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麗晨
【摘 要】贛南客家圍屋是客家文化造物藝術的結晶,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隨著自然風化和社會的進程,圍屋也瀕臨危機的邊緣。本文從當前流行的Unity數字化技術出發,對技術本身及贛南客家圍屋具體的數字化實施進行了系統探討,并指出Unity數字化技術平臺下,贛南客家圍屋具體的數字化保護具有提升安全性、交流性及公共文化性意義。
【關鍵詞】 Unity技術;贛南客家圍屋;數字化應用
中圖分類號:TU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8-0232-02
一、贛南客家圍屋概述
圍屋,顧名思義,指圍起來的屋子。圍屋的意思是圍墻,而這個圍墻不單單是指圍屋最外圍的圍墻,也是整座圍屋用來防御的圍墻。贛南客家圍屋是極具特色的客家傳統民居,勤勞樸實的客家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里??图覈菰谀承┓矫媸勤M南客家文化的重要文物載體,被建筑學家、藝術學家們譽為傳統民俗建筑史上的偉大奇觀。
作為客家建筑的代表,客家圍屋的建造是歷代客家先民憑借著長時間以來的藝術文化積淀,他們用自己所掌握的先進建筑技術而構建的安居樂業的場所,是世世代代勤勞淳樸的客家人民生活追求的最終理想結果。毫無疑問,當客家人民在建筑家園的過程當中,客家人會潛意識或將客家圍屋的建筑當成他們追求文化獨立、彰顯文化魅力、體現自身存在價值的標志。因此,客家圍屋不僅僅是客家的文化積淀,也是客家人民追求文化的理念。而贛南客家文化的核心,則是中州古風的余韻,中州淳厚質直,而客家人民一直也是秉持著勤勞樸實的人生態度,安定生活。他們融合了其他文化元素在內的文化建筑,又采納了其他文化建筑的優點,從而客家人修建客家圍屋一樣的極具客家特色的文化標識,而贛南客家圍屋,則正是這一文化特征的最佳體現。[1]
贛南客家圍屋,指的是現在僅存于江西省贛州市地區所屬縣、市、區,是由客家人建造并使用的,具有明顯封閉性、聚族而居的大型民居,類似于北京的四合院。據調查,贛南客家圍屋現在約有六百余座,主要分布在贛州市南部的幾個縣市,如龍南、全南、安遠、尋烏一帶。龍南縣的圍屋有三百七十多座,形狀各異,其中“方圍屋”建筑數量居多,建筑風格鮮明,建筑格局宏大,到目前為止依然保存完好,成為社會各界人士考察調研、探索歷史的最佳場所。
二、Unity技術在贛南客家圍屋數字化中的具體應用
Unity是由Unity Technologies公司開發的跨平臺專業游戲引擎,公司打造了一個完美的游戲開發生態鏈,用戶可以通過它輕松實現各種游戲創意和三維互動開發,創造出精彩的2D和3D游戲內容,然后一鍵部署到各種游戲平臺上。Unity并不僅僅是一款強大的建模軟件,它還被廣泛應用在陸??哲娛掠柧殹⒎康禺a開發虛擬展館、家具設計展示、石油加工管理系統、化工廠管理系統、水電站管理系統、煤炭生產安全監控系統、培訓系統、城市社區監控管理系統、污水處理系統、數字化教學系統、家庭自動化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等各行各業中。[2]
在贛南客家圍屋數字化中,Unity軟件允許用戶任意切換自由視圖、俯視圖、左視圖、右視圖,任意角度旋轉都沒有問題,使用者可以方便觀察三維模型與其他不同角度的關系。運用各種快捷鍵極為方便地切換不同角度觀看。在不同的角度觀察主體建筑的各種視圖,并任意旋轉。這樣讓我們更加看清楚實物的全貌,甚至比實地考察來的可視性效果更佳。同時,軟件允許用戶自由縮放、移動和旋轉視圖,從而可以360度無死角觀察三維模型。當用戶選擇某一視圖中通過移動縮放攝像機的位置,讓主體的三維建筑物可以變大變小,甚至拉近物體建筑。還可以通過各種旋轉位移的方法,對物體的角度和位置直接進行編輯,這對觀看者有較好的操作體驗和觀看體驗,具體如下圖所示。
在贛南客家圍屋數字化動畫展示上,Unity軟件可以通過設置時間動畫關鍵幀的手法,對每一幀的物體進行調節。一般來說,一秒有24幀,就像漫畫那樣,是指一秒鐘閃過的每個畫面的張數,而一秒鐘多少張數是人為設定的。因為3D動畫沒有動畫里的動作那么流暢連貫,所以我們就沒有必要做得那么精細。對于每一秒鐘,甚至是一分鐘到幾十秒鐘,我們都可以對其單獨的物件進行調整。
三、贛南客家圍屋數字化的意義
