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瑜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重癥胰腺炎屬于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危急重癥,是由胰腺膿腫、壞死假性囊腫及多個器官功能障礙而造成的胰腺急性炎性病變。臨床表現有惡心、嘔吐、發熱、血胰酶增高等,病情嚴重時可發生腹膜炎、出血性壞死、繼發感染等情況,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1]。為了觀察并分析烏司他丁聯合生長抑素治療重癥胰腺炎臨床療效,筆者選取我院收治的重癥胰腺炎患者58例分為例數等同的兩組,實施生長抑素以及烏司他丁聯合生長抑素兩組治療模式,并對這兩種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實施對比,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入選2017年3月-2018年3月這一時間段我院收治的重癥胰腺炎患者58例用作對象實施研究,將其分為數目等同的對照組和觀察組。納入標準:符合重癥胰腺炎診斷標準、意識清楚能正確表達自己意愿、無嚴重器官功能障礙、無腫瘤疾病者、知情并自愿接受治療。排除標準:精神障礙、智力障礙、語言溝通障礙等患者。回顧性分析這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照組29例患者,男性患者占17例,女性患者占12例;年齡30—74歲,平均為(52.4±6.8)歲。觀察組29例患者,男性患者占18例,女性患者占11例;年齡31—76歲,平均為(53.6±6.9)歲。比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發現其差別性不大,P>0.05,無統計學意義,可實施比較。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與抗感染、禁食、胃腸減壓以及糾正電解質絮亂等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給與對照組患者實施生長抑素治療,將注射用生長抑素300mg溶在50ml生理鹽水溶液中,持續微量泵靜脈注射,4.2ml/h,持續治療兩周。給與觀察組實施烏司他丁聯合生長抑素治療,在對照組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以使用烏司他丁,將藥物加入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一天用藥兩次,持續治療兩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標準為: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尿淀粉酶、血淀粉酶已經恢復正常,影像學檢查胰腺體積已經恢復正常則判定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有所降低,影像學檢查胰腺體積減小則判定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胰腺體積均沒有得到改善則判定為無效。
1.4 數據處理 關于本次研究的全部數據,均采取SPSS19.0版統計軟件來處理,計數用[例數/百分比,(n/%)],檢驗;計量用(),t檢驗。差異大,具備統計學意義時,可表示為“P<0.05”。
2 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3.1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86%,組間對比,差異具統計學方面意義(P<0.05)。
3 討論
重癥胰腺炎是由于患者機體多種胰酶被激活,胰腺液以及胃酸分泌增多,使機體的酸堿失衡,加快蛋白質及脂肪的分解速度,造成代謝絮亂,導致血液和尿液中的淀粉酶異常增高[2]。患上該疾病的患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那么有很大可能會導致多個器官功能病死,以至于發生肺部感染等嚴重并發癥,從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烏司他丁是一種具有廣譜蛋白酶抑制作用的糖蛋白,有著抑制胰蛋白酶、磷蛋白酶以及蛋白酶活性的效果,且還能清除機體內的自由基,抑制炎性介質的產生,有效改善微循環衰竭,保護機體免疫功能[3]。生長抑素屬于多肽類激素,可抑制胰酶的非正常分泌,降低其生物學活性,改善其對機體的自身的消化功能[4]。在重癥胰腺炎的治療中聯合應用烏司他丁與生長抑素,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治療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烏司他丁聯合生長抑素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3.10%,僅實施生長抑素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5.86%,明顯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烏司他丁聯合生長抑素治療重癥胰腺炎臨床療效要比單用生長抑素的療效顯著,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涂春蓮. 烏司他丁聯合生長抑素治療重癥胰腺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處方藥,2016,14(03):51-52.
趙星,劉龍. 烏司他丁聯合生長抑素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效果評價[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1):167-168.
李鵬. 烏司他丁聯合生長抑素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的臨床療效[J]. 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02):39-41.
趙林林. 烏司他丁聯合生長抑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J]. 中國民康醫學, 2017,15(23):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