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敏
【中圖分類號】R6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上尿路結石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一種結石,導致該疾病發生的原因較多,而且病癥表現十分明顯:疼痛、血尿,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影響。而且該疾病會容易導致腎積水,患者無法正常排尿,隨著病情加重,很有可能導致腎臟功能發生障礙。積極有效的手術治療是改善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病情的主要方式,本次研究中,就本院收治的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患者進行分組治療,探究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在其治療中的應用效果,以下是具體報道內容。
1 資料、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對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收治的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患者進行研究,從中隨機性抽選出病例數90例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病例數45例,分別給予傳統切開取石術、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所有參選者均知曉并同意參與研究。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病例數25例、女性病例數20例,年齡范圍:34歲至67歲,平均年齡范圍(52.3±5.1)歲;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段在33歲到68歲之間,平均年齡值(52.4±5.0)歲。對比2組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患者的基本資料,并無較大差異:P>0.05,因此能夠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切開取石術:對患者進行麻醉后,在腹部作切口,長度約3至5mm。打開患者腹腔,切開患側輸尿管后,探查患者結石,確定結石位置將較大的結石擊碎,然后清除結石,放置雙J管,依次縫合,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觀察組采取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對患者進行麻醉,取截石位,將輸尿管導管插入患側肢尿管上尿路結石處。利用超聲選擇合適的穿刺點,穿刺成功后放置斑馬導絲,使用擴張器擴張通道,建立合適的微創經皮腎鏡取石通道。置入腎鏡確定結石位置,采取氣壓彈道碎石法擊碎結石,檢查是否清除干凈,將腎鏡取出,留置雙J管,1個月后復查取出[1]。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手術患者結石清除率、手術情況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版對所有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并以P<0.05表達組間差異性。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分別采用卡方和t進行檢驗。
2 結果
2.1 2組手術患者手術情況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而且組間數據差異性較大:P<0.05
2.2 2組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患者結石清除率比較在對照組患者中,共有33例患者結石完全清除,結石清除率為73.33%,觀察組手術患者中,共有41例患者結石完全清除,結石清除率為91.11%,將2組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患者結石清除率帶入SPSS22.0軟件中進行對比:卡方值=4.8649 P值=0.0274。
3 討論
腎臟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之一,具有排泄、代謝、清除體內廢物的功能,也是疾病產生的高發部位[2]。因為上尿路結石導致腎積水會嚴重損害腎臟,導致腎衰竭發生,因此針對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患者及時給予手術治療十分重要。然而傳統的手術治療方式創傷性較大,而且手術治療效果不佳,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結石清除效果一般,導致患者術后并發癥較高,對其身體健康、腎臟功能造成傷害[3]。
隨著現代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微創手術的廣泛應用得到眾多患者的青睞。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主要是在患者的腰部做一個小型切口,建立取石通道后,利用腎鏡以及氣壓碎石機進行碎石,具有低創傷性、高效性,不會對患者的腎臟造成較大損傷,也不僅引起患者的不適,患者術后并發癥較少,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薦[4]。
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患者實施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明顯的改善,而且結石清除率較高,與對照組相比:P<0.05。
總之,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在治療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患者中療效顯著,不僅能夠有效清除患者的結石,還能夠減少手術帶來的痛苦,術后患者能夠盡早恢復身體健康,保證了患者的治療安全性,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胡國森.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合并重度腎積水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3):2363-2364.
劉宏學.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并重度腎積水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22):125-126.
鄧國衛.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并重度腎積水的療效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9):1257-1258.
李亞縣,張凱忠,梁育梅.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并重度腎積水的臨床有效性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9):121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