-73歲之間,對照組平均年齡(52.6±4.38)歲,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7例;觀察組平均年齡(53.2±3.76)歲,男性患者35例,女性25例。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上無顯著差異(P>0.05),有對比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是未實施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的院內患者,觀察組是實施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后的院內患者。具體的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過程如下:
1.2.1 加強對供應室的消毒管理監測力度,讓供應室的消毒管理更加規范化,由專人對供應室內部及醫療器械定期消毒及滅菌,嚴格按照規定對醫療器械進行處理。另一方面每周需要對患者實施生物監測排除感染可能性,密切監測患者情況。
1.2.2 對供應室內的各項滅菌消毒工作要經過多項審查[2],確保供應室能夠遵守消毒管理工作。定期檢查醫療器械的質量,如發現問題立刻向上級報告并且做好記錄,針對物品的包裝要嚴格按照指標不得出現過緊或者過松的情況。物品的回收與發放方面也要做好登記,在每日清點物品及清潔掃除之后再交換班次,如果器物出現問題未及時上報,由當日輪班人員全權負責。
1.2.3 供應室人員應加強學習對各種器械及物品的性能,確定各內部人員的不同職責分配不同的工作內容,護理人員要按照院內嚴格執行院內相關規定以確保不會出現人為的失誤。通過規章制度和操作手段對各種器械物品消毒、滅菌及全方位的保養,同樣需要將消毒、滅菌日期過程做好記錄。
1.2.4 每周必須進行質檢工作,主要是對消毒質檢、清潔質檢以及滅菌質檢,滅菌質檢還可細分為化學質檢、物理質檢以及生物質檢,滅菌、消毒、清潔合格率必須達標,責任需要落到實處。通過規范的操作技術來確保物品質量安全,在發現問題后及時的去解決,嚴防不合格的物品直接運用于臨床。
1.3 觀察指標 比較2015年及2016年實施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前后我院兩組患者感染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檢驗,P<0.05有統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院內感染發生率遠低于對照組的院內感染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供應室護理質量的控制情況直接關系著整個醫院的醫療水平和護理水平[3],加強供應室管理對提高護理質量上有著顯著的效果,供應室內部任何環節出現狀況都有可能導致院內發生感染,會讓醫院的發展出現不利的情況。對供應室內部的各種器械及物品進行質量嚴格審核管理能夠降低的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對醫院內部的衛生安全也有了保障。
通過實施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我院加強了對供應室的監管。經過本院研究,在實施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后院內感染發生率對比去年沒有實施此項工作的院內發生率有了明顯的降低。這項工作不僅讓醫療安全得到保證還能夠提高供應室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護理人員也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意識,對器物的包裝質檢更加嚴格把控,而且護理人員的服務意思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不僅僅是對醫院負責更是對患者負責,從長遠看來這也可以提高醫院的聲譽和經濟效益,讓醫院得到更加良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確保供應室護理質量可以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對院內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出了保證,可以長期的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周麗娟,王景鳳,王慧玲,等.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8):248-249.
曾桂玲.供應室護理質量控制對降低院內感染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5):290-291.
于文杰,張曉秀,付桂枝.全程質控管理對消毒供應室醫院感染的預防作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6,29(11):1584-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