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暢
厚道之人,是待人誠懇、做事誠實、能寬容、不刻薄之人。要讓世界成為充滿愛心的世界,讓世界成為和諧的世界,就斷然少不了厚道人。
劉翠霞是評劇“四大流派”之一的劉派創始人,上個世紀30年代名噪津門。一次,她在后臺剛化好妝,正要去穿戲衣,被一位美工搬布景時不小心給撞倒,她二話沒說,趕忙去補妝。散戲后,她到處找那個美工,有人告訴她那個美工嚇跑了。她聽了非常著急,立馬吩咐人去找。找回后,她扶起跪在自己面前的美工,和顏悅色地說:“我找你回來,是向你道歉,是我未留心,礙了你搬景的道。”美工聽了十分感動,當天劉翠霞還掏錢陪美工吃了一頓飯為他壓驚。在世俗眼里,名角被普通的美工給撞倒了,這還了得?然而,劉翠霞寬容、不刻薄,她非但沒有出口傷人,反而誠懇地給人賠禮道歉。因為她的厚道,避免了尷尬場面的出現,避免了難以預料的后果發生。
厚道,好似一帖潤滑劑,自可化干戈為玉帛,讓人與人之間平添一份可貴的溫馨。厚道,也是打造理性社會、秩序社會、誠信社會的道德基礎,有時更需要人們的奉獻,甚至是必要的犧牲。厚道之人,往往是低調內斂之人。想起了一個故事:一位將軍,在大軍撤退時總是斷后。人們都稱贊他的勇敢。將軍卻說:“并非吾勇,馬不進也。”將軍把自己斷后的無畏行為說成是由于馬走得太慢。其實,如此低調厚道,絕對不會抵消將軍的英雄形象。這也從一個側面告訴了我們厚道何以為人們稱頌,何以成為人們存世立身的要義的答案。
蘇東坡贊美西湖詩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如此,西子如此,厚道的人也是如此,該濃則濃,該淡則淡,濃淡相宜。該濃時,就濃個轟轟烈烈,全身心地干事業,闖天下,報效祖國,奉獻社會,“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該淡時,就淡個心如止水,沉穩恬靜,“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啊,厚道人,或許沒有靠一點滑頭、使用一些噱頭得意于一時的幸運,但他們始終保持人格的尊嚴,一如山中的清泉,以其清純的本色而為人稱道。
對于厚道人,魯迅先生真切地愿“引以為朋友”。陶行知先生對老實人之“傻”堂堂正正地吟道:“唯有傻瓜,能救中國!”然而,曾幾何時,厚道被一些人譏為過時,并與“無能”畫上了等號。更有甚者,以為搞市場經濟了,就得靠投機取巧,就得靠爾虞我詐。或許,刁鉆之人、油滑之人,一時可以得計,但絕不可能長久,這是歷史的必然,自古其然。
“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厚道不是軟弱畏縮,而是一種默默的克制,一種無聲的等待,一種嚴格的自律;厚道是向善的通道,它來源于人類理性和博愛的情感,來源于知識的充實和道德的修養。
(選自《成長閱讀》)
【閱讀訓練】
1.本文的論點是什么?
2.什么樣的人是厚道人?
3.厚道對個人及社會有何好處?請試結合文章說說你的觀點和看法。
4.文章引用了不少名言及古詩詞,說說這樣寫有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