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欽
【中圖分類號】R6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OVCF是老年人群中高發骨折性疾病,并且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劇,該病的發病率也逐年上升,嚴重影響著老年患者的生活[1]。傳統治療方法需要患者長時間的臥床休息,但這樣會進一步加重患者骨質疏松情況,從而導致惡性循環的出現。PVP技術是近年來骨科應用較為廣泛的治療手段,開創了OVCF治療新思路[2]。本文探討了老年多節段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VCF)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經皮椎體成形術(PVP)的臨床價值,分析見以下內容。
1 病例選擇與方法研究
1.1 患者情況 本研究開始時間為2017年1月,結束時間為2017年12月,研究對象的納入范疇為在此期間就診于我院的48例OVCF患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持續且頑固的腰背疼痛,平臥、翻身等均較困難,日常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經影像學檢查提示,所有患者均無脊髓神經損傷的癥狀。其中男性患者的納入例數為29例,女性患者的納入例數為19例,年齡納入最大值為82歲,最小值為55歲,平均年齡值為73.61±1.38歲。其中15個椎體為陳舊性骨折,116個椎體為新鮮骨折。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充分享有知情同意權。
1.2 手術方法 協助患者取俯臥位,并將腹部懸空起來。對患者進行持續的心電監護,并借助C型臂透視機觀察患者的受傷椎弓根情況,判斷其位置并進行體表標記。對患者進行常規消毒,并鋪手術巾,麻醉藥選擇利多卡因,對患者進行局麻,并至骨膜位置。切開皮膚,并使用穿刺針經過傷椎的椎體壓縮嚴重的一側將皮質穿透,穿刺至椎體的后緣內2-3cm處,在椎弓根至椎體前部大約三分之一的部分,將穿刺針的內芯取出,從針管內注入非離子型的造影劑,完成造影過程,對椎旁靜脈的血流情況進行仔細的觀察。在進行正側位透視確保無誤的情況下,向病椎體內緩慢的注入骨水泥,并對骨水泥的分布情況進行密切的觀察,確保患者的生命體征,避免滲漏的發生。在骨水泥基本硬化后,進行體外的觀察,并退出骨水泥的注射器械,選擇合適的敷料進行針口的結扎和保護。其中骨水泥的注入量約為3.8-6.5mL,觀察10分鐘,手術結束。術后患者臥床休息24小時,并進行常規的椎體復位情況的復查與骨水泥位置情況,并常規應用抗生素1-2天。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患者治療前后的VAS評分(視覺模擬評分量表)與BI指數(巴塞爾指數)[3-4],分析患者治療前后的椎體高度后凸畸形的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用的統計學軟件選擇SPSS18.0,進行統計學分析的數據均來自于本研究過程中所獲得的可靠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手術時間范圍31-122分鐘,平均為61.56±2.03分鐘。患者術中沒有明顯的出血癥狀與血壓下降情況,骨水泥的分布主要為穿刺部位的中部或前中部,且無水泥滲漏情況。手術次日,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減輕,佩戴腰圍可以下床活動,無并發癥的出現。
2.1 探究患者在治療前后的椎體高度后凸畸形的變化對比情況
在椎體前緣、椎體后緣與后凸畸形方面的對比中,治療后患者的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治療前,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探究患者在疼痛評分與BI指數方面的前后差異情況 治療后,患者的疼痛評分與BI指數均顯著優于治療前,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骨質疏松的病變特征主要為骨礦物質與骨基質的等比例減少、骨組織的顯微結構退化等,這使得骨骼的脆性增加[5],大大提高了骨折的發生率。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保守治療逐漸被手術治療所取代,PVP技術作為一項在骨科開展較為成熟的技術,其治療老年多節段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效果較為顯著。
但在手術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選擇合適的椎體節段進行治療,由于壓縮骨折的新舊程度、病變類型、受力情況等不盡相同,因此,在進行PVP治療時,應該以椎體的自身特性進行選擇,以保證椎體的穩定性;(2)注意骨水泥的注入量。研究指出,骨水泥的注入量直接影響著患者術后水泥滲漏的發生率。因此,注入量應該以能夠恢復椎體壓縮強度為宜;(3)注意相鄰椎體再骨折的發生情況,治療過程中,由于脊柱生物力學的改變與椎體硬度的增加,導致相鄰椎體再骨折的發生率大大增加。因此,在術后對患者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十分必要。
本文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患者的椎體高度后凸畸形較治療前得到了顯著的改善(P<0.05);在VAS評分與BI指數方面,治療患者的評分結果顯著優于治療前(P<0.05),充分表明PVP技術的臨床應用價值與優勢,與相關研究[6]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綜上所述,在老年多節段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治療中,選擇經皮椎體成形術方案取得的效果較為顯著,患者預后較好,值得廣泛開展。經PVP治療后.患者疼痛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早期活動,避免長期臥床引起的肺部感染褥瘡靜脈炎血栓,尿路感染等病發癥。積極配合防治骨量流失,避免骨質疏松加重,再次出現骨折。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質量和自理能力。減少家人的護理負擔。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明顯改觀。
參考文獻
趙敏,周江軍,熊斌, 等.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或椎體成形術治療多節段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J].臨床骨科雜志,2013,(3):264-265.
鄭杰,陸禹嚴.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與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治療老年多節段骨質疏松性椎體骨折的療效比較[J].廣西醫學,2016,(10):1460-1462.
何小忠,丁保大,吳建榮, 等.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椎體壓縮性骨折[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160-161.
龍欣,戴民,張彪, 等.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骨折的療效分析[J].重慶醫學,2014,(20):2686-2688.
周江軍,呂仁發,趙敏, 等.嚴重壓縮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經皮微創治療[J].中華內分泌外科雜志,2014,(2):172-174.
何振森.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研究[D].福建醫科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