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俊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據統計[1],我國高血壓發生率約為20%,治愈率為25.6%,控制率為5.9%。目前臨床中高血壓的治療以藥物控制為主,但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對本病缺乏正確的認知,導致服藥依從性差,不利于高血壓的有效控制。本文就個體化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進行探討,現將結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健康管理的高血壓患者共25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壓防治指南》相關診斷標準,其中男114例,女140例;年齡35~69歲,平均年齡(58.36±7.52);病程(7.64±2.08)年;平均體重(70.5±11.3)kg;其中原發性高血壓129例,繼發性高血壓125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高血壓干預措施,根據具體病情為患者提供相應的降壓藥物,囑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及相關注意事項。觀察組:在對照組干預方案基礎上,對患者給予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具體措施包含以下幾點:①由年資較高的醫師擔任講師,通過幻燈片、視頻等形式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相關知識,具體包括高血壓病因、分類、臨床表現、相關危險因素、相關并發癥、治療預防以及血壓計使用方法等,講師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鼓勵相互之間交流經驗[2]。②在社區內張貼高血壓防治的標語或知識展板,為患者發放宣傳手冊。③建立專門的微信公眾號,指導高血壓患者關注,為其推送高血壓防治的相關知識。推送內容循環發送,反復強化。④實驗期間,定期對患者進行回訪,掌握其用藥情況,及時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定期監測血壓。
1.3 評價標準 應用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服藥依從性、血壓控制率以及生活方式等內容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有效數據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分析,各組指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改善的同時,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血壓長期處于正常范圍以上,會對心、腦、血管、腎臟等臟器的結構、功能造成影響,引發多種并發癥,是危害人類健康最嚴重的非傳染性慢性病之一[3]。高血壓的臨床治療中,患者的自我預防十分重要,目前大部分醫師只是單純應用降壓藥物,對患者服藥依從性、血壓監測、生活方式等方面缺乏關注,進而會影響血壓控制率[4]。本組研究通過個體化的社區健康教育,顯著增強了患者服藥依從性,提高血壓控制率,改善生活方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楊瑞璘,吳定強,楊肓麟.個體化的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6(1):208-209.
王永紅,錢燕,李三霞,等.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S2):240-241.
李鵬,陳玲,韋玉娟,等.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社會關系質量與服藥依從性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19).
殷白丁.社區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干預對策[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7,9(8):99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