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予
【中圖分類號】R72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腹瀉屬于一類臨床中十分多見的兒科疾病,主要是因為小兒腸道菌群十分脆弱并且不穩定,免疫功能還不是十分完善,非常容易遭受外界因素干擾出現腹瀉疾病,與此同時小兒出現腹瀉疾病,體內益生菌數量顯著降低,條件致病菌數量明顯升高,能夠合并腸道機會菌感染,對于疾病的預后效果產生威脅[1]。微生態制劑媽咪愛屬于一類胃腸病用微生態制劑,能夠對雙歧桿菌繁殖加以激活,同時能夠激活機體吞噬細胞吞噬活動,還會密切結合產生屏障,對于致病菌定植和侵入起到阻止的作用,媽咪愛含有多種B族維生素有利于腸道受損黏膜修復,尤其是枯草芽孢桿菌不屬于人體腸道正常菌群,當其進入到病人腸道之后會拮抗并且抑制葡萄球菌生長,降低腸道菌群中潛在致病菌數量與種類,促進菌群優勢化[2]。本文對于我們醫院在過去一年之內所收治的小兒腹瀉病人資料10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療方案的差異施行分組,給予對照組病人思密達藥物治療,研究組病人在對照組基礎之上加用媽咪愛,對比兩組病人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免疫情況,將所得各項數據施行統計學計算,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于我們醫院在過去一年之內所收治的小兒腹瀉病人資料100例施行分析(2016.1-2017.1),所選病人全部符合小兒腹瀉疾病的臨床診斷標準,100例病人全部排出入院時具有腹瀉或是入院72小時之內產生腹瀉的病人;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療方案的差異施行分組,給予對照組病人思密達藥物治療,研究組病人在對照組基礎之上加用媽咪愛,對照組病人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最小年齡5個月,最大年齡5歲,平均3.2±0.6歲;研究組病人中男性26例,男性24例,最小年齡6個月,最大年齡5歲,平均3.4±0.6歲;兩組病人的臨床表現包括: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一些病人存在溢奶、黏液、嘔吐以及血便,嚴重病人會產生酸中毒、精神萎靡以及脫水。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病人思密達治療方式:針對年齡在低于1歲的病人,每天2次口服思密達,每次0.5袋,年齡在1歲到2歲病人,每天2次口服思密達,每次1袋,年齡大于2歲病人,每天3次口服思密達,每次1袋,服用期間將藥物混合溫開水指導病人快速服用。給予研究組病人思密達治療基礎之上加用媽咪愛治療:采取低于40攝氏度溫水或是牛奶進行沖服,對于低于2歲病人,每天2次,每次0.5g-1g,對于大于2歲病人,每天2次,每次1g。
1.3 評價標準 病人接受臨床治療之后,比較兩組治療期間腹瀉癥狀與臨床治療效果。病人接受治療之后3天各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排便次數以及性狀恢復正常水平,代表顯效;病人接受治療之后3天各項臨床癥狀獲得顯著改善,排便次數以及性狀出現顯著好轉,代表有效;病人接受治療之后3天各項臨床癥狀沒有任何好轉或是出現加重,排便次數以及性狀沒有任何好轉,代表無效[3]。
1.4 統計學處理 將研究結果所得的各項數據采取SPSS22.0統計學軟件施行數據處理。在對數據進行處理期間,t 值采取檢驗計量資料,卡方采取檢驗計數資料,組間差異通過P 值加以判定,其標準判斷標準:如果所得P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如果 所得P 值>0.05,那么代表所得數據不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病人接受不同治療措施之后,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兩組病人接受不同治療措施之后,住院時間以及腹瀉持續時間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小兒腹瀉作為臨床中最常見的一類疾病,兒科出現幾率僅僅低于呼吸道感染,使引發小兒營養不良的主要因素,當病人出現腹瀉之后,會產生大便次數增多以及大便性狀改變等相應的臨床表現,同時病人還會伴隨腹脹、惡心以及嘔吐等表現癥狀。