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腦梗死在臨床中的發病率也呈增長趨勢,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腦梗死主要是因腦血流阻滯導致腦組織缺氧、缺血,引起腦水腫,腦水腫進一步加劇了腦組織缺氧、缺血,形成惡性循環,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高壓氧作為特殊的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高壓氧治療可使腦組織血氧含量增加,減輕腦梗死患者癥狀。本組研究對本院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對高壓氧治療與護理的效果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間收治的9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例。對照組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齡最小43歲,最大84歲,平均(65.7±4.6)歲;觀察組中,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齡最小42歲,最大85歲,平均(66.1±4.3)歲。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急性腦梗死臨床診斷標準;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一般資料對比,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 本組患者給予常規臨床治療及護理。觀察組 本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高壓氧治療與護理,具體方法如下:①入艙前護理。入艙前,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精神狀態及病情要詳細進行了解,并對高壓氧治療的原理及效果向患者及家屬進行講解,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保持配合。同時進行入艙宣教,對存在緊張、不安的患者,及時給予心理疏導,消除患者負性情緒,確保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如果患者處于昏迷狀態,結合患者病情安排專人陪艙,同時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②治療中護理。高壓氧艙加壓中,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反應情況,如耳部疼痛或不適,同時告知患者如何緩解癥狀的方法,告知患者做調壓動作,待患者調節好后,進一步加壓[2]。護理人員在操作艙壓時,需保持艙內濕度與溫度,注意通風換氣,對艙內氧濃度變化密切監測,同時注意對患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觀察,對患者不適癥狀及時詢問并進行調整[3]。高壓氧艙減壓過程中,操作護理人員注意對減壓速度進行控制,不能過快,同時告知患者注意保暖,叮囑患者不要屏氣、咳嗽,避免發生減壓病。③出艙后護理。患者完成高壓氧治療并出艙后,護理人員及時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詢問,同時對患者四肢狀況進行觀察;加強飲食指導,叮囑患者家屬為患者準備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低脂肪食物,給予患者充分的體貼和關心,鼓勵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在高壓氧綜合治療實施期間,護理人員應全程加強健康宣教,實施優質護理干預,促使患者機體功能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與護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運動功能進行評定與對比。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采用改良Barthei指數(MBI)評定;運動功能采用FuMeyer運動功能(FMA)評分法評估,兩項指標均為分數越高表明功能恢復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2 結果
治療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MBI評分及FMA評分進行統計對比,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兩項指標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兩項指標均較治療前評分明顯增加(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各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高壓氧治療,多數研究顯示,治療過程中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均可提升治療效果。通過高壓氧可使腦梗死患者動脈氧分壓顯著提高,從而使患者腦組織氧張力提高;此外,高壓氧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提高紅細胞變形性,降低血栓發生,對微循環進行改善,保證腦部血氧供應[4]。治療過程中,通過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保證患者以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對高壓氧相關并發癥進行預防,治療后配合飲食干預,對患者治療效果有明顯的提升作用。從本組研究結果來看,治療后觀察組MBI評分及FMA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高壓氧治療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對患者運動功能及生活能力有明顯的提升作用。
綜上所述,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高壓氧治療,同時配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及運動功能,保證了治療效果的實現。
參考文獻
艾瑞,劉靜靜,石璟,等急性腦梗死患者動脈溶栓術后早期行高壓氧治療的護理風險管理[J].淮海醫藥,2017,35(06):744-746.
謝艷卿,李福英.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偏癱肢體康復的效果及護理方法[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06):96-97+102.
張煙麗.奧扎格雷聯合高壓氧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3):56-57.
王麗茹,葛環.護理干預在早期康復訓練與高壓氧治療中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評估[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6,15(04):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