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悅
【摘 要】歸化和異化作為翻譯中的兩種策略,歷來是翻譯界爭論的焦點之一,筆者在分析俄文廣告詞特點的基礎上,運用歸化和異化策略對俄文廣告詞的翻譯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兩者間的關系得出以下結論:歸化和異化策略是辯證統一的,譯者應該從實際出發,充分認識俄羅斯與中國文化之間的差異,合理地運用歸化和異化翻譯策略,促進兩國文化等領域的良性互動。
【關鍵詞】俄語;廣告詞;歸化;異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8-0245-01
一、問題的提出
“廣告”一詞реклама,源于拉丁語,具有以下含義:“喊出、喊叫”和“回答響應、需求”。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廣告的內涵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廣告已經成為重要的營銷手段之一,分商品、工作、服務等類型,且載體多種多樣、五花八門,如通過轉播電視節目播出的廣告已經成為商家的營銷手段之一,具有引導消費和服務的特點,廣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廣告詞具有可讀性、簡潔性、視覺沖擊性等特點。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的不斷深化,中俄兩國的經貿合作領域得到了日趨廣泛深入的發展,要把俄羅斯的產品廣告譯成中文,內容既要準確突出產品特點,又要采用本國民眾所能接受的表達方式,就需要在翻譯過程中運用歸化和異化策略,使俄語廣告詞靠近中國消費者,反之亦然。因此,要真正達到廣而告之的目的,譯者就要準確把握運用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策略。
二、歸化和異化術語的含義
歸化(натурализация)和異化(диссимиляция)屬于翻譯術語,歸化(натурализация)為“取得國籍;自然馴化;擺脫習俗,給予外國人以公民權”。歸化翻譯要求讀者向目的語讀者靠攏,譯者必須像本國民眾那樣說話,譯作必須使用地道的本國語言。漢語解釋的歸化指“歸服而受其教化;舊時指甲國人民加入乙國國籍,歸順,服從”。可見其共同點是“被歸服”。如果按照歸化的方式對俄文進行“廣告詞的翻譯”會加入中國思想,使其更好地為中國受眾理解,此時譯者就需突出中國思維。俄語中異化(диссимиляция)指“異化作用,分化作用,代謝異化,分化;異化作用,分化作用;異點,不同之處”。使用異化翻譯策略的目的在于考慮民族文化的差異性,保存和反應異域民族特征和語言風格特色,為譯文讀者保留異國風情。漢語中最先把歸化解釋為“語音學上指兩個相同或相似的音連在一起,而變成不相同或不相似的音”。從中可以看出在翻譯中異化能夠更加突出多元化的價值觀。在翻譯廣告詞過程中,如果采取異化策略對俄語“廣告詞”進行翻譯,那么會使中國受眾更加直觀地了解俄羅斯文化背景下的產品構成,顯示出一定的地域特點,但在具體翻譯實踐中還應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歸化和異化翻譯策略。
三、歸化和異化翻譯策略在廣告詞翻譯中的運用
(一)商業俄語廣告詞
在良性競爭的體制下,廣告無疑是商家的制勝法寶之一。廣告翻譯的目的與廣告原文一樣,都是商家向消費者推廣自家的產品和服務以達到獲利的目的。大型商業類的俄語廣告簡潔明了,將其翻譯成漢語時,采用異化策略會更加直觀地表達出俄語廣告中的原本意圖。
本文從歸化和異化兩種常用的翻譯策略對商業廣告實例進行分析:
例1.“Краткаяреклама.Альтернативноеотопление!Отоплениедешевлегазовогоилицентральногов5-10раз.До150грн.За100квм.взимнийсезонлёгкиймонтаж.”
漢語翻譯為:“簡要廣告:新一代取暖設備!較燃氣或集中供暖便宜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冬季每百平米取暖成本不超過150格里夫尼亞(烏克蘭貨幣)。安裝方便。”
例1中的俄語廣告有非常明確的目的和重點,整段廣告沒有過多色彩,更多采用陳述的表達方式,在這種情況下,譯者不必做過多的修飾,運用異化的翻譯策略即可。在商業俄語廣告中,若原廣告采取的是平鋪直敘的廣告表達方式,選擇異化翻譯策略會使消費者更加直觀地了解產品性能和優勢。
(二)生活俄語廣告詞
與商業廣告不同,生活廣告更注重人文內涵,因為產品服務于消費者,所以受眾的第一感受最為重要。而廣告是能讓受眾產生良好的第一感受的手段,產品的性能、優點都要通過廣告全方位地表達出來,俄語生活類廣告本身不具有過多的修飾,想要得到外國消費者的青睞,需要譯者進行合乎本國民眾習慣的內容修飾,譯者采取歸化的翻譯策略充實內容,促使受眾更清晰、全面地了解俄羅斯產品。
例2.“不用怕,不怕臟,臟不怕。”俄文譯文為:“Используя《Берку》.Небоюсьгрязи,испачкатьсянебоюсь.”
在漢語表達中,合轍押韻給人以美感,同時能顯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蘊。以此為例,“怕,臟,怕”三個結尾押韻,整體還表達了產品的功能性,突出產品優點,俄語也采用單詞結尾讀音大致相同的結構:Небоюсьгрязи,испачкатьсянебоюсь.巧妙地運用異化翻譯策略,令人產生耳目一新的印象。
以上俄文廣告生活化痕跡明顯,譯者在運用歸化翻譯策略的效果更加突出,以本國語言方式來解讀外國廣告內容,充實了廣告內容的同時不失本國文化特色,減少文化侵入,這對譯者來說也是一種考驗。
四、結語
歸化和異化策略最初出現在美國著名翻譯家勞倫斯·韋努蒂1995年出版的《譯者的隱身》中,這是翻譯理論的重大突破。1813年施萊爾馬赫發表了長篇論文《論翻譯的不同方法》,他指出:“譯者要么盡量不打擾原文作者,讓讀者靠近作者,要么盡量不打擾讀者,讓作者靠近讀者。”在廣告翻譯中沒有絕對的歸化或者異化策略,在翻譯俄語廣告詞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相應的翻譯策略,確保借助翻譯能傳達出廣告詞原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