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蘭
【中圖分類號】R65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也被稱之為纖維肌瘤和子宮纖維瘤。子宮肌瘤的好發時期通常處于女性生育期,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會導致妊娠率下降,妊娠不良結局增多,極大的影響了女性的生殖健康[1,2]。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腫瘤切除是目前臨床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腹腔鏡切除術和經腹切除術兩種[3,4],這兩種方法都能在子宮肌瘤的治療上取得較好的療效,為了進一步探究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本研究選取了在我院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50例進行了后續的實驗。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就診的子宮肌瘤青年患者50例。隨機將其分為腹腔鏡組和開腹手術組。所有納入實驗的患者均符合診斷學標準,且經腹部檢查和盆腔檢查診斷為子宮肌瘤。具有以下情況的患者不納入實驗:1.惡性腫瘤,2.無法耐受手術。兩組患者的年齡及病程無顯著性差異,一致性較好,見表1。并且所有的患者都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實驗符合倫理要求,可以進行后續的實驗。
1.2 處理方法 腹腔鏡組:該組患者均取膀胱截石位,行全麻后建立氣腹,將10 mm、5 mm和5 mm的Trocar分別插入患者臍下緣、左下腹和右下腹,而后將腹腔鏡頭放置于患者臍部以探查患者子宮的情況。采用生理鹽水稀釋垂體后葉素,使其稀釋后濃度為10 U/mL。隨后利用腹腔鏡于患者體內進行瘤體的定位,將稀釋后的垂體后葉素注入至肌瘤假包膜中,然后利用超聲刀切開漿膜層進入到肌瘤組織內部,同時利用抓鉗夾住肌瘤,利用旋轉和牽拉使得肌瘤與假包膜分離,而后利用雙極電凝瘤蒂并將其切斷,將切除后的瘤體轉移至患者直腸子宮陷窩,最后將其粉碎取出。開腹手術組:該組患者均取仰臥位,行全麻后進行術前清潔。于腹部恥骨上兩橫指處橫切,長度約為8 cm。開腹后確定患者瘤體的位置、大小、數目及周圍組織的情況。若無其他特殊情況則于肌瘤突起處縱行切開肌壁,同時采用組織鉗鉗夾肌壁切緣。將切除后的瘤體取出,仔細沖洗患者腹腔然后將患者腹腔逐層縫合。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完成手術的時間以及住院和出院時間。所有納入實驗的患者術后隨訪3年,記錄患者在手術后的妊娠率及妊娠不良結局即流產、早產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以均數±標準差顯示,均數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率間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利用SPSS17.0進行統計,在統計值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比較 記錄兩組患者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患者的出血量,手術耗時以及住院時長用以評價兩種治療方法對子宮肌瘤患者治療后恢復的影響。結果顯示,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法能有效的減少手術的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降低住院時間 (P<0.05)。
2.2 妊娠結局比較 采用電話隨訪的方式對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患者進行隨訪,通過隨訪后發現,在進行子宮肌瘤治療后開腹手術組有22例有生育需求,腹腔鏡組有24例有生育需求。記錄患者妊娠率及不良妊娠結局以評價兩種手術方法對子宮肌瘤患者治療后生育的影響。結果顯示,開腹手術組和腹腔鏡組妊娠率、流產率和早產率無顯著性差異 (P>0.05)。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婦科較為常見的疾病,多數患者在臨床上并無明顯癥狀,但也有部分患者出現以下癥狀:(1)子宮出血;(2) 腹部包塊以及壓迫癥狀;(3)下腹墜脹以及腰酸背痛;(4)白帶增多或產生血性膿性白帶;(5):患者伴不孕或孕后易造成不良妊娠結局;(6)出現貧血;(7)極少數患者會患有紅細胞增多癥和低血糖等。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受到影響,盡早的進行合理的治療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妊娠率,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5]。
臨床上對于子宮肌瘤的患者多采取手術摘除。目前較為常見的是開腹手術和腹腔鏡切除。這兩種治療方法都能有效的增加患者的妊娠率,降低流產率和早產率,具有較好的療效[6,7]。開腹手術能使患者的整個腹腔充分暴露在醫生的視野內,能夠對瘤體觀察的更清楚,更能準確的分辨肌瘤的情況,多適用于較為復雜的多發性瘤體。而相較于開腹手術,使用腹腔鏡視野范圍小,多適用于單純的單發性瘤體,并且對患者造成的創傷面更小,恢復起來更加容易[8]。
在本次實驗中,開腹手術和腹腔鏡對患者妊娠率及妊娠不良結局沒有顯著性的影響,并且能取得較好的療效。而腹腔鏡手術切除能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患者住院的時長和手術耗時,更有利于術后恢復。因針對患者瘤體的數量大小及復雜程度合理的選擇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楊海燕, 黃曉武. 子宮肌瘤與女性生育[J]. 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 2017(03):219-225.
曾忠儀, 吳琳娜. 成年女性子宮肌瘤患病率的多因素分析[J]. 華西醫學, 2017(02):223-225.
曾為紅, 陳晶. 子宮肌瘤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后妊娠結局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7(08):1110-1112.
李新玲. 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療效[J].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 2017(05):5-6.
夏曉夢, 方小玲. 子宮肌瘤手術的相關策略與妊娠結局[J].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7(04):254-256.
郝焰, 吳青青, 盧丹, 等. 腹腔鏡超聲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7(06):483-486.
陳欣.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效果比較[J]. 中國醫藥導報, 2017(14):88-91.
唐曉霞. 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對術后妊娠結局的影響[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04):4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