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2
近年來,高血壓患者數量逐年升高,尤其在肥胖者和老年人中更是常見,高血壓已經成為眾多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影響因素,并逐漸發展為一種全球性的疾病。但高血壓不是一種短期內即可治愈的疾病,而是需要長時期的治療護理以改善血壓水平,本研究探討了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價值,以期完善護理模式、提高護理效果。具體內容見下文。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45~82歲,平均年齡(53.4±6.7)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5.3±2.1)年;觀察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47~84歲,平均年齡(56±7.9)歲,病程3~14年,平均病程(5.9±2.3)年。兩組血壓情況為舒張壓≥90mmHg,收縮壓≥140mmHg,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內容包括身體、心理、飲食、運動、藥物、并發癥預防等方面。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輔以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內容主要有:(1)相關知識普及:醫護人員向患者詳細講解高血壓的病因、發病機制、影響因素、治療及預防知識,使患者對高血壓有系統全面的認識,并掌握高血壓的檢測方法及血壓測量器的使用。(2)藥物指導:高血壓需要長期用藥以控制血壓水平,因此令患者長期堅持服藥是非常重要的,醫護人員需要令患者認識到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并對高血壓藥物的名稱、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做相應的講解普及,使藥物使用長期化、規范化、高效化。(3)飲食及運動指導:醫護人員需要指導患者飲食,飲食宜清淡,減少患者高鹽、高糖、高脂類食物的攝入,鼓勵患者少食多餐,幫助患者建立一個良好、合理對控制血壓有積極作用的飲食結構。適量運動對控制血壓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醫護人員可以鼓勵患者適量運動,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制定運動量及運動時間。(4)心理護理: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干預,與患者多溝通交流,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及穩定的情緒。為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3 參考標準 血壓恢復至正常水平(治愈),收縮壓及舒張壓下降≥20mmHg(顯效),收縮壓及舒張壓下降<20mmHg(有效),收縮壓及舒張壓未下降甚至上升(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將本研究各項數據錄入該軟件,用x?檢驗比較計數資料。P<0.05時,兩組的各項資料數據對比有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4.44%,觀察組為95.56%,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的病理基礎是體循環動脈壓增高,血壓持續或間斷升高會使機體出現眩暈、頭痛、惡心及嘔吐等癥狀,還會對心、腦、腎臟等器官產生嚴重的危害,導致腦中風、腦出血、心梗及腎衰等疾病,這些損害已嚴重影響了全球人類的身體健康。高血壓影響因素眾多,日常飲食不合理、情緒不穩定、生活習慣不良等都可以成為該病的誘因,由于該病的發病機制和臨床癥狀及患者自身的特征,導致該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化、個體化的過程,因此對高血壓患者的日常護理對于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義,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身體、心理、運動、飲食等多方面的整體護理是目前在臨床上實踐的護理模式,健康教育通過對患者普及高血壓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對整體護理模式的補充。本研究探討了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結果顯示,實施健康教育的觀察組在治療效果和對高血壓相關知識及對患者的滿意度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水平的控制具有積極意義,能令患者充分認識到良好生活規律對高血壓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患者自身護理的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健康教育也是完善護理模式、提高護理效果的一個重要措施。總之,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治療值得廣泛實踐。
參考文獻
呂玉華. 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5, 3(35):112-113.
馬金燕.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壓病護理中的作用[J].現代養生.2015,11(8):2253-2254
許美雅. 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3,19(05):130-131
高學清. 試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患者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藥指南, 2017, 15(1):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