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翠紅 李明利 吳紅亮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近年來,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對于該類患者實施一項有效的治療方式十分重要[1]。因此,我院對埃克替尼聯合放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的療效及安全性進行分析,見本文研究詳細描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86例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所有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的收取時間(2015年10月1日-2016年2月10日),電腦隨機分為兩組。排除標準-未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同意。納入標準-(1)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86例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經過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和同意。觀察組;年齡:患者年齡在30歲-60歲,平均年齡(45.21±1.02)歲,性別:23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對照組;年齡:患者年齡在31歲-60歲,平均年齡(46.15±1.25)歲,性別:22例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對照組43例和觀察組43例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各項指標無差異,采用P>0.05表示。
1.2 方法 對照組43例均使用常規治療。在對患者實施放療的同時,對患者使用地塞米松和甘露醇脫水治療。觀察組43例均使用埃克替尼聯合放療治療。給予患者使用埃克替尼(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61,2011-06-07)進行治療,每日三次,再給予患者使用放療治療,腫瘤量40GY/4周,全顱兩側野對穿照射,于患者單發病灶縮野局部,在患者放療同時,給予其使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脫水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對照組、觀察組兩組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實施-SPSS26.0軟件,將對照組患者以及觀察組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總有效率等指標進行統計,兩組患者指標對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4.65%與對照組具有差異(P<0.05)
2.2 對比總有效率
觀察組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的總有效率95.35%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3 討論
近年來,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對于該類患者實施一項有效的治療十分重要[2-3]。通過對患者實施埃克替尼聯合放療治療后,取得顯著效果,埃克替尼為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藥,具有高效特異性,其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將其和全腦放療聯合治療后,取得顯著效果,能降低腹瀉、嘔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同時還能提高患者的有效率,促進患者康復[4-7]。經研究表明,觀察組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4.65%與對照組具有差異(P<0.05);觀察組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的總有效率95.35%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非小細胞肺癌(NSLC)腦轉移患者實施埃克替尼聯合放療治療后,取得顯著效果,值得在進一步推廣及運用。
參考文獻
李琦,邢海霞,徐玉繡等.埃克替尼聯合放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24):49-51.
夏云,王志.埃克替尼聯合放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療效及安全性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36):78-80.
趙文鵬,朱開梅.胸腔鏡下肺癌根治術治療老年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及術后生存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6135-6136.
韓娜,張孟賢,于世英等.貝伐單抗聯合順鉑/培美曲塞治療非鱗癌性非小細胞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2(5):588-591,604.
楊曉利,王峰,何煒等.貝伐單抗聯合培美曲塞加順鉑一線治療Ⅳ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4(4):554-556.
周荻,徐欣,謝華英等.全腦放療聯合靶向治療與同步放、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療效分析[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3(4):480-484.
楊妤,楊新輝,蘇加利等.替莫唑胺聯合全腦放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瘤的療效[J].廣東醫學,2013,34(7):111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