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凱露
【中圖分類號】R29.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近年來,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兒童齲齒發病率日益上升。若不及時對齲齒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患兒繼發牙髓炎和根尖牙周炎,對患兒日后牙頜系統的發育具有不良影響。目前,隨著護理方法的更新,綜合口腔護理逐漸被廣泛應用到兒童齲齒中。不少學者認為,該護理方法對于兒童齲齒的預防,具有重要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選取38例接受口腔檢查的兒童進行研究,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38例接受口腔檢查的兒童,進行臨床研究。在健源口腔診所批準下,由臨床護理人員將所有兒童隨機對稱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每組兒童19例。觀察組19例兒童包括13例男性兒童和6例女性兒童;其年齡范圍為4歲~12歲,平均年齡(8.61±2.34)歲。對照組19例兒童包括13例男性兒童和6例女性兒童;其年齡范圍為4歲~13歲,平均年齡為(8.97±2.63)歲。納入標準:所有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所有患兒在接受口腔檢查時,均未發生齲齒。
1.2 方法
1.2.1 對照組為常規護理。
1.2.2 觀察組為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第一,綜合口腔宣教護理。護理人員向兒童及家長講述口腔的相關知識,包括口腔的結構、功能、齲齒發病因素、齲齒的危害等,使兒童及家屬對齲齒有一定的認識。同時,向兒童及家屬發放口腔齲齒治療及預防的宣傳冊,使兒童及家屬能夠深入實現對齲齒的學習及掌握。第二,習慣養成護理。護理人員根據兒童的年齡及興趣,可以采用兒童感興趣的方式,向兒童講解正確的刷牙方式。比如,可以通過播放短小的兒童刷牙食品,使兒童能夠跟隨視頻學習正確的刷牙方式,并幫助兒童養成飯后漱口、正確刷牙的良好習慣。第三,定期檢查護理。告知兒童家屬定期口腔檢查的重要性,叮囑兒童家屬每個月進行牙齒檢查1次,發現齲齒問題應遵從醫囑進行治療。
1.3 觀察指標 根據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制定護理滿意度標準:①十分滿意(80~100分):養成良好護牙習慣;②滿意(60~79分):基本養成良好護牙習慣;③不滿意(60分以下):未養成良好護牙習慣。總滿意=(①+②)/(①+②+③)*100%。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統計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使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兒童良好護牙習慣養成情況
2.2 比較兩組兒童齲齒發生率
3 討論
兒童齲齒是臨床常見的口腔科疾病,其發病率較高。流行病學顯示,兒童齲齒在牙齒疾病中的發病占比為18.6%,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三大重點防治疾病之一[2]。目前,不少醫療機構為了有效改善兒童的齲齒問題,通常對兒童實施常規護理。然而,該護理方法所取得的護理效果不是十分顯著。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口腔護理方法得到更新。曾有臨床研究指出,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在兒童齲齒中的應用,可以取得突出性的效果[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兒童在正確刷牙和飯后漱口等習慣的養成,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兒童齲齒的發生率為2.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4.32%。分析其原因,對照組采用的是常規護理,其護理內容相對單一和普遍。因此,其效果不是十分的突出。觀察組采用的是綜合口腔護理干預,護理內容包括綜合口腔宣教護理、習慣養成護理、定期檢查護理等。在護理期間,護理人員始終堅持從兒童的實際情況角度出發,針對兒童的齲齒情況,向兒童講述良好護牙習慣的重要性。同時,根據兒童的興趣和愛好等,為兒童實施視頻播放的方式,吸引兒童注意力的同時,向兒童實施齲齒預防知識的灌輸,為兒童養成良好的護牙習慣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可以促使兒童養成良好的護牙習慣,降低兒童齲齒的發生率,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因此,在日后兒童齲齒預防護理中,可以廣泛采用綜合護理干預。
參考文獻
胡凡榮.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對預防兒童齲齒的臨床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8):2383-2384.
尹崇平.綜合口腔護理干預對預防兒童齲齒的效果研究[J].心理醫生,2017,23(7).
溫偉英,陳柯,陳麗芳,等.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齲齒的預防與護理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5):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