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梅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高血壓是原發性高血壓的常見類型,此類高血壓病人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約是單純高血壓病人的5倍,是正常人的30倍[1]。高血壓病人在出院后往往因對疾病的認知度不夠而無法有效的控制病情,導致生活質量下降。近年來健康教育不斷在慢性病病人的中應用,其目的是通過有計劃的教育活動,消除影響疾病的危險因素,促進病人的健康[2]。本次的研究中將分析對高血壓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的干預效果,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110例高血壓病人為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區人民醫院門診就診者,按其就診時間以隨機綜合序貫法將病人分為兩組,其中參照組和教育組各55例。參照組男30例,女25例,年齡范圍41-86歲,平均(58.0±5.6)歲,病程4-19年,平均(9.4±3.1)年;教育組中男30例,女25例,年齡范圍41-84歲,平均(57.5±6.0)歲,病程4-20年,平均(9.5±3.0)年。以上資料比較兩組病人的差異不顯著(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保準:病人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3],其Hcy水平在≥10umol/L;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排除標準:伴有嚴重的內科疾病者;交流困難者;不愿加入本次研究者。
1.3 方法 參照組:為病人準備干凈、舒適的住院環境,常規入院宣教,遵醫指導用藥、飲食等常規護理。教育組:在以上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內容如下:(1)疾病知識講解:多與病人進行溝通,從溝通過程中搜集病人的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理解能力及對高血壓的了解度等信息,對病人制定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將高血壓的病因、臨床表現、并發癥、治療方式等知識制成簡單的圖畫,并配合文字說明,由責任護士為病人一一講解,在講解過程中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對于病人不理解的地方可反復多次講述,確保病人理解,在講解過后將圖冊贈與病人,以供平時翻閱。(2)疾病交流講座:病人在院期間,至少舉辦一次高血壓交流講座,邀請病人及及家屬共同參加,疾病交流講座邀請醫院內科經驗豐富的主治醫師、專科護士及營養師為病人講解高血壓高血壓的特點、用藥注意、飲食注意、高血壓飲食搭配原則等內容,并在講座最后留取病人自由交流時間和問答時間。(3)家庭健康指導:指導病人及家屬學習高血壓的基礎護理知識,包括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常見并發癥的及時處理、血壓的自我測量等內容,確保病人及家屬了解以上內容,并制定高血壓自我護理手冊,在出院時發放給每位病人,建立護患微信交流群,每天定時與病人互動。
1.4 觀察指標 兩組均在護理后6個月回訪,對比兩組護理前、護理后6個月的血壓水平和Hcy水平,并對比兩組護理后的疾病認知水平和認知功能。
1.5 評價標準 血壓水平以護理前后的電子測壓儀器測量為準;Hcy水平檢測方法:抽取病人清晨空腹靜脈血以熒光偏振法檢測;自制疾病認知認知水平調查表,評價病人對高血壓的認知度,分值0-10分,分數越高為疾病認知度越好。以川谷川癡呆量表(HDS)評價病人的認知功能,該量表總分為32.5分,分數越低為認知功能越差。
1.6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21.0,計量資料以標準差()表示,數據比較為t檢驗,P<0.05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前提。
2 結果
護理前兩組的舒張壓、收縮壓和Hcy水平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以上指標水平均降低(P<0.05),而教育組均低于參照組(P<0.05)。
3 討論
高血壓是指同時伴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癥(Hcy≥10umol/L)的原發性高血壓,此類型高血壓多發生于老年人群。經臨床研究資料顯示,高血壓病人的Hcy水平與血壓水平和腦卒中的發生呈正相關,即病人的Hcy水平越高,其血壓水平越高,發生腦卒中等不良心血管時間的危險性就越大[4]。另外Hcy水平的升高還可增加病人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使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嚴重下降。以往臨床針對高血壓的護理主要以遵醫囑護理為主,即根據病人的病情,按照醫囑實施對癥護理,該護理模式可保證病人在住院期間得到良好的照護,但出院后病人由于自我護理水平低,對疾病的認知度不夠,依舊無法較好的控制病情。隨著近年來臨床護理學的不斷改革,健康教育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病人的自我護理水平,防治疾病(并發癥),促進病人的康復。其總體實施原則是事前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提高病人的認知能力和自我護理能力,讓病人自覺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影響疾病的危險因素,從而改善病人的病情[5]。本次研究中從疾病知識講解、疾病交流講座和出院前指導三個方面實施,使病人全面、正確的認識病情,提高病人的自我護理能力,從而在出院后自覺采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控制病情的發展。本次研究結果中教育組的血壓水平和Hcy水平均低于參照組,說明健康教育可降低病人的血壓和Hcy水平,且教育組的疾病認知水平和HDS評分均高于對組組,說明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對疾病的了解從而提高病人的認知功能。綜上所述,在高血壓病人中實施健康教育,不僅可降低病人的血液和Hcy水平,還可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改善認知功能。
參考文獻
王朋朋,應燕萍,高忠蘭,等. APP在高血壓出院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 護士進修雜志,2016,31(12):1129-1132.
孫敏,王慧勤,沈燕. 強化護理干預在社區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安徽醫學,2015,36(6):752-75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39(8):701-708.
趙麗雪. 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1):1339-1341.
李明娥,王梅林,高俊芳,等. 參與型健康教育模式在社區高血壓病人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15,29(24):3009-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