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中圖分類號】R256.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前言: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醫療衛生條件也在不斷改善,臨床醫療技術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提升護理效果和患者滿意度,臨床護理工作應當朝著專業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加以改善。本文以感染科肝病臨床護理為研究對象,就如何在感染科肝病臨床護理工作中有效應用人文關懷進行探討,希望能為感染科肝病臨床護理工作人員提升護理質量提供理論參考。
一、積極轉變服務理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想提升感染科肝病臨床護理服務質量,護理人員首先要積極轉變服務理念。基于患者實際需求之上,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理念,改變以往以自我為中心的慣性思維和僵化的工作模式[1]。在實際護理過程中,一切都要以滿足患者需求為基礎,將人文服務理念滲透到每一個護理環節中,讓患者感覺到舒適、放松。在深化開展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應當主動地、積極地接受新觀念,利用新的思路對護理實踐進行引導。在臨床實施初步階段,借助以點帶面的培訓和學習實現護理工作人員人文素養的提升,使其積極轉變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思想水平和服務意識。從小處入手,大處著眼[2]。在實際護理工作中,護理工作人員應當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注重細節,尊重并熱愛自己的工作。只要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績。總而言之,護理人員要積極轉變服務觀念,以減輕患者痛苦為己任,以滿足患者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確保自己的心理品質和業務能力能夠有效適應患者的實際需求。
二、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
要想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護理人員必須要給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的康復環境。在感染科肝病臨床護理工作中,可以通過營造人文環境的方式進行人文關懷的滲透。讓患者在一個溫馨、寬松的環境中接受治療和護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有助于患者的康復。在實際護理工作中,護理工作人員要積極創建溫馨病房活動,對患者的實際需求給予高度關注。比如,患者所在的環境是否舒適、患者享受到了什么樣的服務、提供的服務是否有利于患者康復等,這些都是需要重視的問題。環境的創設可以從溫度、濕度、光照等幾個方面著手,病室內要保持適宜的濕度和溫度,墻壁上掛一些能夠促進患者身心放松的山水畫,在窗臺上可以擺上一些小型的、有利于患者放松的鮮花。在病區的走廊區域,可以設置各種臨床護理教育的宣傳欄,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加強健康知識教育。與此同時,還要增設微波爐、飲水機等設施。在臨床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務必要最大限度降低噪音,切勿大聲喧嘩。在更換被單的時候要做到輕放輕拿,防止病室內飛起較多灰塵。在對病室地面進行打掃時,盡可能使用濕拖布,防止灰塵揚起對空氣造成污染[3]。除此之外,病室內每天都要進行消毒,而且要保持病室內空氣的流通和清新。通過這一系列的護理措施讓患者感受到貼心的關懷和真誠的尊重。在這樣溫馨的(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人文環境中,患者可以做到精神充沛、心情舒暢。這既可以減少護理差錯的發生率,還可以提升患者的滿意度。
三、規范護理行為和服務用語
服務用語是最能體現出人文關懷的載體,一句簡單的問候就可以讓患者感受到濃濃的關愛,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可以讓患者看到護理人員的用心和真誠。因此,在感染科肝病臨床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規范護理行為以及服務用戶滲透人文關懷,給患者營造良好的康復環境,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和舒適度。在服務語言上,使用關切、商量、溝通的句式和語言,而摒棄傳統的通知式、命令式句式和語言。在行為動作上,要做到處處關愛,給予患者最大限度上的尊重和理解。在患者入院的時候,接診人員應當提供主動的、親切的服務。對于有服務需求或者病情需求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寸步不離地陪檢。在患者出院的時候,要與患者友好道別并說一些祝福的話語。在實際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要適當使用“您稍等”、“您別擔心”、“您有什么事”、“您好”等一些文明服務用語[4]。在患者出院的時候與患者道別,護理人員可以適當使用“有事打電話”、“常聯系”、“慢走”等一些文明服務用語。在操作過程中,適當使用“別緊張”、“別擔心”等安慰性的語言。除此之外,在巡視和護理工程中應當給予患者親切的稱呼,比如“小朋友”、“大娘”、“大爺”等,讓患者感受到親切與尊重。
四、重視患者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護理體系中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放松身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很多感染科肝病患者由于病情嚴重、治療費用高等感到痛苦和焦慮,護理人員要予以重視。首先,護理人員應當向患者詳細介紹對應的病種及其病因,讓患者對自己患的肝病有一個清楚的、正確的認識;其次,護理人員要給患者介紹一些成功的案例,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讓患者對康復充分希望,同時減少患者的恐懼心理和緊張心理,讓患者知道情緒對康復有很大的影響,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保持積極的情緒;最后,護理人員還要做好患者家屬的工作,給他們傳輸病人心理護理常識,一起幫助患者提供治療信心。
結論:綜上所述,人文關懷是一種有溫度的臨床護理服務模式,這種護理模式可以給患者營造良好的康復環境。在實際護理過程中,護理工作人員應當立足實際,以患者實際需求為出發點,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一切需求,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這種護理模式可以真正實現“以人為本”以及“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目標,不僅有利于患者的康復,對我國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張慧松,楊婷,陳妮妮,汪慧琴,陳旭坤.人文關懷護理模式與傳統護理方法對尿毒癥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對比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5,42(05):101-104.
蔡鵬飛,陸翠,楊永強,竇昊穎,邢慶,靳英輝.護理專業學生人文關懷能力培養的理論及策略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06):472-476.
黃勝,孟云,吉冬麗,蔡曉娟,陳紅梅,陸勤美,張蘭鳳.人文關懷同質化管理在腫瘤內科中的實踐及評價[J].中國腫瘤,2014,23(10):842-845.
崔麗君,魏雪梅,馮曉芬,游川,花霞.人文關懷護理對直腸癌結腸造瘺口患者圍手術期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03):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