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世元
【中圖分類號】R45.2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HP型消化性潰瘍是一種發生于十二指腸和胃部的慢性胃潰瘍,多因感染幽門螺桿菌所致,該疾病不僅會引發患者出現持續腹痛、腹鈍痛等癥狀,同時隨著病情的進展,還易導致其發生胃穿孔,為此,臨床需積極探尋有效的方案對患者進行治療。不少研究均證實,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梭菌酪酸活菌片治療HP型消化性潰瘍具有良好功效[1]。本文主要探究了這兩種藥物聯用治療HP型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HP型消化性潰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胃鏡和病理檢查確診為HP型消化性潰瘍,并排除存在合并有肝腎功能障礙、有心功能不全者者,該項研究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在治療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17:13,患者平均年齡為(53.5±2.4)歲,平均病程時間為(2.7±1.2)年;研究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18:12,患者平均年齡為(53.2±2.0)歲,平均病程時間為(2.5±1.4)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對比均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即給予患者口服20mg雷貝拉唑(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683),1次/d,0.5g克拉霉素膠囊(江蘇亞邦愛普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655),2次/d,1.0g阿莫西林膠囊(石藥集團中諾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3964),2次/d,連續治療一個月。研究組采用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梭菌酪酸活菌片治療,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在給予患者口服40mg梭菌酪酸活菌片(日本米雅利桑制藥株式會社,注冊證號S20140080)治療,2次/d,連續治療一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潰瘍愈合率、HP清除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用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進行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6.7%)與對照組(10.0%)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潰瘍愈合率及HP清除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潰瘍愈合率及HP清除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
3 討論
由于HP型消化性潰瘍多因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因此,以往臨床多采用抗菌藥物或質子泵抑制劑對患者進行治療,治療效果良好。然而隨著近年來臨床濫用抗生物藥物的現象較為嚴重,從而增加了藥物的耐藥性,因此,單一的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而將質子泵抑制劑與梭酸酪酸活菌聯用,能有效促進患者的治療效果增強,其中質子泵抑制劑是一種苯并咪哩類衍生物,其可在氫-鉀-ATP酶上產生特異性作用,不僅能有效抑制氫-鉀-ATP酶的運轉,同時還能促進患者胃部的PH值提升,進而發揮殺菌功效。而梭酸酪酸活菌片則能有效調節胃腸道黏膜免疫作用,并對胃腸道的微生態環境環境進行維持,因此,將其與微生態制劑結合,能有效促進其藥效持久[2]。
本研究中,對兩組HP型消化性潰瘍患者分別采用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和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梭菌酪酸活菌片治療,對比其臨床療效,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6.7%)與對照組(10.0%)對比無明顯差異,研究組患者潰瘍愈合率(93.3%)、HP清除率(86.7%)均高于對照組(76.7%)、(73.3%),這與楊文斌[3]研究報道中得出的采用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梭菌酪酸活菌片治療組患者的潰瘍愈合率(94.64%)、HP清除率(89.29%)均高于對照組(75.00%)、(73.21%)結果基本一致,說明了對HP型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梭菌酪酸活菌片治療,不僅能清除其HP感染,同時還能有效促進其潰瘍愈合。
綜上所述,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梭菌酪酸活菌片治療HP型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龔紹輝.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和梭菌酪酸活菌片進行治療的臨床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9):92.
龔紹輝.質子泵抑制劑和梭菌酪酸活菌片治療HP型消化性潰瘍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6):18965.
楊文斌.HP型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質子泵抑制劑和梭菌酪酸活菌片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4,34(0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