臨床中對小兒腹瀉疾病開展傳統治療主要為蒙脫石散,蒙脫石散中AL3+與Mg2+等離子能夠吸附機體菌群,其中含有雙八面體蒙脫石微粉,存在層狀結構和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可以有效固定并且抑制消化道中病毒、病菌和所出現的毒素,存在理想的保護消化道黏膜效果,能夠促進黏膜屏障防御能力,對于病人腸道蠕動功能加以保護。枯草桿菌二聯活菌片作為一類微生態制劑,也能夠稱之為媽咪愛,其中每一片藥物中含有枯草桿菌二聯活菌數不少于1.75x107CFU,同時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甘露醇以及微晶纖維素等輔助成分,可以有效治療由于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急性腹瀉、慢性腹瀉、腹脹、消化不良以及慢性便秘等[4]。思密達具有層紋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對消化道粘膜有覆蓋能力,并通過與粘液糖蛋白相互結合,從質和量兩方面修復、提高粘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根據本文的研究顯示,對于我們醫院在過去一年之內所收治的小兒腹瀉病人資料100例施行分析,由于病人所接受治療方案的差異施行分組,給予對照組病人思密達藥物治療,研究組病人在對照組基礎之上加用媽咪愛,對比兩組病人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免疫情況,將所得各項數據施行統計學計算,結果表明,兩組病人接受不同治療措施之后,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兩組病人接受不同治療措施之后,住院時間以及腹瀉持續時間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我們國家嬰幼兒中出現幾率最高的消化道綜合癥就是小兒腹瀉疾病,嬰幼兒機體的防御能力比較差,非常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侵襲,產生感染性腹瀉疾病,嬰幼兒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食物量或是質產生明顯的改變無法適應,但是嬰幼兒對于營養物質的需求很多,所以會加重胃腸道負擔,飲食不當還會產生消化道功能紊亂,出現非感染性腹瀉疾病。嬰幼兒腸壁比較薄,存在較高通透性,屏障功能下降,消化不全、過敏原以及腸道內毒素產物等都會通過腸黏膜進入到人體,產生變態反應性疾病以及全身感染。出現病毒性腸炎之后病人腸道遭受病毒侵襲,病毒復制到小腸絨毛頂端柱狀上皮細胞,引發細胞壞死以及空泡變性,微絨毛腫脹之后排列變短或是產生紊亂,腸黏膜上皮細胞受到累及出現脫落,出現不規則裸露病變遺留,對于小腸黏膜水電解質的回收功能產生損傷,腸腔中腸液大量積液引發腹瀉。小兒腹瀉疾病的出現會導致病人腸道菌群紊亂,文獻資料顯示,大概80%左右腹瀉病人疾病發病誘因屬于腸道內菌群受到病毒感染產生破壞失調情況,如果病人沒有獲得及時有效的治療會產生水電解質紊亂,屬于引發小兒生長發育障礙以及營養不良的關鍵因素。媽咪愛聯合思密達治療小兒腹瀉疾病,不但可以有效調節病人腸道中正常菌群平衡,緩解病人腹瀉癥狀,保持體內水電解質的平衡,有效保護腸粘膜屏障,治療方式安全并且有效,加快病人的恢復速度,促進病人的免疫能力,臨床應用價值相對比較高,特別適用于0歲到3歲小兒病人[5]。綜上所述,臨床中對于小兒腹瀉病人采取媽咪愛聯合思密達治療效果理想,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比較少,同時能夠降低病人腹瀉持續時間,不會對病人造成較大的影響,可以加快疾病康復速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李燕,羅淑華,汪東籬,等.2012-2013 年深圳市光明新區感染性腹瀉病原體監測 結果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5,31(3):354-357.
李華.媽咪愛聯合口服補液鹽Ⅲ治療兒童輕中度腹瀉的療效分析[J].中國民族 民間醫藥,2016,25(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