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梅 鄧雪清 唐小鳳 尹琴 汪洋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7--01
子宮肌瘤是女性人群中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不正常出血、盆腔壓迫癥狀、疼痛、生殖功能障礙、繼發貧血等,對其身體健康以及生理功能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1]。臨床上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主要是外科手術,但是手術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導致了大多數患者都出現了負面情緒,影響了治療的效果[2]。因此本次研究將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選取152例,主要分析優質護理在子宮肌瘤患者中實施子宮全切除術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0月-2018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選取152例進行研究,所有患者都在于子宮全切除術進行治療,將其根據隨機原則分組后,包括對照組(76例)和實驗組(76例)。所有患者的年齡范圍在34-58歲之間,平均年齡(46.7±5.1)歲。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將常規護理措施給予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則采用優質護理。優質護理的具體方法:(1)首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內容主要圍繞優質護理的服務模式進行,使護理人員可以深刻的認識到優質護理的關鍵以及目的。(2)護理人員在接收到入院通知時,應該主動接診,同時協助患者辦理相關的入院手續,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需求,介紹院內以及科室的相關環境,緩解患者的不適感,護患之間友好的溝通,建立友好的 關系。同時應該向患者介紹責任護士、醫生等,囑咐其院內的注意事項。(3)等到患者病情痊愈出院時,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實施出院指導,協助其辦好相關的出院手續,囑咐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將疾病康復的指導卡片發放給患者,同時講解卡片的作用,出院后,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回訪,對其存在的問題及時的解答。(4)圍術期護理措施,術前應該對患者講解手術的必要性以及效果、安全性等,介紹一些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增強治療的信心。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同時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注意營養均衡。術后護理人員應該主動及時的對病房進行巡視,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嚴密的監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患者蘇醒后應該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同時做好并發癥的預防工作。
1.3 觀察指標 借助調查問卷的形式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價,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等,評分越高表示滿意度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相關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檢驗借助實施,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05%明顯的高于對照組的76.31%,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常見的子宮肌瘤都屬于良性腫瘤,在育齡期婦女人群中比較多發,臨床上對于這種疾病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癥狀、患者的生育狀態、肌瘤生長的速度等全方位的決定治療方案[3]。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借助腹腔鏡實施手術,對患者的損傷比較小,患者術后恢復也比較快,使得廣大患者的接受度大大的提高。但是腹腔鏡手術,其實施的過程中會由于穿刺、氣腹等引發患者的不適,從而出現了相應的并發癥,對其臨床效果產生了影響[4]。優質護理的實施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充分的了解患者的需求,在基礎護理的同時不斷的將責任制深化,使得護理效果逐漸的最佳化,從而提升了護理水平[5]。本次研究對實驗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根據患者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的滿足其要求,解決患者的問題,使患者可以積極的配合治療,從而有效的提高了治療效果,使得護理滿意度也顯著的提高。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05%,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6.31%,組間比較差異顯著,統計學意義成立(P<0.05)。
綜上所述,子宮肌瘤患者實施子宮全切除術后對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使得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的提高,對患者的術后恢復起到了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束玲紅.子宮肌瘤患者采用子宮全切術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25):250-256.
潘麗敏.優質護理管理質量持續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21):255-256.
喬姝.優質護理干預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圍術期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5):260.
姚春雨,王麗.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6):239.
郭曉燕.臨床路徑的優質護理干預對99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效果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7,29(20):113-115.