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茜雯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醫院獲得性肺炎通常是指患者在入院時并未發生,也不存在感染潛伏期,而是在入院后有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引起的肺部炎癥[1,2]。其中經由機械通氣治療48小時后出現肺部炎癥時醫院獲得性肺炎中較為常見的類型。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好發于老年病人,發病后會導致患者難以脫機,進一步導致病人死亡,是病人死亡率升高的原因之一[3,4]。經由機械通氣的患者需要輔以營養干預,選擇好的干預方式能有效的避免胃內容物反流和誤吸的發生。營養序貫護理是目前研究發現較為合適的給予機械通氣患者營養支持的方式[5]。本實驗采用營養序貫護理的方法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老年患者進行研究,擬為臨床提供治療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ICU進行機械通氣的患者150例。納入實驗的患者均為ICU老年患者,排除以下情況的患者:1.血流動力學不穩定;2.年齡小于60歲;3.機械通氣時間小于4天;4.存在肺部感染;5.必須取固定躺姿。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入試前性別、年齡和APACHEⅡ和無顯著性差異,一致性較好,見表1。所有納入實驗的患者都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實驗符合倫理委員會的要求,可以進行后續的實驗。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都于機械通氣的第十天進行營養干預,停止給予患者的百普力治療,以每日800 mL總劑量的營養液維持患者的營養攝入。于通氣的第十一天給予能全力治療,治療劑量為1000-1500 mL/d。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營養護理干預的方法,即分次定量進行鼻飼。以150-250 mL/次的劑量進行護理,間隔為每4小時一次。根據患者胃內飲食的潴留情況決定患者鼻飼的給予劑量,給予患者營養液的溫度約為38℃。同時給予患者口腔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觀察患者表情,及時了解患者心理。實驗組:實驗組患者采用營養序貫護理干預的方法。即患者以30-80 mL/h的速度勻速將營養液泵入患者體內。根據患者胃內飲食的潴留情況決定患者鼻飼的給予劑量,給予患者營養液的溫度約為38℃。同時給予患者口腔護理,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觀察患者表情,及時了解患者心理。
1.3 評定指標 評價患者治療后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食管反流發生率和預后情況用以評價營養序貫護理干預的作用。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判斷以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提出的標準。即在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時,出現以下兩種或兩種以上癥狀:1.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降低;2.PaO2/FiO2大幅下降;3.患者出現體溫升高至38℃;4.患者胸部出現新的滲出性病灶;5.氣管中出現膿性分泌物,且細菌培養后呈陽性。
食管反流以患者痰液中呈現乳白色作為依據,判斷患者出現了食管反流。
護理干預作用的評判以患者進行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間和在ICU住院天數為判斷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Mean±SD 表示,均數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率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 時差別有統計學意義。統計分析使用SPSS 17.0 軟件進行處理。
2 結果
2.1 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情況
實時監測患者情況,對患者發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明顯降低(P<0.05),見表2.1。
2.2 患者食管反流發生情況 實時監測患者情況,對患者發生食管反流的情況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食管反流的發生率明顯降低(P<0.05),見表2.2。
2.3 患者預后情況 實時監測患者情況,對患者預后的情況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預后的情況明顯好轉(P<0.05)
3 討論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在ICU進行治療的患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病死率較高,延長患者治療時間,如何有效的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臨床上較為關心的問題。并且處于ICU監護的病人自己無法吞咽,營養物質的攝取主要靠外界給予。但是很多患者在給予營養干預的時候存在食管反流的現象,而患者進行呼吸機協助呼吸時,氣管導管壓迫患者食管的上段括約肌,導致食管不能阻隔反流的食物。在較多常規給予營養護理的研究中發現,常規護理的方法發生食管反流的概率較大,并且更容易受到病原體的感染從而產生肺部炎癥[4,6]。營養序貫護理是采用的間斷的將營養物質泵入患者胃內,能充分的引流患者胃內容物,減少胃腸道壓力。根據記錄患者胃內容物的潴留情況,實時調整給予劑量能有效的改善機體的營養情況。有研究顯示,采用營養序貫護理干預老年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能間斷性誘導患者胃酸的短暫性升高,避免胃內容物反流進入患者的呼吸道,能夠有效的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和食管反流的發生率[6,7]。
本次實驗通過間斷性減少胃腸道壓力的方法使用營養序貫護理干預有效的降低了老年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和食管反流的發生率,縮短了患者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和在ICU治療的時間,能有效促進患者的恢復,適合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呼和. 醫院獲得性肺炎患者病原學特點及耐藥性分析[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7(03):335-336.
杜力巍, 楊衛東, 朱珊, 等. 醫院獲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率分析[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7(13):2976-2979.
張海燕.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率與鎮靜治療的相關性研究[D]. 南方醫科大學, 2017.
李瑩. 重癥監護室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護理研究進展[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06):191-193.
邵霞. 老年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應用營養序貫護理干預的效果[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86):16934.
王然. 營養序貫護理干預在老年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導報, 2016(16):173-176.
邵霞. 老年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應用營養序貫護理干預的效果[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86):16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