Unity軟件在贛南客家圍屋數字化保護及設施中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人類自然和社會活動的歷史遺物,無論是最初的精神還是物質的,都可以從不同的側面或者領域,揭示當時所發生的歷史現象和歷史背景。所以保護贛南客家圍屋的非質文化遺產就是保護地方文化歷史。
Unity軟件平臺的數字化實現有利于提高贛南客家圍屋的安全性。從客觀來說,不論我們怎么保護,隨著時間的變化,文化遺產還是會被損壞甚至是消逝,數字信息化的普及和三維建筑的完整還原,能讓這些值得記錄的文化遺產更為直觀保存下來。用新的數字技術去突破傳統意義上的保護方式,能夠更加安全和有效保留彌足珍貴的贛南客家文化遺產。 同時,數字化下的圍屋文化有利于它自身的傳播與交流。對于文化遺產的傳播交流而言,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相對于傳統的文化遺產保護,更能起到擴大和傳播的作用。[3]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數字技術傳播速度比傳統方法要便捷,快速范圍廣得多,數字技術傳播速度的快捷程度,使文化傳播可以在最短的時間里傳遍全世界。
利用Unity軟件的優勢性,便于客家圍屋文化成為大眾公共文化形態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數字信息的網絡傳播及現代軟件技術的應用有利于大眾更加了解認識和探索文化遺產,激發并培養大家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自覺意識,具體如下圖所示。
當然,從國家提倡的低碳化角度思考,數字化圍屋有助于促進文化遺產保護的低碳性質。傳統文化的遺產保護,按照傳統觀念的還原來看,都是需要投入巨資的,特別是物質文化遺產的實物修復與重建,需要耗費大量的材料,不管是哪一種,自然或者非自然能源,這些都會對自然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浪費造成影響。而用數字化保護文化遺產,以現代數字技術的真實還原,使得文化遺產今日重現。雖然數字技術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但是它相對于重建,在資金方面的投入會少很多,也并不消耗任何自然或者非自然的資源,這種數字化的修復方式,更加環保,這種可持續的資源使用方式,也代表著人類社會未來資源利用的發展走向。[4]因而,基于Unity技術功能的表現,贛南客家圍屋數字化實施將給其他傳統建筑提供了一條具有實踐參考意義的保護途徑。
四、結語
當前,我們在不犧牲任何自然或非自然資源去保護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候,數字化方式則顯得極為合適與貼切。在贛南客家圍屋的保護中, Unity技術的運用把圍屋的自然景觀再現出來,有數據,有圖像,更有實地風貌,整體展出了本土的文化意味。數字化展示與保護固然重要,但真正觀看起來猶如隔靴搔癢,意猶未盡。因而,對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還得從根本上進行保護,尤其對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建筑,需要做好從現實建筑實體的保護、修繕與開發。
參考文獻:
[1]熊建新.贛南客家圍屋建筑的特點和文化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2,(04):22-24.
[2]陸永濤,袁繼峰,汪健人.基于Unity引擎的土木工程專業Web3D模型開發[J].山西建筑,2014,(11):26-28.
[3]王志強,王猶建,姚佩.“互聯網+”視閾下高校三維軟件類課程“雙向驅動式”創新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7,(4):70-74.
[4]王明月.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數字化風險和路徑反思[J].文化遺產,2015,(0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