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宇航 楊洋 林夏妃 吳振宇 朱昭瓊
【中圖分類號】R39.6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隨著醫療技術的提升,超聲引導神經阻滯在臨床上得到了充分應用,做而誒一種周圍神經阻滯技術,已經引起了國內外臨床領域的廣泛關注[1]。該技術能夠對目標區域的內部結構進行實時清晰的顯示,在超聲引導下麻醉師能夠對周圍組織及外周神經給予直接觀察,并且對局部麻醉在神經周圍擴散現象進行觀察,從而提升整個手術麻醉的成功率,促進并發癥發生率的降低[2]。因為外周神經阻滯對患者機體影響小且范圍明確,可以保持相對穩定的內環境,在兒童以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中十分適用[3-4]。本研究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腹股溝疝患者,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術區局部麻醉及超聲引導腹部多點神經阻滯麻醉,對兩組患者的給藥劑量、麻醉優良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觀察與比較。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112例老年腹股溝疝患者,按照隨機分配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56例患者)與實驗組(56例患者),對照組中女性患者人數為31例,男性患者人數為25例,年齡在60—80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74.38±3.56)歲;實驗組中女性患者人數為24例,男性患者人數為32例,年齡在62—78歲范圍內,平均年齡為(71.54±3.18)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老年腹股溝疝的臨床診斷標準,本研究得到患者、家屬的許可及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無穿刺部位感染、無發熱情況;無局部麻醉藥物過敏史;無運動功能異常及側神經支配區域感覺異常;五消化道出血、無消化道潰瘍疾病;凝血功能正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靜脈通路,監測NIBP、SpO?2、ECG,靜脈單次給予2-5μg舒芬太尼、1.0-2.0mg咪達唑侖。對照組:由術者在消毒鋪巾后在術區逐層注入0.3%羅哌卡因與利多卡因混合劑[5]。實驗組:應用索諾聲S-Nerve便攜式超聲線陣超聲探頭,引導定位,在臍水平腹橫筋膜、髂腹股溝、髂腹下神經走形區域注入0.3%羅哌卡因,每處10ml。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麻醉藥物使用劑量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與記錄,將麻醉效果分為優、良、差三個等級,優: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完全無痛感;良: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有稍微疼痛,需要進行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追加應用入睡后進行手術;差: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疼痛劇烈,必須給予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輔助應用并局部麻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文本數據分析與處理,用%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對照組患者麻醉效果優22例(39.29%),良為20例(35.71%),差為14例(25.00%),麻醉優良率為75.00%,實驗組患者麻醉效果優30例(53.57%),良為24例(42.86%),差為2例(3.57%),麻醉優良率為96.43%,實驗組麻醉優良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結果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給藥劑量比較 對照組患者穿刺過程不適患者5例(8.93%)、局麻藥中毒2例(3.57%)、麻醉神經支配區感覺異常患者1例(1.79%)、術后腹部不適感4例(7.14%),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1.42%,實驗組患者無穿刺過程不適、局麻藥中毒、麻醉神經支配區感覺異常、術后腹部不適感情況發生,并發癥總發生率為0,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結果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患者給藥劑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結果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腹股溝疝疾病主要集中于老年群體,因為該群體的特殊性,其免疫力較差且身體機能逐步退化,手術過程中必須選擇最科學合理的麻醉方式,降低意外情況以及并發癥的發生[7]。超聲引導腹部多點神經阻滯麻醉方式,能夠有效防止因為麻醉引起的惡心嘔吐、尿潴留等不良情況的出現,在全身功能較差患者中十分適用[8]。若患者因為嚴重脊柱畸形、骨質增生等因素或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等相關禁忌癥而無法進行穿刺麻醉時,只能夠采取局部浸潤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但是因為全麻會造成手術風險以及醫療費用的增加,而局部浸潤麻醉通常情況下不具有較好效果,腹部多點神經阻滯嘴用神經外周的區域,不會對交感神經產生影響或者影響較小,因此對血流動力學不會產生較大影響,降低了高齡患者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也有效避免患者因為麻醉引起的尿潴等不良反應[9]。因為傳統腹部多點神經阻滯操作較為復雜、并發癥較多且成功率不高等,該麻醉方式并沒有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現階段科學技術及醫療水平的發展與提升,超聲引導技術的引入使得腹部多點神經阻滯又在臨床上引起了廣泛關注[10]。本研究中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腹股溝疝患者,對照組及實驗組患者分別給予常規術區局部麻醉及超聲引導腹部多點神經阻滯麻醉,對兩組患者的麻醉藥物使用劑量、麻醉優良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觀察與比較,實驗組麻醉優良率顯著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給藥劑量顯著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超聲引導腹部多點神經阻滯對老年腹股溝疝具有顯著臨床效果,安全性高且見效快,并發癥發生率低,能夠保證患者順利安全的進行手術,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吳晶,贠振楠,徐長妍,孫智輝,李艷華.某醫院日間手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患者術后早期切口疼痛的相關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04):935-937.
蔡宏俊,高志強,張鵬飛,高利明,李冰,簡瓏.比較Stoppa和Lichtenstein兩種手術方式對老年腹股溝疝患者的療效[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5,9(05):390-392.
齊學勤,劉宏新,李冬霞,張長理,李曉義,李桂文,王澤合.超聲引導腰叢神經阻滯在老年腹股溝疝手術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評價[J].河北醫藥,2015,37(12):1856-1857.
何子平,陳瓊駒,曾隆桂,歐陽思旗,莫月娥.醫用膠原蛋白海綿聯合聚丙烯疝修補網在老年腹股溝疝患者無張力疝修補手術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1):47-49.
劉晨,張能維,路夷平,朱斌,張展志,杜德曉,趙霞,宮軻.開放與腹腔鏡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的對比研究[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1,16(05):406-408.
劉建誠,曾淵平,賴劍,華海峰,肖敏,邱建華,鐘俊偉,王志勇.改良kugel術治療老年腹股溝疝:附386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09):1244-1247.
袁喜紅,周凱,華麗,王俊,洪華章,傅平,李堅.輕質量型補片在老年腹股溝疝無張力疝修補術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7):4758-4760.
梁鴻,張輝,張超,鄭偉,田鵬,謝毅,李國慶,王志凱,白軍偉,王旺河.局部麻醉下超普疝修補裝置在老年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12):59-62.
劉煒圳,張鵬,王智勇,陶凱雄,夏清華,陳俊華.局部神經阻滯下腹膜前修補治療有并發癥的老年腹股溝疝40例[J].中華疝和腹壁外科雜志(電子版),2016,10(01):50-51.
何子平,陳瓊駒,曾隆桂,歐陽思旗,莫月娥.醫用膠原蛋白海綿聯合聚丙烯疝修補網在老年腹股溝疝患者無張力疝修補手術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1):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